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学会保险配置

手把手教你学会保险配置

问题一:买保险的预算是多少?

网上说,合理的保费(买保险的钱)预算,是年收入的10%,我觉得这个只能作为参考,不能生搬硬套,要结合自身收入情况来定。首先,每年的保费,除以12个月,算出每个月要交多少钱,压力大不大,是否影响基本生活质量(注意,是基本生活质量,不是花钱大手大脚的生活质量),这笔账一定要算,不要为了买保险,每个月省吃俭用,那就没意义了。买保险可以当做是一种强制储蓄和理财的杠杆工具,只不过它的回报率是体现在医疗看病上,就算我不买保险,我自己也会存钱,为以后看病做准备,是不是这个理儿?

对于花钱大手大脚的人来说,每年拿出收入的20%-25%来买保险,是比较合理的,少买几件奢侈品,这钱就出来了,如果你说不买奢侈品包包,我活着还有啥意思,那么就当我没说,你高兴就好。。。。。

知识点普及:

保费——买保险要花的钱

保额——保险公司赔的钱

投保人——花钱买保险的人(可以给自己买,也可以给别人买)

被保险人——得到保险公司赔款的那个人(除非死亡,是受益人得到赔款)

保险人——保险公司

受益人——被保险人去世后,继承赔款的那个人(父母、子女、配偶)

举例:我花钱给母亲买保险,投保人是我,被保险人是我母亲,受益人是我母亲的第一顺位继承人(父母、子女、配偶)

问题二:我应该买什么保险?怎么配置?

我进入了一个保险微信群,经常看到有些年轻妈妈会问:“我们一家三口,应该买什么保险? ”,“姐妹们,##一生这款产品怎么样,好不好?”。。。。今天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有社保的人:

意外险50~100万 + 一年期百万医疗住院险(适合收入少的人)

意外险50万 + 一年期百万医疗住院+定期重疾50万+定期寿险100万(适合有房贷的加班狗)

意外险100万+终身重疾险80万+终身寿险100万+ 一年期高端医疗(适合高收入人群)

有房贷车贷,经常加班熬夜,透支身体的人,买意外险一定要含“猝死”保障。

无社保的人:

同上,外加:小额住院医疗险(1万)+门急诊医疗险

这样搭配组合,大、中、小病,全部覆盖,提醒一下,无社保的人,多赚钱,多存钱。

知识点普及:

重疾险——得了国家规定的常见重疾的其中一个,只要首次确诊患病或达到一定程度或达到一定患病期限,直接赔你钱(条款很复杂,涉及到很多医学知识,信息不对称,坑也是最多的)

住院医疗险——只要你住院,就给你报销条款范围内医药费(凭医药费单据报销,特需、国际部只有高端医疗险才报销)

意外险——突发情况导致伤残或死亡,不可抗力,飞来横祸,才赔钱(个别意外险高空坠落不赔,猝死不赔,恐怖暴乱不赔)

寿险——不管是怎么死,只要死亡,都赔钱(自杀以合同条款为主)

PS:有些疾病,就算已经确诊了,也要符合保险条款中列出的“需达到一定程度”,“需患病达到一定期限”,“必须采用条款中所列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能满足以上条款的,才“有可能”赔钱。主动权永远掌握在保险公司手中,信息严重不对等,我们老百姓很被动、很无奈。。。个人认为,坑最多的,最容易起纠纷的,就是重疾险,因为牵扯很多医学术语和治疗方法,只有全科医生才能看懂,对于老百姓来说,我们真看不懂,信息太不对等了,这就好比打麻将出老千,你能看到我的牌,我却看不到你的牌。

问题三:重疾险30万够么?买终身型还是定期型?

以30岁男性为例:

一年期重疾险:就目前而言,35万基本够用,每过五年加5-10万,以此类推。。。

定期重疾险(保障到60岁、70岁):50—70万够用,70岁以后得重疾,后果自负。

终身型重疾险:70万—100万够用

终身型重疾险,要趁年轻买,要趁健康买,越早买越便宜,预算充足的话保额买70-100万,预算有限的话,终身型买30万用来保底,另外搭配定期重疾险30-50万,如果还觉得贵,可以买一年期的重疾险,还嫌贵,你就不用买保险了,自己努力赚钱吧。

手把手教你学会保险配置

问题四:重疾险和寿险分开买,还是买一款含寿险的重疾险?

纯重疾险:保重病,不保死

含寿险的重疾险:只保一个,看谁先发生

重疾险和寿险分开买:先重病后死亡,两个都保,赔2份的钱,除此之外,只保一个

PS:如果你善于投资理财,买定期产品划算,如果你是月光族剁手党透支信用卡人士,建议你买终身型产品,帮你强制储蓄。

问题五:找代理人经纪人买,还是网上买?哪个好?

网上买:便宜,方便,核保条件比较严格,必须完全符合健康告知条款,需要自己花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条款,只要你用心,就能买到性价比高的良心产品。

找代理人经纪人买:有风险,要看他的良知,此话怎讲?有良知的代理人经纪人,会推荐适合你的产品(赚良心钱);没有良知的,会推荐佣金提成高的产品(为了多赚钱),容易被忽悠。据我观察,有良知的代理人经纪人,少得可怜。。。(如果你买一年期的产品,保险代理人不会很热情,因为保费便宜,佣金少,懒得理你)。再补充一点,(有些)保险公司,都会让(有些)代理人发展自己的亲戚朋友,不惜用“夺命电话、拜访、送礼”的方式死缠烂打,还拍着胸脯承诺一定会负责到底,甚是烦人。。。保险行业人员流动那么大,试问,等到理赔那一天,他还在卖保险么?早就跳槽了吧,理赔,还是靠自己吧,别人靠不住。

买保险步骤:

1、了解自身家庭情况,所在城市,个人预算,投保年龄和需求,健康状况。

2、先筛选出自己能买的产品(符合投保须知、健康告知、年龄、保障需求),再比较哪款性价比高,不是所有的产品你都能买,这个道理要搞清楚,你的选择范围,没你想象中那么大。

3、看清投保须知、健康告知、免责条款,一个字都不能放过!不要偷懒!

4、在你所在城市开设分公司的保险产品,优先考虑(理赔相对方便,节省时间)

5、告诉父母和子女,让他们知道你买了什么保险,怎么去理赔。

(保险条款很复杂,可以委托身边的亲戚朋友帮你看,最好是律师、语文老师、文案编辑等精通文字的人)

问题六:怎么样才算符合健康告知(核保)?

这个问题我研究的时间最长,花的精力最多,因为这个直接关系到保险公司会不会顺利赔钱给你,很多人都死在健康告知上,怎么死都不知道,所以我非常重视。决定买保险,无论是网上购买,还是找保险代理人买,都会有健康告知,应该怎么告知?哪些应该告知?哪些不应该告知?告知到什么程度?往下看。

《保险法》第十六条规定: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的,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

《保险法司法解释(二)》第六条规定:投保人的告知义务限于保险人询问的范围和内容。当事人对询问范围及内容有争议的,保险人负举证责任。

上面的解释,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健康告知中,没有问到的内容,我可以不说,保险公司想扯皮耍赖,请拿出证据。

我国普遍采用“询问告知”,法律认为“无限告知”是无效的条款,懂了不?

举例 1:你是否曾经患有以下疾病和症状——乙肝、肿瘤、甲状腺结节、白血病。

解答:只要没得过这四个病,就符合如实告知,如果你得了其他病,只要没问到,不用告知。

举例 2:在1年内,你是否接受过住院或手术治疗?

解答:人家问的是“1年内”,也就是说,2年前你的住院或手术,都符合要求。

举例 3:你是否因上述告知情况以外的疾病住院或手术治疗?

解答:条款中没有提到的疾病,只要没有住院或手术,都算符合要求

举例 4:你的直系亲属是否得过癌症、白血病、艾滋病?

解答:直系亲属包含谁?直接电话给保险公司官方客服,问他直系亲属包含哪些人,如果包含兄弟姐妹,问他是亲兄妹,还是堂兄妹,还是表兄妹,还是远方兄妹,别忘了保留证据,买保险不是为了打官司,万一打官司,有证据,不怕。

举例 5:您是否患有未明确性质的肿瘤?

解答:关键字“未明确性质”,如果已确诊为良性肿瘤,不属于未明确性质,是符合要求的。

举例 6:是否有上述条款未提到的既往病症?是否有足以影响保险公司判断风险的其它疾病?

解答:这个条款很“鸡贼”,属于一个概括性的条款,让很多人吃不准,根据保险法第17条的规定,该条款未作提示或明确说明,不产生法律效力,可以放心投保,打官司都不会输。

举例 7:我不符合健康告知,但是保险法中有“两年不可抗辩”条款,拖过2年,肯定能理赔么?

《保险法》第16条:自保险人知道有解除事由之日起,自合同成立之日起超过二年的,被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发生保险事故的,保险人应当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保险人对于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并不退还保险费。

如果投保人故意隐瞒病情,一旦保险公司拿到证据,还是会拒赔,连保费都不还给你,两年不可抗辩条款也不会帮你,不要抱侥幸心理,还是要老老实实的交代健康告知中提到的病情,这才是最大的诚信,刁民,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保险只是保障工具,不是发财工具,想发财,去努力赚钱,不要有骗保的想法。

举例 8:被保险人在投保前罹患的、投保时尚未治愈的疾病;被保险人在投保时未如实

告知的既往疾病以及在本合同签发日前 24 个月内已经存在的疾病或症状

这是某网红医疗险中免责条款里的其中一条,意思就是,投保之前得的病、没治好的病,不赔。天哪,从小到大,得过的病多着呢,这个范围太大了吧。。。。该怎么办?听我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保险人以投保人违反了对投保单询问表中所列概括性条款的如实告知义务为由请求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该概括性条款有具体内容的除外。

用大白话来解释上述条款:保险公司不能用概括性条款,法院认定该条款无效不予受理,必须列举出具体内容,如果保险公司扯皮耍赖,尽管起诉法院,不要怕麻烦。

保险合同是“最大诚信”合同,投保人要诚信,保险公司更应该诚信,条款中列出的疾病,如果有,不能隐瞒,一定要如实告知,如果没有,就不用告知。当然,每家保险公司的核保尺度不同,有的严格,有的很宽松,多比较几家,不要嫌麻烦。如果你不符合健康告知,但是又想买保险,怎么办?买线下的产品,人工核保,可能遇到的结果是:承保、加费、免责、延期、拒保。

随着保险业的发展,以后的健康告知,会越来越严格,趁着自己还年轻健康,尽早买。

问题七:保险公司能查到我的病历吗?通过什么方法查?

这个我还真不知道,保险公司也不会告诉你,这是“核心机密”。现在是大数据时代,只要你去医院看过病,去体检过,保险公司都会查到,你知道江湖上有一个叫第三方调查公司么?堪比007,神一般的存在,只要想查,会动用一切手段去查。所以,不要抱有侥幸心里,尽量买符合健康告知的保险产品,也让自己放心、安心。

手把手教你学会保险配置

问题八:买保险怎么选公司?一定要选大公司吗?

小公司能买到性价比高的产品,保费会略便宜,核保也会相对宽松一些(为了吸引客户)

大公司的保费会略贵一些,有品牌效应,分公司多,市场保有量大,核保较严格(不缺客户)

无论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国家法律是不允许他们破产倒闭,有政府托底,充分保障广大投保人的利益,所以无需担心,可放心购买。

《保险法》九十二条: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保险公司被依法撤销或者被依法宣告破产的,其持有的人寿保险合同及责任准备金,必须转让给其它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保险公司;不能同其他保险公司达成转让协议的,由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指定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接受转让。

有的人说,大公司理赔快,这个不一定,理赔速度的快慢,不是看公司大不大,而是看你的情况是否符合理赔要求,保险公司如果找不到拒赔的证据,理赔都会很快,不愿打官司,费钱,如果保险公司敢扯皮耍赖拒赔,只要你有证据,一定要拿起法律的武器,不要软弱妥协。

问题九:返还型、分红型、理财型的保险产品,好不好?

返还型、分红型适合的人群:

1、有钱人,实现资产多元配置,保障身价,传承后代,也可以“避税”

2、月光族,每个月存不下钱,还有透支信用卡

除了以上两类人之外,其它人,建议买纯消费型。

保险就是用来保障的,不要有其它乱七八糟的附加条款,简单点,纯粹点比较好

PS:很多保险代理人经纪人,喜欢推销理财型保险,为什么?既好卖,佣金也高呗。

问题十:意外险怎么买?如何搭配比较合理?

如果你要买保额100万的意外险,我个人建议你买两个50万保额的意外险,为什么?

A款50万意外险,包含猝死赔付,绿色就医通道

B款50万意外险,包含网约车赔付,航空意外赔付

两款50万的意外险,不要重复,尽量能互补,这样保障范围就更广了

PS:经常出差人士,尽量要买包含飞机、火车、轮船事故的一年期意外险,如果你很少出去旅游,在旅游前几日买一个10-20天的短期交通意外险就可以了,没必要买一年期的,省钱。

问题十一:重疾险里的 “重症、轻症分组” 是啥意思?

解答:举个例子,30种轻症,分5组,分别是A组、B组、C组、D组、E组,每组包含6个轻症,且每组只赔一次,相当于,你得了A组的其中一个病,那么A组其余的病就不能赔付了,只能赔付其它组里的其中一个病,其它组也是同样的道理,听懂了不?如果你不幸得了A组中的2个病,只赔一个病的钱。

保险公司为了包装产品,喜欢堆病种数量,深知老百姓喜欢买病种数量越多越好的产品,所以弄出这么一个“分组”噱头,以此来降低风险,这个就是套路。所以,尽量买不分组的产品。

手把手教你学会保险配置

问题十二:小孩怎么买保险?老人怎么买保险?

解答:老人因为年龄大了,身体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疾病,可选择的保险产品不多了。

方案A:意外险100万(必须含猝死和公共交通)+ 一年期防癌险,保费相对低。

方案B:意外险100万(必须含猝死和公共交通)+终身重疾(10-20万)+终身防癌险(10-20万)+终身寿险(20-30万)+百万医疗住院险,保费相对高。

普通人选方案A,不差钱选方案B,前提是,一定要符合健康告知,一旦不符合,别买。

小孩买保险,选择范围就很大了,同样也给两个方案

方案A:意外险100万+定期重疾50万(买到18岁)+定期寿险50万(买到18岁),保费相对低

方案B:意外险100万+终身重疾(100-150万)+终身寿险(100万)+医疗住院,保费较高

小孩买寿险,可能会有保额的限制,可以叠加买

小孩子买终身重疾险是最便宜的时候,无论是重症还是轻症,病种数量一定要多(重症不少于80种,轻症不少于40种),保额尽量要高,为什么?因为现在国家公布的重疾数量是25种,几十年后,就会变成50种、100种了,稀有疾病会变成常见疾病,这些因素都要考虑在内,万一孩子长大后没有保险意识,没买保险,那么父母之前给孩子买的终身重疾险,绝对是“先见之明”。

总结

1、买保险请看清:投保须知、健康告知、免责条款、合同条款,一个字都别放过,切记。

2、先筛选你能买的保险产品(所在城市、是否符合健康告知、保障条款是否到位),再比较哪个产品性价比高,选出最适合你的哪一款,不用过分纠结价格,一分价钱一分货。

3、不要有骗保的心理,不要耍小聪明,否则就是自讨苦吃。

4、保险不骗人,到底谁骗人?自己动脑筋去想。

5、保险讲究搭配组合,没有任何一款保险产品,能保障全部风险,不要太追求完美。

4、趁年轻、健康、有钱,赶快买,等你生病了,对不起,你买不了,未来核保会更严格。

5、保险有价,健康无价,请爱惜自己的身体。

6、有亲戚朋友向你推销保险,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要为了人情而买,要对自己负责。

7、如果遇到专业负责有良知的保险代理人,请好好珍惜,可遇而不可求。

8、买了保险后,请把保险合同和理赔电话告诉你的家人,未来你一旦出事,需要家人帮助。

9、“某款保险产品即将停售,再不买就买不到啦。。。” 听到这句话,不要冲动购买,很有可能是保险代理人为了冲业绩,而忽悠你的,所有停售的产品,或多或少都有问题。

10、以上内容只针对需要纯保障的人,不包含资产多元化配置的高端人群,有钱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财方法,保险也算一种理财,但绝对不是首选。

11、晒一下我买的保险:100万意外(含所有交通工具、绿色就医通道、猝死)+百万医疗(1万免赔)+50万定期重疾(保到60岁)+100万定期寿险(保到60岁)+1万住院医疗+手机碎屏险+家财险。

12、不管你有没有买保险,建议每年体检一次,时刻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预防,这才是世界上最好的保险,胜过一切重疾险。

13、买保险是为了保障,不要指望靠保险发财。

最后温馨提示,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云财富金服一站式理财服务平台,提供专业理财师一对一服务。让人人都有自己的理财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