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棋局引發的血案,太子打死王子,誘發了聞名歷史的七國之亂

一個歷史事件的發生一般都是由多種原因綜合觸發而成,西漢景帝時期的吳楚七國之亂的主要觸發原因是晁錯的削藩政策,引起各劉姓諸侯的不滿,叛亂的七個諸侯中,力量最為強大的是吳王劉濞,而劉濞的反叛不僅僅是因為削藩,還有一個原因是報殺子之仇。

一場棋局引發的血案,太子打死王子,誘發了聞名歷史的七國之亂

劉濞是漢高祖劉邦二哥劉仲的兒子,早年劉仲被封為代王,匈奴攻打代地的時候,老實巴交的農民劉仲嚇的魂飛魄散,丟下領地軍民百姓,隻身逃往洛陽避難,看著這個窩囊的哥哥,劉邦也是哭笑不得,只好從輕處罰貶為合陽侯,他的兒子劉濞被封為沛侯,英布反叛時年僅二十的劉濞跟隨高祖平叛有功,被劉邦封為吳王,統轄大漢朝最為富澤且民風彪悍的吳地三郡五十三城,劉濞就在吳國開礦鑄錢,生產私鹽積累自己的資本。

一場棋局引發的血案,太子打死王子,誘發了聞名歷史的七國之亂

漢文帝時期。劉濞長子劉賢前往京都長安,劉姓本家的吳國太子,得以在宮中陪伴當時的太子劉啟喝酒,酒過幾巡後,兩人便開始博弈為樂,兩個人都長在深宮之中,從小就被人恭維慣了,而吳太子劉賢的老師又大多為楚人,使的劉賢性格彪悍,兩人因為棋路起了爭執,各不相讓,而劉賢嘴裡罵罵咧咧的,漢太子劉啟一怒之下,拿起棋盤砸向劉賢,不料一下就把劉賢給打死了,漢文帝只好派人將劉賢的遺體送回吳國。

一場棋局引發的血案,太子打死王子,誘發了聞名歷史的七國之亂

中年喪子的吳王劉濞悲痛萬分,氣從心生,對著使者說到“天下本來就是老劉一家的,死在長安就葬在長安,何必送回吳國來安葬。”又派人把劉賢的遺體送回長安安葬,事情弄的僵。心生怨恨的劉濞,從此稱病不朝,逐漸喪失藩臣禮節。對於久病不朝的劉濞,漢文帝起了疑心,扣押了吳國來的使者,從使者口中得知劉濞並非得病,而是裝病怨恨朝廷。而得知使者被扣的劉濞,恐慌萬分,加緊了反叛的步伐,後來吳國來的朝聘禮節使者對漢文帝解釋了吳王對於高壓政策的恐懼。漢文帝從諫放回了扣押的吳國使者,並送給劉濞餐幾、柺杖等,准許劉濞可以不必上朝。放下心來的劉濞,取消了自己的造反計劃。

一場棋局引發的血案,太子打死王子,誘發了聞名歷史的七國之亂


漢景帝即位後,吳王劉濞更加飛揚跋扈,公開招聘社會閒散人員,囤積財富,漢景帝感到劉濞的威脅,便採納了御史大夫晁錯的建議,下令削藩。這引起眾諸侯的不滿,以吳王劉濞為首的七個諸侯打著“清君側,誅晁錯”的口號起兵數十萬,聞名歷史的吳楚七國之亂就此拉開了序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