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公布逾百億年度預算 36億爲新增電廢補貼資金

近日,再生龍瞭解到生態環境部公佈2018年度部門預算。這是《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通過後,

作為新組建的部門,生態環境部首度曬預算。生態環境部2018年度支出預算比去年增加了50.38億元,達到121.55億元,增長超七成。節能環保支出依然是支出預算的大頭,共有近40億元。其中,“汙染防治”(款)預算超過5億元,比2017年增加了2.5億元,增長 100.65%。同時,“環境執法監察”的預算也近3億元,比2017年執行數增加1.8億元,增長163.52%。

生態環境部公佈逾百億年度預算 36億為新增電廢補貼資金

在121.55億元的總收入預算中,一般公共預算撥款近50億元,政府性基金預算撥款約36億元,其餘為上年結餘、事業收入、事業單位經營收入等。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36億元的政府性基金預算全部為提前下達的廢棄電子產品回收處理費用補貼資金,比2017年增加了27.65億元。

為了鼓勵廢舊電器電子產品流向正規回收處理企業,我國於2011年起正式實施《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規定採用生產者延伸責任制,國家向生產企業徵收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費用,建立基金用於補貼正規的回收處理企業。隨後於2012年5月,國務院印發《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徵收使用管理辦法》。我國電廢行業正式邁入基金補貼時代。

基金補貼制度實施四年後,為進一步促進行業健康、綠色、規範發展,2015年11月,財政部、環保部、發改委和工信部四部委對原《辦法》進行了調整,發佈了新版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補貼標準,新辦法於2016年1月1日起施行。2016年3月,財政部、環保部等多部委聯合出臺的基金補貼新規,將納入廢舊電器電子產品回收基金補貼範圍的產品種類擴充到14種,新增手機、平板電腦等產品。

生態環境部公佈逾百億年度預算 36億為新增電廢補貼資金

在《條例》和基金制度的激勵下,目前我國電廢行業形成了擁有109家資質電廢處理企業的產業格局。截止到2016年底,進入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補貼名單的處理企業共計109家。2016年,基金徵收26.1億元,撥付47.14億元。2017年基金徵收和撥付情況暫未公佈。

生態環境部公佈逾百億年度預算 36億為新增電廢補貼資金

基金補貼制度實施以來為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行業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行業資深人士表示:“制度的實施極大提高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率,培養了一批設備先進、環保責任意識強、對行業發展貢獻較大的集團企業;推動形成了國內較為先進、可行的固廢回收處理防治汙染、環境保護的模式,為逐步建立生產者延伸責任制趟出了路子”。

不過,基金制度在執行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需要關注的問題,如基金池收支不平衡、補貼款撥付延期、處理目錄新增品種啟動較慢等,這些問題已經影響到正規企業的現金流和拆解生產。

在今年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供銷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建平建議,完善電子產品處理基金制度,“今後可適度提高電器電子產品生產端的基金徵收額度,調低部分品類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拆解補貼額度,更好發揮基金導向作用。其次,建議相關部門對拆解企業補貼實行按期預撥、事後抽查制度,對違規企業零容忍,一旦發現問題,立即取消涉事企業拆解處理資質並追回相應補貼款。相關部門應加大統籌協調力度,加快啟動新增9個品種基金徵補工作。”

生態環境部年度預算新增36億元的政府性基金預算對整個行業釋放了重大利好。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馬勇認為,此次新增的36億元的政府性基金預算,有利於企業更好地執行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承擔相應的環保責任。不過,他也建議,只靠補貼並不能最終解決問題,更多地還是要依靠市場、社會的力量。

馬勇的觀點和建議具有代表性,也是當前電廢行業的基本共識。當前,電廢行業仍處於簡單拆解的低值化發展階段,特別需要行業龍頭企業主動擔當,充分發揮引領和示範作用,創新商業模式,加大技術研發,謀劃和做好深加工項目,延伸產業鏈,提升電廢產品的附加值,從而推動整個電廢行業的高值化發展。一些企業已經在著手探索非基金補貼業務,這是電廢企業可持續發展必走的一步。

參考資料:生態環境部網站《生態環境部部門預算2018》、經濟觀察報《加碼汙染防治和執法監察 生態環境部年度預算超百億》、中國投資諮詢網《未來5年中國廢棄電器電子基金補貼制度分析》。

編 輯:茅木木 | 校 對:瓶子 | 排 版:瓶子 | 美 工:Iv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