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两大陷阱——焦虑与拖延

焦虑和拖延,看上去似乎是一对反义词。一个类似于急功近利,一个则不问世事。

然而,它们都是人生道路上的陷阱。生活中许多失败的案例,皆由这二者而起。

焦虑是指对于各种选择呈现出迷茫,不知所措的状态。

谈到焦虑,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成为推动人前进的动力,但更多的时候,它会起到一定的副作用。让人一次次地陷入思维的“死胡同”无法自拔。

这时,它就相当于陷入希绪弗斯的困境。一次次地付出辛劳,却毫无意义,事倍功半。无论在工作还是学习上,它会徒增许多负面情绪。

焦虑就像鞋里的一粒沙子,不及时倒出来的话,即使是小小的一颗,也会让人心烦意乱,六神无主,纷乱丛生。

人生两大陷阱——焦虑与拖延

我们生活中也会遇见许多急功近利的人,他们急于达到自己的目标,过于旺盛的野心总是叫他们一会儿想做这个,一会儿想做那个,很少会坚持某一个目标专注下去。然而却经常后悔于自己当初的选择。

这就好比在人生的分岔口上,本来已选定了一条道路,走到三分之一后,发现其过程太崎岖曲折,充满险阻。于是立刻返回走向另一条——结果发现并没有好多少。然而为时已晚,只好在悔恨中踽踽前行。

焦虑,会使你陷入迷局,使你大脑失去理智的判断,导致错误的迭生。

人生两大陷阱——焦虑与拖延

另一个陷阱就是——拖延。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虽然很多佛家道义讲究人生苦短及时行乐,但是人的一生只有一次,若能让自己的一生留下精彩的轨迹,岂不是更有意义?

所谓的知足常乐,不过是没有勇气改变自己的命运又为自己的懒惰辩解的说辞罢了。

拖延,在某种程度上比焦虑更可怕。一个人的焦虑最起码代表了对未来追求的积极态度。而拖延却代表着一种无意识状态。

拖延作为一种负能量,它会一点点地蚕食人的智力,人的精神。

如果经常陷入拖延的状态而不自知,那么就像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摩夫一样,徒有一腔才华却毫无用武之地,成为一具活尸。

焦虑和拖延往往处于两个极端,但他们也有着共同点:没能认清生活的本质,没能准确把握自己的未来。

但这两种情绪是当代许多青年人的状态。社会现实使他们一方面急于求成,渴望脱离困境,实现自己的价值。另一方面却又无能为力,经常陷入自我批判,自我救赎,又自我哀叹,自我放逐的境地中。

我很不赞成那种一天为自己定下许多计划,忙得焦头烂额失去方向的人,更不赞成放纵自己,寄希望于命运女神的眷顾的人。

人生两大陷阱——焦虑与拖延

那么我们如何在“焦虑”与“拖延”之中寻找二者的平衡点呢?

做好当下的事。目标不可不有,但绝不能过多。欲速则不达。专注于一件事,其效率要比你同时做几件事效率高得多。一个目标如果定下,就要矢志不移地去做,只争朝夕。

我周围有许多优秀之人,她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拥有清净平和而又积极进取的心态。她们只是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事。不急躁,不抱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两个陷阱每个人都光顾过,只不过有的人凭借顽强的意志力爬了上来,有的人则越陷越深。

愿每个人都不为焦虑所累,不为拖延所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