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穿上″校園貸″外衣 實爲拆東牆補西牆

“校園貸”作為互聯網金融在高校的延伸,因為具備門檻低、零首付、額度大和快捷方便的特點,深受在校學生的青睞。但由於“校園貸”平臺風險防控能力薄弱,貸款不經風險審核、擔保與監控,極易遭到濫用。近日,經天津市津南區檢察院起訴,在高校內利用“校園貸”實施詐騙的被告人張洛風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二十萬元。

一個報案,脫去“校園貸”的馬甲

2017年元旦剛過,天津市津南海河教育園區在校生林夢茜到公安機關報案,稱其在為某學校大四學生張洛風辦理“校園貸”的時候被騙。

事情是這樣的:2015年3月,張洛風找到林夢茜,說如果能召集同學辦理“校園貸”產品,每一單業務就可以給她100元-500元不等的好處費,而歸還貸款的事兒,則由張洛風自己負責。林夢茜動心了,“這錢太好賺了”。如果多找幾個同學,收益豈不是更大嗎?於是,她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在很短的時間內,她與張洛風一起發展了十幾名同學承攬這項“業務”。而後,那十幾名學生又發展了自己的下線。就像滾雪球一樣,參與此事的人越來越多,張洛風的腰包越來越鼓。僅從林夢茜為27名學生辦理的貸款中,張洛風就獲利80多萬元。直到有一天,林夢茜接到了貸款公司的催債電話,才發現自己根本不是業務的經營者,而是一個騙局的受害者。

接著,又有數十名學生陸續報案。2017年1月7日,公安機關將犯罪嫌疑人張洛風抓獲歸案。經檢察機關訊問犯罪嫌疑人、聽取辯護人意見、複核受騙學生信息,及時發現被遺漏受騙學生,確定該案受害人為58人,涉案金額高達110餘萬元。

巧妙包裝,他找到了發財捷徑

2014年底,張洛風買了一部蘋果手機,分18期,每期還款200多元。在與別人閒談中,他發現可以將分期貸款買來的手機變賣套取現金,就有充足的資金購買自己喜歡的遊戲裝備或出門旅行。至於貸款,可以按月找父母要錢歸還。

張洛風如願了,但他並沒有就此罷手,而是醞釀了一個更大的計劃。正是這邪惡的計劃,讓他陷入了犯罪的泥潭。張洛風發現,多數學生家長溺愛孩子,面對子女非理性消費形成的賬單,會選擇乖乖買單。於是,一個類似傳銷的“經營”計劃在他腦海裡形成了。

經查,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間,張洛風以刷單辦理分期貸款、謊稱按期足額代為償還貸款並承諾給予一定好處的方式,騙取多所院校在校學生的信任,通過“愛學貸”、“分期樂”等手機網絡APP軟件以及“玖富超能”、“達飛”、“富鴻”、“即有分期”等金融服務有限公司或小額貸款公司平臺辦理了購買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等數碼產品的零首付分期貸款業務或直接貸款業務,辦理貸款本金共計人民幣約130餘萬元。

業務辦理後,張洛風將被騙學生轉交給他的貸款及貸款所購商品折價變賣套取的現金,部分用於償還分期貸款及給付貸款學生好處費,其餘均用於個人揮霍。由於他所謂的經營根本沒有贏利,只是做著“拆東牆補西牆”的資金流轉游戲,最終難以為繼。

貪圖錢財,戕害自己損傷友情

在辦案過程中,洪莉向檢察官說起自己的煩惱。洪莉與方瑩是無話不談的好朋友。一天,方瑩見洪莉新買的蘋果手機不見了,就問她怎麼回事?洪莉也不掩飾,向方瑩合盤托出了自己的賺錢門路。方瑩家境一般,除了上學,還要打一份工貼補日常開銷。有了這樣的機會,她自然不會放過,自願成了洪莉的下線。張洛風資金鍊斷後,洪莉的父母替她還上了貸款,而方瑩在貸款公司的催討面前,則一籌莫展。從此,兩個好朋友形同陌路。

吳宏文是整個騙局中損失最大的一個。他先後在多個金融服務平臺辦理了分期貸款,購買了十餘部蘋果手機。因為是在案發前不久才被髮展為下線,貸款剛還了幾個月,張洛風就沒錢繼續為他還貸了,他的損失近7萬元。想起被貸款公司催債的日子,至今他都心有餘悸:一天24小時,無論你在哪裡,在幹什麼,隨時有貸款公司的催債電話打進來,睡著了耳邊都彷彿有電話的響聲,真是惶惶不可終日。“多虧檢察官介入,為我找來心理醫生,安撫我的情緒,還與涉案貸款平臺、涉案數碼手機店進行溝通,避免了‘暴力逼債’”。

檢察官發現,被害學生金融風險防範意識淡薄,更沒有妥善的財務規劃能力。本案中,很多學生對貸款利息、違約金、滯納金等無法償還貸款的後果並無清醒的認識。

檢察官建議,面對校園借貸市場快速擴張和高風險並存的情況,高校應當開設一些金融理財知識課程,加強對大學生理性消費觀念的養成教育,培育大學生“財商”,防止掉入“過度消費”與“盲目創業”的陷阱。另外,學生家長也要走出“大學生已經成人,無須多管”的誤區,經常與孩子進行溝通交流,及時幫助他們解決成長中的煩惱。

詐騙穿上″校園貸″外衣 實為拆東牆補西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