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皇子受两朝皇帝善待,为大唐江山操劳半生却说:我不想当皇帝!

此皇子受两朝皇帝善待,为大唐江山操劳半生却说:我不想当皇帝!

李世民在当上皇帝之后把所有的长辈都追封成为了各种皇帝,当时有一个叔叔叫做李安被封为西平王,这个李安和李渊是兄弟,所以李安生下来的儿子就是李世民的哥哥。当时这个叫做李孝恭的哥哥掌握着很大的权势,而且战斗力特别强悍,但是在后来争夺皇位的时候却没有人把李孝恭当成对手。

此皇子受两朝皇帝善待,为大唐江山操劳半生却说:我不想当皇帝!

李孝恭身世显赫,祖父是唐国公李虎的第七子,隋朝末年,李渊对晋阳发起进攻,攻克长安后,在如何对待俘虏的问题上,各位将领意见不一。其他人都认为这些俘虏个个凶残,理应斩草除根,但李孝恭却不这样认为,他提出自己的想法:现在我们大获全胜,如果是俘虏就要杀掉的话,那以后还有谁会归降呢,这不是民心所向。所以,就把这些俘虏都给放了,这一善举,被这些俘虏大肆传播,因此,李孝恭所到之处,士兵都自愿归顺。

此皇子受两朝皇帝善待,为大唐江山操劳半生却说:我不想当皇帝!

李渊在建立唐朝之后就把自己同辈和晚辈的亲人都派上了战场,在战场上进行磨练之后就出现了一些出名的将领,李孝恭就是其中一个。当时李孝恭作为一个将军对四川进行攻打,在那个年代蜀中地区都是易守难攻的,但是他在进攻四川的时候基本上就没有消耗实力,轻松的就拿下了这个难啃的骨头。

此皇子受两朝皇帝善待,为大唐江山操劳半生却说:我不想当皇帝!

在立下这个大功劳之后李孝恭又向南方的割据和叛乱势力进行了攻击,可以说当时唐朝在南方的战争基本上都是他一个人打下来的。但奇怪的是李孝恭对江山却并不感兴趣,在战乱的年代活跃在各地的战场上,但是到了和平的时候却只做自己的事情没有一丝争夺权力的想法。

此皇子受两朝皇帝善待,为大唐江山操劳半生却说:我不想当皇帝!

武德四年,李孝恭担任行军总管,率领十二支军队从水路和陆路在夷陵出发,此时,萧铣手下的大将文士弘只带领了几万精兵,在清江附近安营扎寨,那个时候,李孝恭大军一到,立马就想发起进攻,可李靖告诉他:即将面对的敌军训练有素,军纪严明,他们刚刚战败,派出的这支军队一定是锐不可当,要万分小心,不要正面交锋。

此皇子受两朝皇帝善待,为大唐江山操劳半生却说:我不想当皇帝!

但李孝恭这时风头正盛,根本听不进去劝告,错误的判断了对方的实力,导致此战大败,李孝恭元气大伤,这时还好有援军赶来,打了个敌人措手不及,这才险胜。占领夷陵后,李孝恭又挥军南去,直奔南梁都城。这时李孝恭想出一妙计,在岸边放了许多空船,使敌人以为我军人数众多,不敢轻举妄动,我们胜利的机会也就来了,果然敌军见此犹豫不前,李孝恭军打了个漂亮的胜仗。

此皇子受两朝皇帝善待,为大唐江山操劳半生却说:我不想当皇帝!

在李孝恭把南方搞定了之后,李渊就给了他很多美女和财宝,他拿到这些东西就开始每天玩耍,连自己当上的官职都不怎么用心。

此皇子受两朝皇帝善待,为大唐江山操劳半生却说:我不想当皇帝!

所以后来李渊给他换了一个没有权力的职位,他也乐得轻松依旧重复着享乐的日子,这就让朝廷上所有的人都知道他没有当皇帝的想法。这个时候正好李世民三兄弟都在争夺皇帝的位置,他并没有发表什么意见,因为他很聪明知道不管是谁胜利了,他都能过上很好的生活。所以最后在这场血腥的争斗之中,他作为一个皇室中的人居然没有一点事情。

此皇子受两朝皇帝善待,为大唐江山操劳半生却说:我不想当皇帝!

在李世民当上皇帝之后把他封为了郡王,他在接受这个职位之后表现出来的样子和之前没有什么区别,依旧是终日虚度玩乐不问政事,众人皆认为他大智若愚,通过整日玩乐游手好闲给皇帝传递了不想要权力的心思,而且平常表现的也不骄纵,和朝廷中的官员保持一定的联系,既不会太亲密,也不显得过于生疏。

此皇子受两朝皇帝善待,为大唐江山操劳半生却说:我不想当皇帝!

李孝恭性情豪爽,不拘小节,然而待人宽容谦厚,不会因为自己一生功绩无数而骄矜无理,留下了良好的口碑,因此李渊李世民都待他很好。晚年时,他说过:自己这一生从未想过当皇帝,看着自己的宅子,他认为太华丽了些,想要换个小院子,他认为以后儿孙若是有才能,方可守得住这大宅子,若是平庸无能,不是白白便宜了外人。

此皇子受两朝皇帝善待,为大唐江山操劳半生却说:我不想当皇帝!

所以当时李世民不会认为他有威胁,经常对他进行赏赐,而他也通通接受了。每一天都在逍遥快活的他,生活到死去的时候皇帝都没有对他产生怀疑。李孝恭为大唐的江山操劳了大半辈子,可以说是一个政治嗅觉极其敏锐的人,出生在皇室却又得到善终的人没有多少,他可以算得上做得最好的一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