武汉再添独角兽?新印相将共享打印玩出10亿美金市值

武汉再添独角兽?新印相将共享打印玩出10亿美金市值

文| 虎投财经记者 彦熙

受访者:新印相

快公司关键词:共享、打印、校园

所属行业:共享经济

融资:A轮融资1000万,A+轮融资具体金额未透露

共享经济本质上就是流量的生意,如何将用户规模变为现金是所有共享经济公司都在考虑的问题。可现实却是残酷的,绝大多数企业还未探索出变现方式就已经死掉。武汉新印相是这场混战中为数不多的“幸存者”,而且还探索出了自己的发展之路。

新印相成立于2014年,以校园共享打印切入共享经济领域。2015年产品正式推向市场,熬过了2016年的低谷,2017年开始步入发展快车道。2017年12月,新印相获得由筋斗云领投,东湖天使、柏溪创投跟投的1000万A轮融资,企业估值达1亿人民币。

2018年,新印相即将进入新的发展里程碑。日前,虎投财经独家获悉,新印相已于近期完成A+轮融资,同时B轮融资也预计在今年落地,届时企业估值或将推高至10亿美元,成为武汉又一新“独角兽”。

精细化运营每一台设备

新印相CEO钱朗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在大学期间就热衷于创业,经营过校内甜点店、烧烤店和台球馆。毕业季时,他发现校内打印店人满为患,而此时共享经济的风口也正在打开,他意识到“共享+打印”有所可为,于是在2014年注册成立公司,成为共享时代的弄潮儿。

高校校园打印是个非常传统的市场。据新印相提供的相关数据,中国大学生市场体量约4000亿元,其中打印市场的规模达到了60亿。从市场层面来看,校园打印是绝对的刚需,但同时也存在不少痛点:一是市场供小于求,打印店会经常性排队,特别是期末打印高峰期排队情况更为严重;二是打印店服务体验较差,不能提供24小时服务;三是文档排版难等。解决其中任何一个痛点就能在60亿的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从商业角度来看,校园打印具有低成本、成本可控、有变现空间的特点,这决定了共享打印是一门不错的生意。

武汉再添独角兽?新印相将共享打印玩出10亿美金市值

新印相的产品逻辑是线上云服务与线下打印终端连接的O2O模式。用户通过微信公众号或者web端上传打印文档,如果是未排版的原始文档还可以在线免费自动排版,上传完成后凭借二维码证在自助终端上完成打印取件。目前新印相已经推出了三大品类的打印终端,即文档打印机、照片打印机和文档照片一体打印机。

其产品推广方式采取了自营和代理商运营两种,自2015年6月第一台机器在华科正式投入使用以来,新印相已经在全国200余所本科院校铺设600多台打印终端,同时已经签约100余所专科院校,预计今年设备铺设量会达到2000台。

“代理商愿意代理我们的产品,并且能够赚钱,其中的关键就在于终端的价格要足够低”,新印相商务合伙人刘越明介绍,目前市场上的同类企业的打印终端销售价格都在1.5w元以上,而新印相的设备成本仅其他打印品牌的一半。

“我们是一家创业公司,每一分钱都要发挥它的最大价值,所以我们的设备抛弃了一切多余的设计,实现价值最大化”,刘越明说,新印相直接对接设备制造商,并且从源头自采零件,省去了不必要的中间商差价。同时,核心打印机采用的是惠普公司直采,经过反复测试比对,将卡纸率控制在万分之一,大大降低了后期维护成本。现在新印相每台设备每月的营收在3500元左右,在六七月打印旺季营收最高可达万元,一般来说半年左右即可回本。

“共享经济最需要的就是规模效应,但一旦盲目扩大规模,投放出去的设备就立刻变为企业发展的“累赘”,共享单车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不过与共享单车不同,新印相可以精确统计每一台设备的收益情况,通过数据分析来指导设备的投放频率。”他补充道,“我们设定了一个营收阀值,比如一台设备每月的营收在600-1500元,说明它的设置是合理的;如果营收低于600元,我们就会考虑这台设备是否摆放位置不好,还是这个学校的需求不大;如果一台机器持续满负荷运营,我们就会相应的增加设备。”

武汉再添独角兽?新印相将共享打印玩出10亿美金市值

传统打印店是伙伴不是对手

新印相成立之初并不被大多投资人看好,他们质疑的点就在于校园打印市场太小,毛利率太低,很难做增量。其实实际上新印相早已走出校园,涉足更加丰富的打印场景,比如在东湖绿道、九峰山动物园等景区投放的照片打印机等,而政务市场则是他们现在正在重点耕耘的领域。

目前政务市场面临着政务机设备陈旧、维护成本高、打印价格贵的问题,这些恰恰正是新印相所擅长的业务范围。针对政务市场,新印相提供的是一揽子解决方案,首先他们根据政务部门的不同需求提供软件和硬件定制,其次就是后期的专人维护。刘越明表示,“政务市场体量相对固定,但优势在于利润率较高,并且业务稳定性高,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

而在未来,新印相的目标是涵盖所有打印场景,成为打印市场的革新者。“我们的目标是规范打印市场,但不是要干掉传统打印店,而是联合他们一起革新”。刘越明解释道,传统打印店大多都是夫妻店或者小作坊,他们只需要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而不会考虑服务模式的升级,而我们可以与打印店形成业务和服务上的互补,用我们的渠道和规范化的产品服务帮助他们拓宽业务提升收入,从而带动整个打印市场的变革。

在为打印店赋能的同时,新印相也在探索未来打印行业的形态。他们在部分高校开设了自己的“未来打印店”,店面采用了传统打印模式与自助终端结合的形式,白天店内有专人值守,处理打印业务,晚上则由自助设备承接业务。

新印相并不回避打印店或者其他自助打印设备的竞争,恰恰相反,希望与其他竞品在一起比较,能够让用户有更多的选择,让用户用自己的实际体验为产品投票。

武汉再添独角兽?新印相将共享打印玩出10亿美金市值

以点带面形成规模效应

“未来我们期望可以做到打印免费”。刘越明对虎投财经表达了他对未来打印市场的期望。

做出这样的计划并非是要与对手打价格战,而是新印相的业务发展必然趋势。刘越明表示,打印业务并非新印相的主要营收点,公司对于打印终端的诉求就是首先每台设备的营收能够打平其运营成本,其次是能够为大学生提供服务,最后能够让代理商获得利益。

“设备的广告价值才是我们最为看重的。”他称,校园流量的变现空间巨大,但同时流量的获取成本也非常高,如果能以打印这个需求获取到流量,那么广告价值将是远远大于打印的。虽然现在新印相已经在校园打印市场得到了一定的认可,但他们在流量变现上并没有操之过急,而是步步为营的打法。

设备投放策略是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前提下,首先会在代理商需求旺盛和学校支持度较高的点位进行投放,通过一个个点位的布局,形成以点带面,最终在区域范围内形成规模效应,从而推高广告价值。

当设备的广告价值形成之后,广告收入就可以cover打印成本,或者由广告主、代理商支付打印成本,免费打印也就并非空穴来风。

所以新印相真正的竞争对手是其他共享设备,如共享洗衣机、无人售货机等等,而获得竞争优势的核心就在于校园市场的推广速度。刘越明坦言,校园的市场推广难度非常大,特别是大的本科院校——“这些院校对共享经济比较谨慎,一方面原因是校园空间有限,另一方面是管理困难,一般如果已经有一两种共享设备入驻了,新的共享设备就很难再进来。”

现在新印相已经建立了清晰的业务模型,其主要营收来源于三块业务,即打印业务、广告业务和解决方案。目前公司每月的总收入在100万左右,刨去设备维护和公司运营成本,基本可以保持收支平衡。

据悉,新印相在完成本次A+轮融资后,会继续加大市场推广投入,以及扩大政企市场的业务,预计在今年年底实现盈利。

谈到新印相未来的愿景,刘越明表示,“我们有信心在打印市场做出10亿美金估值的企业,这是对投资人的承诺,也是对我们自己的承诺”。

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小编允许不得转载。若需转载和合作请在后台回复虎投财经或留言与小编取得联系。转载时请写明出处,署名原作者,否则我们将追究相关责任。望支持原创,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