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上,彈盡糧絕時,爲何西方大多會投降,東方大多同歸於盡?

零度軍事


這是由東西方軍事文化差異造成的,東方軍事文化重義而輕利,西方則重利而輕義。



首先,就國家層面而言。東方國度對待戰爭的根本看法,側重於戰爭的正義性與否,不僅力求做到國家師出有名,而且軍隊也往往以正義之師的形象示人。古代東方軍隊每臨出征之前,都要舉行祭祀和占卜儀式,其目的無非是以宗教神秘色彩來強化自己替天行道的正義性。相反,西方國家則從不在道義問題上作過多糾纏,他們歷來信奉“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其次,就個人層面而言。東方國家要求軍人不僅要胸懷民族大義,更要做到“殺身成仁,捨生取義”。古往今來,那些在戰爭中戰敗陣亡的軍人,一律都被尊崇為英雄,卻從不追究其是否存在指揮失當、盲目硬拼等過錯;相反,對那些被俘或投降的軍人,則一律被指責為背信棄義的變節者,根本不考慮其在戰場上的真實處境。與東方國家相比,西方軍隊更加尊重軍人的個體利益,軍人與國家之間的關係,更多地體現為一種契約精神:軍人既依法享有保衛祖國的權利和義務,在戰鬥失敗、保衛祖國的權利和義務無法履行的情況下,軍人也有權選擇是否向敵方投降。


慕什塔戈


“一個要人民為她去死的國家,還是早一點滅亡的好!”

這是2005年8月15號,日本NHK在東京街頭採訪日本年輕人對“終戰紀念日”的想法時,一個日本年輕人所說的話!

這話有毛病嗎?

人類文明的進步程度,必然改變人們的傳統認知,如果站在“人權與主權”基礎上來理解國家與人民之間的捆綁關係,這話沒問題,因為:國家的存在,就是為了保護所有國民安全,我會為你而活,而不會為你去死!

這麼說又不對了!因為這明顯不符合“愛國主義”的奉獻精神,並且又會陷入“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的激烈思辯,

領地意識促進了國家的形成,而人類從骨子裡就存在的侵略基因,軍隊的應運而生就成了必然,這種基本框架對東西方來說都一樣,

但古代東方由於地理條件的優勢,小農經濟就可以滿足基本的生存需求,而小農經濟的基本條件就是土地,失去土地,就意味著失去一切,為了保住賴以生存的土地,原始的抗爭意識就存在於每個人的骨髓深處,

但最渴望擁有土地的並不是人民而是統治階級,如果想讓統治基礎更加地堅實與持久,開疆拓土就成了必然,為了讓民眾心甘情願地為其服務,統治者不惜將先賢們優秀的思想成果,經過“特殊處理與加工”,用科舉制和八股文對民眾進行強化訓練,將“家”與“國”的概念統一起來加以灌輸,牢牢把控了民眾對國家的基本概念,“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忠君思想,自然是最高尚的道德境界,“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的豪邁,就成了古代軍人的最高榮譽!


古代歐洲大陸也是紛爭不斷,所不同的是,由於歐洲險峻的山脈結構,嚴寒的氣候與海洋環境,決定了古代歐洲人不可能擁有自給自足的原始生存模式,要想活著,就必須在惡劣的自然條件下“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由此催生了海盜文化的盛行,而“強盜邏輯”的基本特徵,往往只注重對資源的掠奪,反而忽略了土地的重要性,領地意識也僅限於城邦的層面,戰爭形式更多的是攻城與守城,大規模的正面對沖實際上並不多,傷亡也並不大,眾所周知,人口是構成國家的基礎,而城邦國恰恰匱乏的就是人口,“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因此,城邦領主往往不敢拿有限的人口去對賭城邦的命運,

“歐洲理性哲學”啟蒙思想的誕生,讓歐洲人重新思考了人民,國家,政府與民族之間的關係,並賦予了其新的國家概念,從中世紀以後,“生命高於一切”的理念就被深入到了戰爭的實踐當中,用愛因斯坦的名言來解釋,也許就是:國家是為人而建立,而人不是為了國家而生存!


任何一場戰爭,都需要一套高尚的理論來支撐戰士的戰鬥精神,不管是冷兵器時代的封建道德,還是高科技時代的人文思想,東方戰場都習慣於用“家國情懷”來鼓舞鬥志,保國就是保家的緊迫感,強化了戰士的拼命精神,西方通常則用採用“正義公理與未來”的宏大理想來激勵戰士,但烏托邦式的理想並不能克服人類對死亡與生俱來的恐懼,投降就成了最自然不過的事了!

所不同的是,東方認為所有的“貪生怕死”都應該被鄙視,但西方人認為“因為力竭而投降”,並不是恥辱!這也是東方戰場上王銘章將軍整團的殉國,而歐洲戰場上如保盧斯將軍整師的投降,,,

但是在戰爭的實踐過程中,不管是東方的“以身殉國”,還是西方的“力竭投降”,面對生與死的考驗,沒有哪條真理是顛覆不破的,在一戰和二戰中,幾乎所有的參戰國軍隊,都有“死守陣地”與“棄城而逃”的現象發生,


實際上,自從二戰結束之後,所有的戰爭都從“領地意識”降級也“資源掠奪”,戰爭的目的不同,烈度也隨之下降,全球文明的升級和軍事科技的提高,讓東西方的戰爭理念也更加接近,應對戰爭的態度也更加趨於理性,軍隊的職業化和對武器裝備的信賴,都讓每個軍事大國更加註重對戰士生命的保護!國際規則的完善,給每個國家提供了更多解決爭端的方法,戰爭就成了最後的備選,從根本上避免了戰士不必要的流血犧牲,這種良性態勢如果能夠繼續保持,也許就能真正實現老子的訓誡:“兵者,兇器也,非聖賢不得已而用之!

冷兵器TILLLINDEMANN


有網友問:戰場上彈盡糧絕時,為何西方大多會投降,東方大多同歸於盡?其實這個說法,首先是不正確的。在西方也有很多打到最後時刻的部隊。在東方也有還沒有打光彈藥,就舉手投降的戰例。

這就好像英國曆史學家艾伯特.西頓所說的那樣:大俄羅斯人的明顯特點是頑固、狡猾、精力充沛。他們所在地區氣候惡劣,土地貧瘠,再加上亞洲人的入侵和韃靼人的統治,可能還大量混入了芬蘭人的血統,所有這些,使這個民族具有自己的特點。大俄羅斯人確實勇敢,不屈不撓,他們通常都很愛國,深深熱愛自己的家鄉。

所有俄國人都難以揣測,脾氣容易產生急劇變化。這種性格反映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作戰方式上。有時部隊非常頑強地進行殊死的戰鬥,有時則自暴自棄,溜之大吉。

大俄羅斯人比其他東歐和西歐的斯拉夫民族(波蘭人除外)都更有天賦的軍人性格。很難說他們比小亞細亞的土耳其人強,或者比芬蘭人、芬蘭血統瑞典人和德國人劣。這種估計完全基於單個人的特性,而沒有考慮領導、訓練和裝備的作用。

也沒有考慮對蘇聯軍人家庭成員生命的嚴重威脅,更沒有考慮督戰隊手槍所產生的作用。這些督戰隊的手槍可以確保士兵從麻木不仁和低沉的情緒中甦醒過來,並注入驚人的活力和戰鬥力。

能不能戰鬥到最後時刻,完全要看,控制力,組織力,信仰,鼓動能力,還有對家人安全的威脅程度,與是西方軍隊,還是東方軍隊無關。比如在第一次鴉片戰爭,清軍在所有戰場,基本上都是一觸即潰,英軍的傷亡基本都在二位數以下。

但是在鎮江,英軍投入了整個第一次鴉片戰爭最大兵力,7000人,但是卻遭到了整個鴉片戰爭最頑強的抵抗和最大傷亡損失。1700名八旗軍與7000英軍血戰,並且是第一次鴉片戰爭唯一敢於與英軍白刃戰的部隊,此戰,英國傷亡172人,等於整個鴉片戰爭其他戰場,比如虎門,廣州,定海,廈門和吳淞等戰鬥,英軍傷亡的總和。

這是因為,這些八旗軍的家人就在城內,他們必須為了保護家人的安全,戰鬥到最後一刻。在抗戰當中的衡陽會戰,第10軍的4個師,可以戰鬥到只剩下1.3萬重傷員,做到了打到最後一個人。

是因為,第10軍的控制力和組織力超強,所有軍官都是有戰鬥經驗,並且堅信抗戰勝利的黃埔學生,大部分士兵都是有戰場經驗的老兵。而且軍紀非常嚴酷,這些就是,第10軍可以在衡陽大戰日軍47天,抗戰其他很多防禦戰,守軍卻快速崩潰的原因。


深度軍事


這個主要是雙方文化的問題,而且這也不是絕對的。東方軍隊中投降的並不少見,而西方軍隊中同樣有死戰到最後一刻的。

在東方國家中,大多數國家都有很強的民族意識和國家觀念,而且很多時候的戰爭都是關係到民族生死存亡的戰爭,於是出現了很多死戰到底的情況。比如面對蒙古軍隊的進攻,南宋的很多人直接選擇了自殺或者做必敗的最後一擊。

而在西方國家中,在歷史上的絕大多數時候,其對國家等這些觀念的認同並不是很強。歐洲大陸上曾經遍佈各種小國,很多王公貴族之間不斷征戰,今天是敵人明天就是朋友,而當時很多軍人、騎士等,都是被僱傭去打仗的,因此也沒必要為了一個主人而死戰到底。

到了後來,西方人對國家的認同感也越來越高,但是當時很多底層人民對國家高層並不認同,比如一戰中法軍士兵被像羔羊一樣被軍官送往戰場做無謂的犧牲,就險些導致了兵變,但是這些軍人還是愛國的。

而在二戰中,就不乏死戰到底的西方軍人。比如美軍101師,在巴斯托涅面對德軍優勢兵力的包圍,毅然拼命抵抗,最終堅持到了援軍到來,當然,其中也有戰鬥意志強悍和紀律嚴明的作用。


僱傭兵


西方人選擇戰場上投降,而東方人選擇同歸於盡,這與雙方遇到的敵人性質以及東西方截然不同的文化體系有很大的不同所導致的,與國民素質沒什麼關係。我們可以對此進行以下分析:

1、敵人的性質

在過去西方國家之間的戰爭裡,由於各個王國的王族之間相互通婚,因此各國之間的君主,基本上都有著或多或少的血緣關係。

維多利亞女王

比方說在一戰時期,英國國王喬治五世與德國皇帝威廉二世和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是表兄弟,他們都來自於同一個祖母,那就是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第一次世界大戰實際是在這些親戚們之間的戰爭。

那麼在這種局面之下,這些國家的軍隊在交戰時的狀態,和中國春秋時期各諸侯王之間的戰爭基本上就差不多了,戰之以禮,點到為止。只要承認戰敗,就什麼都好商量,對決不會出現某一個國王徹底佔領別國,將其君主斬殺殆盡的情況出現。

但是這種情況在東方則很少出現,比如在近代中國與周邊國家發生的戰爭,都是屬於異族入侵的戰爭,像八國聯軍進攻北京,像抗日戰爭等等。

當這種情況出現之後,中國人面臨的都是有可能亡國滅種的危機,在這種情況下,指望打敗投降,籤一個條約之後,就繼續你過你的,我過我的這種情況,絕不可能會在中國出現。

所以在東方戰爭中,中國人面對的都是要麼贏、要麼死的局面,如果不奮力拼搏,和敵人同歸於盡的話,那麼在歷史書中,早就沒有了中國的蹤影了。

2、截然不同的文化體系

今天的我們看到西方,有著眾多的國家,但是這些國家在文化思想以及宗教思想上,實際上都是出於一個體系之中的,那就是他們都被籠罩在基督教的思想體系之下。

這就導致了西方國家之間的戰爭或多或少的都會受到基督教的影響,因此被籠罩在同一個主的光輝下的各國軍隊,還會像和異族作戰一樣打生打死麼?

絕對不會,因為這都是自己人啊,戰爭的勝負只是和君主有關係,打完戰之後士兵們還是該幹嘛幹嗎,這在西方几千年的戰爭裡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

但是深受東方儒家文化思想薰陶的亞洲國家,對於戰爭的理解則截然不同。因為東方的儒家思想體系中,最重要的一個觀念就是“忠君”,“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這種類似的忠君思想,在中華大地上流傳了幾千年,“君憂臣勞,君辱臣死”這種話也不是隨便說說的。

因此在古代亞洲國家,為了君王的決定,臣下們在相互作戰時同歸於盡,則變成了一種美談。哪怕到了二戰之後,日本戰敗之後,大量的日本士兵因為覺得自己沒有為君主盡到義務,而深感愧疚,最後大量出現剖腹自殺的事件。

正是由於不同的國家關係,以及不同的思想體系,導致了西方與東方在戰爭觀念上出現了截然不同的理念。

這並不是說東西方的戰爭,那個更人道那個更殘忍。因為戰爭都是殘忍的,西方人在對異族征戰的時候,也同樣將敵人亡族滅種,比如在殖民美洲的時候,就將近億的印第安人幾乎殺絕種,甚至公開收購印第安人的頭皮,殘忍無比。而東方人在國內的內戰時,也同樣不會濫加殺戮。只不過是因為面對的敵人不同罷了。


落下m


宗教統治導致歐陸打仗易投降。 歐陸都是因為宗教的原因,神羅分家後的諸國,內部各個城邦國互相傾軋打打殺殺數百年(類似春秋戰國),眼看著要統一了,結果宗教復興了,控制了整個歐陸,宗教當然是要一個鬆散的國家好控制啊! 看看文藝復興之前,法國國王,西班牙國王哪個不是傀儡?哪個不需要聽大主教的話? 意大利到19世紀才統一成意大利,19世紀之前是分成20多個城邦國,普魯士吞併了數十個城邦才變成德意志。

好比如倆個城邦互相打仗,他們都是信一個教的,任誰贏了,底層民眾都覺得無所謂,跟A城邦也是信耶穌,被B城邦統治也是信耶穌的,毫無心理壓力。進而導致雙方士兵稍有頹勢就舉手投降或是逃跑。

人會與時俱進,思想也是會與時俱進的,就是受了歐陸一代代人傳承下去的投降無所謂的潛意識影響,所以現代歐陸就創造了人權學說,所以一代代歐陸人的思想傳承下來就是為國家打仗只是一份工作,再加上利益學說在歐陸盛行,所以彈盡糧絕就會認為是盡到工作責任了,進而舉手投降了。。。。 (題外話一句:之所以歐陸民間非常仇視老毛子蘇聯,就是因為老毛子蘇聯迫害東正教)

而東方的誓死不降,跟歐陸的區別就是,歐陸認為要等價交換,東方認為要無私奉獻,一個是“利”,一個是“忠”。 “忠”這個字一直到現在都在影響東方人的潛意識,很矛盾的名詞,可以說它無數次挽救東方於水火之中,也可以說它荼毒東方數千年,不說重的,容易河蟹,打個比方,你是公司老闆,你希望下面的員工無私奉獻,還是出錢讓他付出?………… 這比方可以打到假如你是東方大老闆,你希望底層民眾如何?


側臉自拍最帥


這是東西方思想境界不同導致的。

先說中國,古人有一種生死看淡不服就乾的性格。

古代中國人跟現代中國人不太一樣,他們性格暴烈如火,動不動就拔劍拼命,這就是李雲龍所說的亮劍精神。

就拿溫軟如玉的江浙一帶來說,班固曾經這樣形容當地人:

君皆好勇,故其民至今好用劍,輕死易發。

你能想象到江南的漢子動不動就拔劍拼命的情景嗎,但是先秦兩漢時期,這是常事!

有時候古人拔劍不是為了和對手戰鬥,而是基於自己的羞恥之心無顏苟活於世。比如戰國時期孟嘗君家發生過這樣一件事:

孟嘗君家裡養了很多門客,他和門客們吃的都是一樣的盒飯。一天由於光線太暗,看不清飯菜,一個新來的門客以為自己吃的和別人不一樣,就大吵大鬧。這時孟嘗君把自己的盒飯端過來給他看,原來大家吃的都一樣。這位門客知道錯怪了孟嘗君羞愧的拔劍自刎而死。

中國人這種性如烈火的性格,強烈的羞恥之心,逐漸演化為殺身成仁,捨生取義的精神,而這種精神在軍中的體現最為透徹。於是,中國人就形成了彈盡糧絕的時候,在戰場上與敵人同歸於盡的習慣。誰要不這麼做,就會被人看不起!隨著中華文化對周邊的輻射,這一習慣也影響到了周邊國家,其中領會最深的就是一衣帶水的Japan。

再看西方,西方是一個多元文化的地區。人們的文化背景不一樣,導致思想千差萬別。在西方也有和中國人類似性格的民族,比如斯巴達人。這是一個戰鬥民族,除了種地,就是在訓練,隨時準備和人幹仗。斯巴達人作戰只知奮勇向前死而後已,膽小鬼是會被所有人恥笑的。著名的斯巴達300勇士就是一個典型例子。溫泉關之戰結束後,兩名倖存者被所有看不起,連他們的家人都抬不起頭來。於是,兩人慷慨赴死,即便這樣也沒有得到烈士的待遇。

西方人打不過就投降的性格成為主流發生於中世紀時期。那時候歐洲分成無數城邦,領主們互相通婚導致關係錯綜複雜,發生衝突的原因以搶家產、情敵決鬥這樣的私人恩怨為主,和黑幫火併差不多。

所以,打不過投降,投降後交贖金成了很自然的事。


歷史風暴


最根本的差別在於東西方對“人和國家之間的關係”認知不同。容俺分析一二。

眾所周知,東西方國家對於戰敗士兵的態度截然不同。東方國家士兵肩掛光榮彈,戰死沙場馬革裹屍還,才是榮譽的證明。西方國家士兵,如被擊敗,被迫投降以保全生命,普遍被認可,戰後依然享受士兵待遇。既有歷史傳統原因,也有後天發展的認知變化的原因。

歷史傳統原因:

一、東方人多,西方人少。這個原因雖說可笑,但卻真實。人多自然就命賤,統治者不重視人命。長平之戰,一戰坑殺少壯軍人40萬。日本鬼子戰敗切腹成為最高榮譽。人少自然就精貴,有人才有未來。美國南北內戰中失敗投降的南方司令羅伯特·李將軍,因保全了手下士兵的性命受到讚頌。以色列用1000戰俘交換回1名普通士兵。

二、東方重道德,西方重利益。傳統歷史文化的不同,造就了東方國家對個人名譽和國家榮譽的極度推崇,西方國家則對個人利益和契約精神極度重視。比如中國的“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和“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英國的“家,就是一座城堡。風可進,雨可進,國王不可進。”和“優待戰俘”。

後天發展的認知變化原因:

自從“天賦人權”、人人生而平等的思想創立以來,人類文明才開始真正思考人和國家之間的關係。究竟是先有人,還是先有國?究竟是先有家,還是先有國?人民建立國家的目的究竟為了什麼?由此產生了“君權民授”思想和政府執政的合法性源自人民授權的現代認知。人權大於國家主權的認知,得到廣泛尊重。

於是,現代戰爭因為各國對人的重視程度產生了質的變化。以阿富汗戰爭為例:

前蘇聯悍然入侵阿富汗,陸陸續續增兵達到15萬之眾,卻因為阿富汗的崇山峻嶺和特殊地理,傷亡士兵達到5萬之重,身陷阿富汗十年之久,無功而返。

而美國總共只派了5千特種兵,在空中火力的支援下一舉摧毀塔利班有生力量。此後的伊拉克戰爭,更是連續轟炸四十天後方才出動地面部隊,抓住薩達姆。

伊拉克戰爭,讓東方局座這類持傳統戰爭理念、認為薩達姆百萬雄獅不好打的軍事專家大跌眼鏡。這正是由於戰爭對士兵生命重視程度的天壤之別帶來的完全不同的戰爭理念,雲泥之別。

敢於上戰場的士兵,都是勇士。只有重視士兵生命的國家軍隊,才能真正激發出戰鬥力。


猴思猴想


核心原因是中西方文化的不同!

西方文化尊重個體生命!成功是偶然的,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失敗是必然的,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結果受太多因素影響,個人或團隊的努力只是其中的因素之一。所以在戰爭中,將士們只要盡力了,都是英雄,至於結果並不重要,屬於過程導向。

東方文化結果導向,成王敗寇!壞人做了一件好事,叫天性未泯!叫浪子回頭金不換!好人做了一件壞事,叫終於露出了狐狸尾巴,之前的行為都是偽裝的!

歷史上西方人口一直比較少,人作為社會的主要資源,保存有生力量更為重要。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東方人口太多,用“家國天下”來管理民眾,要求民眾奉獻!個人是國家的一部分,要為國家而奉獻自己的全部力量,至死方休。因為沒有國,就沒有家;沒有家,就沒有個人。

所以西方人戰敗後投降了,也可以驕傲的活著;但東方人失敗了,只有死路一條,活著也會遭受無數的羞辱,生不如死。相對來說,戰死沙場,還可以為國、為家族爭光,但活著就要忍受自己、家族等恥辱,包袱太重。所以東方人多選擇同歸於盡。


師說歷史


我認為這並不是西方懦弱,而是珍惜生命。尊敬生命。

老美是西方,德軍戰俘好好的,老毛子是東方,老毛子手下的德軍戰俘都被殘殺了。

老美給德裔艾森豪威爾任命將軍,給日裔老兵頒獎。而斯大林許諾所有前政權的俘虜奮力抵抗就放他們出來,保證他們家人安全。結果戰後他們又被關入集中營了,他們很多也家破人亡。

意大利人反戰率高,不願意打仗,很多人看見英軍法軍紛紛放下武器跑過去,後來這些意大利人都很安全,好吃好喝。但是換了老毛子打意大利人,也許不是這個結果,畢竟歐洲人最知道老毛子的殘暴。從中世紀到近現代,俄羅斯一直以各種名義肆虐歐洲,殺人放火。

什麼是祖國,什麼是國家,什麼是朝廷,這是分開的,生養的是祖國,人民的是國家,皇上和管家是朝廷。蘇聯即便打仗失敗逃跑,斯大林的督戰官還無情掃射,稱之為逃兵,這種朝廷 ,不值得人民去擁護。他心裡沒有人民。

毛子命令人們奮不顧身,否則殺戮,還迫害戰俘,這是殘忍,而不是勇猛。

生命更是可貴的,誰也沒有權利要求你獻身,為了在乎你的人和你在乎的人,你也不應該這麼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