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唯一的“宫女乱政”

首先引用说明一下宫女的定义:

宫女,也称宫人,狭义上指君主及其家庭的女仆或女奴;广义上指君主后宫包括妃嫔的所有女性,较为高级的宫女则称为女官。

按其职责和地位大致可分成两类:一类是在宫中管理君主日常生活事务的人,其地位较高授予官职者被称为女官;一类是在宫中服劳役而被役使的侍婢、织婢等。

宫女,泛指被选入宫中供帝王声色享用的女子。大致上由三部分人组成:一是礼法允许,历代沿制的嫔妃类。《礼记·昏仪》说:“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历代封建帝王一人占有成千上万的女子,根据其好恶程度,将宫中女子分成若干等级。如隋炀帝继位后,认真按照《礼记·昏仪》中之说,置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贵妃、淑妃、德妃是为三夫人,品正第一。顺仪顺容顺华、修仪修容修华、充仪充容充华是为九嫔,品正第二。婕妤十二人,品正第三。美人才人共十五人,品正第四。宝林二十四人,品正第五。御女二十四人,品正第六。采女三十七人,品正第七。总共一百二十四人。这是宫女中品位最高的。又如唐制,宫中设皇后,皇后之下为贵妃、丽妃、惠妃、德妃、淑妃、贤妃;妃之下又有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谓之九嫔;九嫔之下有婕妤、美人、才人各九人;再就是宝林、御女、采女各二十七人。上述女子是宫中级别高、有地位的宫女,这只是后宫成群宫女中的一小部分。二是宫中数不清的女官和宫娥等等,这部分女子可随时召来,封以头衔,博取帝王一时之欢心。三是宫中庞大的女乐倡优,她们色艺出众,专供帝王享乐和应酬之需。以上引自网络百科“宫女“

历史上唯一的“宫女乱政”

唐朝宫女

历朝基本的都不允许后宫干政,然而历代不绝,后宫干政而不乱政的鲜有;历朝历代以宫女的身份得到皇帝宠信成为皇帝妻妾然后干政乱政的有很多;但是,笔者遍阅历朝仅有明朝“丰圣夫人客氏”算是纯粹的宫女(皇家仆役性质)乱政。(唐朝上官婉儿虽然是女官但同时是唐中宗李显的昭容,而且个人认为上官婉儿只能算对朝局有一定影响力,甚至影响力比不上太平公主,并没有左右大局的能力,所以不能说是宫女乱政。)

历史上唯一的“宫女乱政”

上官婉儿

丰圣夫人简介:客氏(?-1627),名客巴巴,又名客印月。明末保定定兴(今属河北)人,其夫名侯二。18岁时成为皇长孙(明熹宗天启皇帝朱由校)的乳母。天启皇帝即位后,封客氏为“奉圣夫人”。

历史上唯一的“宫女乱政”

丰圣夫人客氏

天启皇帝的生母王氏(宫女)早亡,其父明光宗泰昌帝朱常洛在正妃死后没有再立妃子,即位(在位一月)后也没有册封皇后,因此天启皇帝嫡母、亲母皆无。天启皇帝即为之初宫中地位较高的是朱常洛的两位李选侍,即东李和西李(移宫案主角)。客氏以乳母得到天启皇帝的宠信,在宫中的势力远高于两位选侍。天启元年二月,天启皇帝大婚,立张皇后(张后,名嫣,字祖娥,小字宝珠,河南祥符人),此时客氏就应该避居宫外,御史毕佐周、刘兰请遣客氏出外,大学士刘一燝亦言之。天启皇帝不舍客氏离宫,拒不纳谏曰:“皇后幼,赖媪保护,俟皇祖大葬议之。"不久因朝臣反对强烈客氏离宫庭,但是复又召入宫中。

客氏依仗天启皇帝的眷顾、信任,后宫中无人敢违逆,并与魏忠贤勾结,人称“客魏”,两人在天启年间把持朝政,客观上加速了明朝的衰亡。

历史上唯一的“宫女乱政”

魏忠贤

客氏乱政作恶:

一、毒害后妃,阴绝皇嗣:矫诏赐死赵选侍、冯贵人;绝食饿死张裕妃;绝食成妃贬斥为宫人;致使皇后流产、绝育。

“光宗选侍赵氏,与客、魏不协。矫旨赐死。裕妃张氏方娠,膺册封礼,客氏谮于上,绝饮食,闭禳道中饥死。成妃李氏诞二公子而殇。先是,冯贵人劝上罢内操,客、魏恶之,矫旨赐死,成妃从容为上言之,乃革封绝饮食。成妃鉴裕妃饥死,密储饮食壁间,数日得不死。客、魏怒稍解,斥为宫人。皇后张氏素精明,客、魏惮之,后方娠,客氏密布心腹,宫人奉御无状殒焉。又于上郊天之期,掩杀胡贵人,以暴疾闻。”——《明季北略》卷二·客、魏毒害诸妃。

”天启三年时,"后有娠,客、魏尽逐宫人之异已者,而以私人承应。后腰胁伤痛,召宫人使捶之,宫人阴欲损其胎,捶之过猛,竟损元子焉。"——纪晓岚《明懿安皇后外纪》

“天启时客氏以乳母擅宠,妒,不容后有子。初立中宫张氏,乃河间生员张国纪女,客氏捏言是重犯孙二女,谮欲斥之,张后有孕,客暗嘱宫人于捻背时重捻腰间,孕堕。又裕姬张氏,亦有身,客矫旨斥其答应内使,封闭其宫,绝其水火,无所饮食,数日匍匐于簷溜下,伏(滔口旁)雨水数口而气绝。又成妃李氏,平日见裕妃活活饿死,虑后来亦招其毒,预将干食藏于宫簷瓦砖缝之中,后亦果绝其饮食,幸得前食,食之不死”——《甲申朝事小纪 -客祸绝嗣》

二、谋杀王安:王安是历史上少有的得到朝臣尊敬的宦官,为人刚正不阿;保护、拥立光宗朱常洛,并且在“移宫案”中王安骗得李选侍信任,才将时为皇长子的朱由校抢了出来登基即位;王安有恩于两代皇帝,得到天启皇帝朱由校信任,但是王安多病所以与天启皇帝并不长见面、亲近。王安势大又得皇帝信任,因此客氏担心王安威胁自己的地位,于是教唆天启皇帝远离王安,之后伙同(教唆)魏忠贤及其党羽构陷谋杀了王安。

”安为人刚直而疏,又善病,不能数见帝。魏忠贤始进,自结于安名下魏朝,朝日夕誉忠贤,安信之。及安怒朝与忠贤争客氏也,勒朝退,而忠贤、客氏日得志,忌安甚。天启元年五月,帝命安掌司礼监,安以故事辞。客氏劝帝从其请,与忠贤谋杀之。忠贤犹豫未忍,客氏曰:“尔我孰若西李,而欲遗患耶?”忠贤意乃决,嗾给事中霍维华论安,降充南海子净军,而以刘朝为南海子提督,使杀安。刘朝者,李选侍私阉,故以移宫盗库下狱宥出者。既至,绝安食。安取篱落中芦菔啖之,三日犹不死,乃扑杀之。安死三年,忠贤遂诬东林诸人与安交通,兴大狱,清流之祸烈矣。庄烈帝立,赐祠额曰昭忠。“——《明史》

三、谋立储位:向天启皇帝进献宫女,意图掌握皇嗣。“《明季北略》记述,客氏曾在熹宗逝世前,安排怀孕的宫女进入后宫,以冒充熹宗子嗣,但张皇后不同意,僵持很久后,张皇后说服了明熹宗,将皇位传弟。”此段引自网络百科,但是笔者在《明纪北略》并没有发现相关记载,但是在《明史宦官传》与《御批历代通鉴辑览》中有类似记载,也能证明客氏谋求皇子意图不轨。

“笞杀客氏于浣衣局。魏良卿、侯国兴、客光先等并弃市,籍其家。客氏之籍也,于其家得宫女八人,盖将效吕不韦所为,人尤疾之”——《明史·宦官二》

“方客氏之籍也,于其家得宫女妊身者八人,盖将效吕不韦所为,上大怒,命悉笞杀之”——《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四、扰乱朝廷秩序:虽然没有客氏干预朝政具体事件的直接记载,但是客氏勾结魏忠贤(甚至可以说是魏忠贤的后台),插手朝政都是可以确定的;客氏自居皇母,仪同皇后,升堂登坐称“千岁”,住家中朝事无不出手。

天启初封奉圣夫人,住咸不安宫。每日黎明至御前,夜分始归。与魏忠贤相表里。凡危中宫,杀裕妃,绝皇嗣,皆客氏谋。自居皇上八母之一,秽闻艳煽,道路传谓上甫出幼,客先邀上隆宠矣。出宫入宫,必传特旨清尘除道,仪仗大约与皇后同,内宫皆蟒袍玉带,步行摆队,客氏盛服衬妆,乘锦玉辇,从宫婢数百,前提御炉,焚爇沈香龙涎,氤氛如雾,纱灯角灯,红烛黄炬,亮子数千,黎明如耀白昼,呼殿之声远近数里,清徹悠长;拟于警跸,从者数千,皆车如流水,马若游龙。客氏张青盖羽幢,俨然神仙在上,胡然而天,胡然而帝,都人士见者无不咋舌。到家升堂登坐,众役叩头,称千岁千千岁,其声如轰雷,赏犒银钱不下千万,一日三餐,上仍徹御膳赐其家,中使络绎旁午。住家中朝事无不出其手。子国兴,封伯爵。——《甲申朝事小纪·客媪始末》

​“丰圣夫人”应该是中国古代,可考的“宫女干政”之人,罪大恶极,祸国殃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