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手機的信息可恢復,個人隱私有危險!

買了新手機你的舊手機會怎麼處理?格式化數據後賣給二手手機收購嗎?最近有媒體報道,二手手機格式化了的數據可以恢復,個人隱私變得透明!

二手手機的信息可恢復,個人隱私有危險!

記者以買家的身份聯繫上了信息販子張某,一開始那人開價“100元一個”,但是很快改口了“10元一條”,一條就是一臺手機的通訊錄裡面所有手機號。張某還承認這些數據是自己收集的,但是從什麼途徑收集她並沒有透露。

二手手機的信息可恢復,個人隱私有危險!

從手機維修與服務商處得知,手機信息洩露主要是回收領域比較多,特別是街邊擺攤回收二手手機的小商販。

二手手機的信息可恢復,個人隱私有危險!

為什麼二手手機信息洩露如此猖狂?一是數據恢復技術的普及,讓數據恢復變得簡單;第二是信息的需求量大。

在某寶上搜索“手機數據恢復”,就有很多很多商家,都是10元起價的,而且功能很強大,比如病毒、格式化、重裝系統等導致的數據丟失都能找回來。數據恢復技術的普及,讓獲得手機數據的成本大大降低。

二手手機的信息可恢復,個人隱私有危險!

現在市場上對“信息”的需求量很大,特別是手機通訊錄這種精準的信息。做營銷推廣、或者進行電話詐騙都離不開這些精準信息。有需求就會有市場,很多人需要這些信息,那麼就會有很多人去收集和販賣信息,獲得不正當的利益。

二手手機的信息可恢復,個人隱私有危險!

所以,你的二手手機正被一些數據販子盯著,就算你格式化了手機,他們也能恢復數據,然後把你的數據拿去出售,營利。

如果你的二手手機一定要賣的話,建議進行二次格式化,增加數據恢復的難度,然後找正規的手機回收中心進行回收,最大限度保障自己的信息安全。

二手手機的信息可恢復,個人隱私有危險!

最後,放眼到行業規範上,立法則顯得尤為重要。因洩露個人數據遭到的懲罰,中外的力度也不一樣。

中國的網絡安全法自2017年6月1日施行,除法律責任外,個人與企業的罰金為人民幣5000元—100萬元不等。而5月25日生效的歐盟GDPR法案,賦予個人用戶更多的權利,以要求公司披露或刪除他們持有的個人數據,公司的最高罰金達到2000萬歐元(約合1.5億元人民幣)或全球營業額的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