寮國潰壩|女子聽到巨響幫鄰居脫險,涉事合資公司稱負全責

老挝溃坝|女子听到巨响帮邻居脱险,涉事合资公司称负全责

當地時間7月26日,水壩崩塌導致阿速坡省大批民眾無家可歸。 視覺中國 圖

23日晚,佩欽達·查尼塔特突然聽到數公里外傳出的一聲巨響,隨之而來的是嘈雜而奇怪的響聲,像是大風呼嘯而來。

她很快意識到,這可能是附近一座在建的大壩出事了。查尼塔特於是趕緊去猛敲鄰居的門,並不斷重複著,讓他們快逃到高處去。

“大水來了。”查尼塔特大聲地喊著。

不到半小時,水就衝到了查尼塔特所在的Xay Done Khong村,很快,洪水已經有9米之深,並且還在不停上漲。

幸運的是,35歲的查尼塔特和她的鄰居們都躲過了這場災難。

26日,《紐約時報》報道了查尼塔特逃生的經歷。不過,還有很多人沒有她這麼幸運。老撾總理通倫·西蘇里25日下午公佈的數據稱,目前仍有131人失蹤,其中19人確認遇難。此外,還有3000多村民無家可歸。

據《萬象時報》26日報道,西蘇里表示,救援人員目前仍在緊鑼密鼓地搜救失蹤者。此外,報道還稱,負責建設這座水電站的合資公司PNPC一名負責人表示,公司將為此次事故負全責。老撾能源和礦業部長坎瑪尼·英迪拉(Khammany Inthirath)也確認,該公司無法推卸在事故中的責任。

當地時間23日晚7點(北京時間晚8點),老撾南部阿速坡省薩南賽縣桑片-桑南內水電站發生潰壩。這是該國數十年來發生的最嚴重的災難事故。

村裡還有15人沒有音訊

儘管有數百人在事故發生後獲救,但查尼塔特所在的村子現在還有15人失蹤,其中包括9名兒童。

查尼塔特還在擔心那些失蹤者的命運,但是由於積水太深,她沒有辦法回到村子裡,“從我心底裡,我真的很擔心他們”。

率先報道這起事故的是老撾國家通訊社24日的一篇報道,潰壩事故可能造成數百人失蹤的消息迅速引起了全球媒體的注意。

報道當時稱,桑片-桑南內水電站大壩23日晚發生垮塌,洩出50億立方米(相當於260萬個標準游泳池)洪水,造成至少“數人喪生、數百人失蹤”。水電站附近村莊受災,大約6600名村民無家可歸。許多村民不得不躲在屋頂上或者樹上等待救援。

不過,《萬象時報》26日報道稱,薩南賽縣縣長奔洪本侯·彭馬山表示,截至7月24日晚7點,被困屋頂和樹上的村民已經全部獲救,僅有一人遇難。這名遇難者的遺體已於25日下午6點半被運回。

此前一天,《萬象時報》稱,事故發生後,已有2851人獲救,當時仍有超過3000人在等待援救。

彭馬山還澄清說,此前,有當地媒體和外國媒體報道稱,事故造成大量人員死亡,“這些報道是假設失蹤者已經遇難,但現在還無法確認他們的生死,只是我們還沒有找到他們。”

他解釋說,相關報道是假設老人和孩子被洪水沖走後可能無法自救。他還補充說,19名遇難者包含在131名失蹤者中。

大壩出現11釐米沉陷

桑片-桑南內水電站項目由一個韓國、老撾、泰國等四家公司投資的合資公司PNPC開發,項目總裝機容量41萬千瓦,2013年開始建設。

事發時,水電站已經完成了90%的建設,原計劃2019年投入商業運營。

但在22日晚,在持續的強降雨之後,險情突然出現。

據水電站開發商之一的韓國鮮京建設公司25日發佈的聲明,當地時間22日晚9點,水電站一座副壩的上層部分被水沖走。

法新社援引一名韓國國會議員收到的報告報道稱,當時,副壩“中部出現11釐米沉陷”。

發生潰壩的部分是“副壩D”(Saddle Dam D),這是發電站兩座主壩和五座副壩中的一座,長770米,寬8米,高16米,用於分流水庫的水。

鮮京建設說,他們立刻通知政府部門並開始撤離下游的村民。但大雨導致道路被損毀,壩體修復作業遲遲未能進行。與此同時,隨著沉陷加劇,應急修復設備已無法啟用。

然而,大雨還在繼續。為了緩解副壩的壓力,23日凌晨,水電站的一個主壩開始洩洪。

23日中午時分,鮮京建設再次提醒地方政府,那座副壩的壩體恐進一步損毀。政府隨後發佈指令,撤離下游村民。

當晚7點,發生沉陷的副壩最終發生垮塌,50億立方米的洪水衝向附近村莊,並向5公里之外的桑片河洶湧而去。

社交媒體上發佈的視頻顯示,棕色的洪水讓大片區域的房屋陷入沼澤。一些村民被困在河岸邊,看著湍急的水流從身邊流過。還有視頻顯示,一些村民站在自家房頂上等待救援。

事故發生後,老撾派出了直升機和船隻進行救援。從現場發回的照片顯示,包括幼童在內的村民爬進木船,而在積水不深的地方,許多村民攜家帶口在齊膝深的水中跋涉前進。

當地政府一名要求匿名的政府工作人員曾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表示,據他了解,當地當時有7個村莊受到了垮塌大壩洩洪的影響。這名當地政府工作人士透露,大壩潰壩後,當地政府向各個村莊發佈了通告,要求居民向高處撤離。

這名政府工作人員還介紹,水位當時一直在上漲。當地政府正組織船隻向受災地區民眾運送食物和飲用水等救援物資,軍方也派出了士兵等人員參與搜救。不過,據他所知,目前當地僅有一架直升機可以使用。

《萬象時報》26日的報道稱,最終共有13座村莊被淹。

“設計上的重大風險”

按照PNPC公司的說法,潰壩“事故緣於持續強降水,大量雨水流入水庫、推高水位”。韓聯社的報道稱,當時的雨量是平時的三倍。

目前,水電站是否存在質量問題還不清楚。

不過,路透社報道稱,國際河流組織認為,此次事故暴露了在水電站設計上的重大風險,即並不能應對極端天氣狀況。

“隨著氣候的變化,老撾和附近區域內的極端天氣越來越多。”國際河流組織告訴路透社,“這同時說明在大壩的建設和運營階段,警報系統也並不充分。警報看起來發布得非常晚,而且並沒能有效地保證下游村民提前得到通知,從而安全撤離。”

據澎湃新聞此前報道,老撾控股國有企業(LHSE)網站介紹,如果這座水電站建成,預計每年生產1879吉瓦時電力,根據協議,該項目90%的電力將出口到泰國,剩餘的10%將出售給本地電網。該項目5年建設工期結束後,將在27年的特許期內進行經營和管理,之後項目運營管理將被轉交給老撾政府。

老撾所在的湄公河流域擁有豐富的水資源。《人民日報》資料顯示,老撾有20多條流程200公里以上的河流,豐富的水資源為其發展水電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大力發展水電也成為老撾社會經濟戰略之一,老撾政府還提出將老撾建成“中南半島蓄電池”的目標。

《參考消息》此前援引日本《產經新聞》的報道稱,對於八成國土面積為山地的內陸國老撾來說,以出口電力賺取外匯的水力發電是與礦業比肩的主要出口產業,所以該國急於擴大發電裝機容量。

英國《衛報》稱,老撾制定的水電發展計劃要在未來20年在湄公河上修建11座大型水壩,在其支流上修建120座。據英國天空新聞報道稱,目前有約十座水壩在運行,十餘座在建,另有更多的規劃項目。

這已經不是老撾首次發生在建水電站潰壩事件。去年,在南澳河(Nam Ao River )上的一個在建的水電站也發生了潰壩,但並未造成人員死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