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年味」是什麼味道?

日曆一張張翻過,春節一天天走近。人們卻找不到“過年”的感覺,不同年齡段的人似乎都在感嘆:“年味”是越來越淡了,“過年”是越來越沒勁了。

何為“年味”?是那艱難歲月,人們“備年”時的忙碌;是年少時節,對年節美味的期盼;是孩子對“又長大一歲”的喜悅,是老人“又年老一歲”的感嘆;是對古老“年俗”的懷疑和堅守,是“居家廝守”和“遠行發展”矛盾中的纏綿。懷舊是中老年人的共性,回味年少時深山鄉村的“年味”“年俗”,別有一番滋味。

備年貨。這是最能體現“年味”的“年俗”。在那物質、精神“雙匱乏”的歲月裡,在廣大鄉村,過了“臘八”,基本上就進了“備年貨”狀態了。

“宰豬羊”,是最隆重的環節了。一般都在臘月十九(說是這一天比較吉利),這天如同盛大的節日,幾乎全村的人都集中在屠宰場地。那天,也是“屠夫”們(此處無貶義)最神氣的日子,別人忙碌時,他們在一旁悠閒地抽菸,等待人們把輔助工作做好了,他們才慢吞吞地操刀開殺。宰殺完畢,按人口分好,接下來就是全村人,特別是孩子們最期待的時刻了。村裡的“廚子”會用預留下來的最好的肉,加入蘿蔔、白菜、豆腐、粉條等,做一大鍋雜燴菜,供在場的人享用。在那艱難的日子裡,這頓“大餐”是孩子們和日子拮据的人家每年翹首期盼的“盛事”。

“做豆腐”。豆腐是僅次於豬羊肉的美味。各家過年的豆腐是必做的。臨近過年,村裡磨豆腐的小石磨是最忙碌的的,各家輪流,“不捨晝夜”。人口大的家庭要做好多豆腐以備過年食用。人口小的,就幾家聯合起來做豆腐。最溫馨的是,那時的孤寡老人、“五保戶”,都由集體負責,每人繳三斤豆子,村裡組織人做好,再均分給他們。

“灶灶餅”。“大年二十三,灶王要上天”。這一天,家家都要烙燒餅,敬獻灶王爺,讓灶王爺上天“多說好話,莫談是非。”說是灶王爺吃了“灶灶餅”肯定會為主家多說好話,主家定會豐衣足食。這習俗在城市也有講究,只是不吃“灶灶餅”,而是吃“芝麻糖”。說是“芝麻糖”粘,灶王爺吃了會把嘴粘上,說不了話,好話、壞話都免了。這一手,真夠絕的!看來,還是鄉村人厚道。

“蒸饅頭”,是一頊“浩大”的“工程”。那時生活是缺乏,饅頭是“主食”,人們似乎也“特別能吃”,棒小夥子每天 要幹掉六七個饅頭的。加上過年還要招待客人,所以,各家都要準備很多饅頭。人口大、親戚多的人家,要花費一整天來完成這項“工程”。那時的饅頭分幾等,純玉米麵的,玉米、小麥“兩摻”的,白麵饅頭。後者是專供家裡的老人、小孩和重要親戚享用的。蒸饅頭一般在凌晨四點左右都要起來和麵,才能保證按時發酵。蒸出的第一鍋饃,先要拿三個放在堂桌上,燃上香,讓去世的親人“享用”。

“炸油貨”。油菜、油條、丸子、掛芡肉等統稱“油貨”,是鄉村年俗不可缺少的菜餚,也是各家過年必備的年貨。“炸油貨”有個奇特的風俗,就是生人不能接近灶臺。說是生人在旁邊,容易引起“溢油”。這種說法,感覺沒什麼道理,但村裡的大人們卻是十分自覺地遵守的。“炸油貨”時,如恰逢外人進入,主人會拿一些炸好的油貨把客人讓到另一個房間去吃,目的就是不讓別人靠近灶臺。

“貼春聯”。這是最能體現過年喜氣的年俗。人們一般都在除夕上午貼春聯。在農村,貼春聯還有特別的含義:春聯貼上門,財物只進不出,討債的不能上門催債,借錢的不能入戶借錢。否則,會使主家一年裡財運都會受影響。這是真正的迷信,但人們也願意恪守。曾親見,村裡一個做生意的人欠了別人的錢,在除夕前一天就早早貼了春聯,債主也真找上門了,那個欠錢的人指著春聯理直氣壯地說:“對子都貼上了,還來要錢?總得讓我過去這個年吧?”鄰居也在一旁說:“對子都貼上了,不能再要錢了,別影響人家的財運呢!”債主也只好悻悻離去。

“年夜飯”。除夕的年夜飯是團圓飯,是各族人民(特別是漢族)最講究的“飯”。每年的“春運大軍”多是奔著這頓“年夜飯”從四面八方回家的。鄉村的年俗、年夜飯也是吃餃子的。匱乏的年月,年夜飯的餃子多是素餡的。下餃子時,是一定要燃放鞭炮的,告知人們“過年”開始了。餃子煮好後,先盛上兩碗,碗上擺紅筷子祭奠去世的親人。長輩還要領著晚輩叩頭作揖,呼喚去世的親人回家過年。到了初一,同樣的儀式還要上演一遍,祭奠儀式更為隆重,鞭炮的規模更大,餃子是肉餡的,人們都換上了新衣服。供桌前除了擺上餃子外,還要擺上油貨、水果等供品。祭拜中,除了行禮,長輩們還要向祖先們“彙報”一年來家中發生的大事、好事,祈禱祖先和去世的親人保佑來年平安如意。除夕和初一的餃子最受人重視,大年初一的餃子是“正餐”,含肉量最高,最令孩子們期待。在農村,這兩頓餃子自家聚集在家裡吃,而不像往常一樣端在全村的“大飯場”去吃。這餃子是不歡迎外人吃的,特別是出嫁的女子是不能在孃家吃,說是,外人會帶走主家的財氣,出嫁的女子會把財氣帶去婆家。初一的餃子還有“豐富”的內容,各家包餃子裡都會在餃子裡包上硬幣,家裡在有幾口人就包幾個硬幣,也有人包很多,吃到硬幣的人都會有好運氣,一年內財運都特別好!這是人們的一種願望,也是開心過年的“玩法”。初一這天,長輩們是一定要給晚輩發壓歲錢的,不在多少,圖個吉利。記得小時候,吃罷餃子,母親總要給我們發壓歲錢,儘管多數時只有區區的一角、兩角,至多不過五角,但卻十分開心,因為,這是屬於“自己的錢財”,是新年“發”的第一筆“大財”!

“初一餐”。是年飯的“正餐”“大餐”。這頓飯最為豐盛,年貨食材中最精華的東西都會出現在“初一餐”中。多數家庭都做一鍋“大雜燴”,數多量足,吃個痛快。家境好、廚藝高的,還會做出“八大碗”“十大碗”,有的地方,還有“十三碗”,也稱“十三花”。“初一餐”是歡迎外人的,親戚鄰居聚在一起,吃“大餐”喝“小酒”,好不熱鬧!好不開心!這是一年當中最放鬆、最幸福的一天!在閉塞、貧窮的小山村,對於淳樸的山民來說,這樣的日子很難得!對有的人,可能是一年中僅有這一天。

“初一閒”。這天是婦女們最“閒”的日子。年俗:初一這天,婦女們除了做飯外,是不能動針線的。說是動了針線會導致“瞎眼”的。在偏僻的山村,年齡大的婦女們依然堅守這一習俗,這天決不做針線活,即使孩子淘氣掛破衣服,也要過了初一再說。這種年俗,其實就是給整年辛苦的婦女們、特別是母親們提供一個“休息日”,依俗規定,強制休息!

“走親戚”。人們信奉,親戚“越走動才越親”。這也是鄉村親情的體現和重要內容。過了初一,初二就開始走親戚了。舊俗,初二走親戚的對象是姑、舅、姨,就是人們說的“三大親”。但這一年俗很早就被改變了,姑、舅、姨早就被岳父、岳母取代了。岳父又稱“老泰山”, “泰山”自然是威武的、列在首位的。於是,初二這天,家有男兒的,早早備好禮,去拜望“老泰山”了。家有女兒的,則準備好美食等候女兒女婿的“覲見”。初二之後,才是走訪姑、舅、姨和其他親戚了。

過了初五,吃過“破五”餃子,這“年”就算過完了。七、八、九,往外走,人們帶著春節留下的親情、開心,好運,又開啟新一年的生活航程了!在農村,人們還有個習俗,春節日留下的垃圾,初五前是不能掃出去的,否則去把“財氣”也掃出去的。過了初五,人們才可以清理垃圾,換洗衣服。

“年味”和“年俗”正漸行漸遠。這是物質、精神生活日益進步的必然結果。物質生活豐富了,人們不再像物資匱乏年代那樣,企盼“過年”的美味佳餚了;精神生活發達了,特別是城鎮化進程的加快,那些或“傳統”或“迷信”的“年俗”也僅存於在中老年人的記憶中。江河不會倒流,時代不會倒退,這些濃重濃香的鄉村“年味”,或“是” 或“非”的年俗,作為民族文化的重要內容,回味一番,也是頗感親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