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投的平台沒有在排名里,有沒有風險?

我投的平臺沒有在排名裡,有沒有風險?

麥芽寫平臺測評時,通常有很多讀者朋友會問:這家平臺行不行,那家平臺能不能投。能不能給推薦一些比較好的平臺。

麥芽通常會給一些平臺意見。

反饋過來,發現很多小夥伴還有的疑惑是:

麥芽你推薦的這個平臺,貌似連排名都沒有。到底行不行?是不是昧著良心賣廣告,讓我們投呢?(必須加粗)

賣了個昧良心的廣告,麥芽其實比你還害怕。平臺還沒出事前,內心就已經導演一部被潑硫酸的大戲。

其實最重要的壓力還在於,要真的出事。麥芽恐怕沒法繼續寫自媒體、混這個圈子。。。

麥芽還指望著寫稿賣錢呢!

01

插播得有點遠,說回正題:

評級排名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為什麼有些平臺有排名,有些沒有?

這排名都用錢買的嗎?花多少錢,就排多少名嗎?評級排名到底有沒有參考價值?

既然一直有這個疑惑,不妨解開來說:

1)評級的確是商業付費排名。

評級裡的水深,我們從網貸評級第一案,融360與短融網的官司,或能窺見一二。

2015年初,融360發佈了網貸評級報告,將短融網評級為C;短融網覺得很氣憤,融360又沒來過平臺調查,又沒接過數據,怎麼就給C評級了?!

之後短融網便找融360理論。

結果融360不僅沒理,反而第二期的評級報告中,更把短融網評級降到了C-,

這個評級的釋意是“平臺整體實力弱,風險較高,投資需特別謹慎。”

(據當時的觀察:融360第一期評級發佈後,有平臺解除與融360的合作。結果第二期的評級報告中,部分平臺評級就從B-直接降到了C。)

這徹底激怒了短融網,將融360告上法庭。因此,有了網貸評級第一案。

說吃人嘴軟,拿人手短。付費排名會不公正。免費排名也沒好到哪裡去。

這不是黑評級,而是要求評級公益排名太難了:

給平臺排名得好了,給人免費打廣告;排得不好要被投訴吃官司。

吃力不討好。

有此一局,網貸裡不管是哪裡的評級都為商業付費。付費才排,不付費不排也不評價。

所以,為什麼投資人看評級,有些平臺明明挺好,為什麼就不在評級排名裡;一些似乎不怎麼出名反而在排名裡。

是一些大平臺不願意參與,自然小平臺參與排名也能浮上來。

還有的時候,一些平臺原來在評級排名裡,後來看怎麼就沒有了。是不是平臺出風險,被下掉了呢?

原因有可能是:平臺與評級合作結束了。

所以在不在評級,真不是重點。

02

各大評級到底是按什麼來排名的?是不是花錢排哪都行?

評級雖然有花錢排名的做法,但也並非花錢排哪都行。

一家三線平臺,給排名第一。投資人也不認吶

因此,有了評級:從成交、人氣、品牌、分散度、透明度、合規度等等多維度的模型打分得分越高,排名越高。

自然付費接過數據的優秀的平臺,會上浮上來。打分少一點的,則排名低一些。

這裡有的bug是:成交、人氣、分散度,都有數據量化,那麼品牌、合規度、透明度這些怎麼量化打分呢?

一直是個迷啊。

從評級的維度看,一家一線平臺:當然是成交、人氣、品牌、分散、透明、合規都做得很好的平臺。

但反過來,這些數據表現好的平臺,就不一定是一家真正的好平臺了。

e租寶出事前,可一直是各大評級裡排名前排的大平臺呢。

所以,

評級有一定參考度,但在評級上面的排名,並不代表這家平臺在整個行業的實力層次。

更沒法說:評級排名裡的一定靠譜。

當然,現在評級榜上出事的平臺已經越來越少了,甚至幾乎沒有了,並不是評級越來越公正。而是網貸行業本身已經淨化得越來越好了。

因此,你說評級有沒有參考價值?當然有,但哪能用腳投票。

最好的做法是:從評級裡挑出來,再做細緻的分析。看是否可投。

04

評級裡還有的坑是:

評級就那幾個維度,如果在這幾個維度裡比較吃虧。排名就比較靠後。但平臺大、成交量高,並不意味著更安全吶。

原本平臺來評級,是想有更好的廣告效應,反而可能還排一些安全度沒那麼高的平臺後面。

花錢找不好受。因而平臺會有廣告投放的權衡:

不如拿這些費用去做更精準的投放,反而能得到更優質的用戶。

因此,很多有實力的平臺並不參與評級。

所以,看到一些平臺並不在評級排名內,就很正常了。

最後,總結一句就是:

看好的平臺在評級裡當然也好,不在也無所謂。關鍵要找到你投這家平臺的支撐點。

好啦。今天就這樣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