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遇到音乐,开启怎样的艺术之旅?

开明出版社/文

当音乐遇到电视,

电光火石间的刹那,

迸发出耀眼的火花。

音乐的形态、行为、观念,

悄无声息中演绎着势不可当的变化。

当电视邂逅音乐,

灵光乍现的一瞬,

激发出无限的可能与活力。

音乐的传播效果,

开拓出一片新天地。

电视音乐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和变革?

电视艺术中音乐的

形态、行为、观念、技术,

有着怎样的来龙去脉?

有着怎样的风格特色?

有着怎样的定位与突破?

一起打开《电视音乐艺术概论》,

开始一场电视传媒音乐的

心灵与思维之旅。

电视遇到音乐,开启怎样的艺术之旅?

冯亚:音乐学博士,艺术学博士后,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供职于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主要研究领域为音乐传播、电视音乐和音乐教育。

相对于音乐学的成熟体系与发展历程,电视是比较新的媒介。电视在我国的迅速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事情。与电视传媒结缘后,音乐的形态、行为、观念发生了很多变化,传播效果也与原型音乐不相一致。所以,将电视艺术中音乐的思考还原到对其进行形态、行为、观念、(电子)技术的原点进行分析,并与原型音乐存在方式进行比较,进而在音乐类电视栏目与电视剧歌曲两大领域深度探讨电视传媒音乐是撰写本书的初衷。

电视音乐艺术是电视文艺与音乐学的交叉学科,依托电视文艺为理论基础,研究通过电视传播的音乐形态、行为(包括音乐技术行为和传播技术行为)和音乐的观念。展开电视音乐艺术研究的四大专业基石是:电视文艺学、音乐传播学、电视音响学、音乐美学。传统的音乐学研究,更多关照作为时间艺术的音乐,而音乐传播学则是兼顾时间与空间,实证与思辨,艺术与技术,从综合角度展开研究的音乐学新领域。

本书的目标是构建电视音乐艺术学科轮廓。理论建构的基础是进行概念的生成与界定,为此,笔者在论述中引入或重新界定了一批概念:无电场域、有电场域、音乐的粘合性、原型音乐、非原型音乐、抒情性音乐、中性音乐、功能性音乐等等。希冀藉由此书的梳理为各位读者呈现电视音乐艺术的发展脉络,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内容概览

电视遇到音乐,开启怎样的艺术之旅?

电视遇到音乐,开启怎样的艺术之旅?

电视遇到音乐,开启怎样的艺术之旅?

电视遇到音乐,开启怎样的艺术之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