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粉比面包贵,长租公寓规模化的边界在哪里?

每场看到千篇一律的长租公寓新闻稿,基本都写着:万亿规模的大时代,规模化复制。。。

的确,句子一点都没毛病,但是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环境。

过去经济型酒店的高速扩张和发展,造就了如家、汉庭、铂涛等连锁酒店品牌,那时候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而且对于这类业态是非常的放开,不少酒店在2014年前都是拿的工业产业性质物业在经营,政府对这方面还是宽松的,酒店好坏与否,都是经营问题,不是直接民生问题。

面粉比面包贵,长租公寓规模化的边界在哪里?

十九大之后,国家把住房租赁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这是对于任何行业都不会有那么高的重视,除了个别极重要行业。

纵观目前长租公寓的打法真得很传统,以工业化的方式进行延伸、复制、扩张。又有几家去真正研究消费者,踏踏实实地和消费者沟通呢?

所以,出现了长租公寓产品同质化现象。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想,当初,如果不是这样批量的去复制这些经济型酒店,而是在某一个区域,把各项职能全部都平衡好,比如做什么样的住宅、什么样的商业、什么样的酒店、什么样的办公,把整个区域的各项业态都配合起来,是不是这里就可以形成自己的生态链?而不是批量的出现同质化的产品?

以租住为核心的消费者体验型公寓,它的做法是双轮驱动,以“品牌经营+资产运营”驱动,把品牌作为资产真正挂钩起来,而不是仅仅靠的是投资拉动。

面粉比面包贵,长租公寓规模化的边界在哪里?

昨天看了一篇文章是写中富旅居董事长袁野的,他笑称自己是长租公寓的生意人,而不是真正的经营者,我认同他的观点,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看的眼界不同,站着企业生存和盈利角度,生意模式更简单,靠谱。

长租公寓刚开始,暂时拼的不是规模,拼的是耐力,填坑能力。真正的长租公寓经营者更多应该思考资产端、业态端、人才端、运营端、体验端、去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实现在业态上的互补和平衡。

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仑苏,也不是所有的物业,都叫长租公寓!

面粉比面包贵,长租公寓规模化的边界在哪里?

作者全雳,房东东公寓学院创办人,同济大学讲师、清华大学公寓建筑标准小组成员、房东东金地研究分院院长,河南公寓管理协会名誉会长,江苏省房屋租赁专家委员会顾问、安徽省住房租赁专家委员会顾问、湖南省住房租赁专家委员会顾问,长期研究国内外住房租赁市场,参与国企租赁用地建设规划,三年发表文章超过600万字,先后为万科、碧桂园、华润置地、华侨城、中国金茂、中建、龙湖地产等企业进行长租公寓的培训和咨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