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种藤椒 荒山长出“钱串串”

因地制宜种藤椒 荒山长出“钱串串”

因地制宜种藤椒 荒山长出“钱串串”

时值三伏天,烈日当头。剪枝、去叶、剥离……该村村民宋淑香的动作一气呵成,迅速将成熟的滕椒收剪下来。

由于藤椒非常特殊,直接用手摘,会破坏藤椒的油苞,里面的油脂渗出、流失后就废了,所以要用剪刀剪藤椒的果柄。滕椒的采摘期也很短,成熟的滕椒要及时摘下来,迅速处理。

为迅速采摘藤椒,每天来合作社务工的农户就有300多人,青神县官斗山滕椒专业合作社的社长介绍。

因地制宜种藤椒 荒山长出“钱串串”

因地制宜种藤椒 荒山长出“钱串串”

雷志霞(左)正在将吹干露水的滕椒装箱。

2015年,雷志霞在官斗山村流转了150亩荒山地,发展藤椒产业。“这里土壤、交通等条件都比较差,加上价格随行就市波动大,当初我种滕椒,心里也很没有底气。”但雷志霞认定,好技术就能种出好产品,发展至今,雷志霞的藤椒产业已初具规模,今年的藤椒可采出70吨,依据市场价格,可实现收益130万元。“现在就不愁卖了,近期价格也节节攀升!”她高兴地说。

脱贫致富离不开产业的支撑。罗波乡由于地处丘陵地带,土地贫瘠,基础条件差,为了打好“乡村振兴”这张牌,该乡一直在积极寻找优质农业项目。

因地制宜种藤椒 荒山长出“钱串串”

罗波乡党委书记饶舜介绍,藤椒是近年来逐渐流行的高品位麻香调料,形状与花椒相似,但结果更密,香味更浓,出油率更高。而且一年四季都可以种,两年就可以实现初挂果,五个月即可收成。藤椒易管护、市场好、价格好、效益高,是一项促民增收的好产业。

2015年以来,该乡便引进有实力的公司种植滕椒,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充分利用荒地和闲置土地,发展藤椒1000多亩,以官斗山滕椒专业合作社作为藤椒产业龙头,不断优化公司和合作社、基地和农户(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托管代种、先赠后返、劳务创收、科技帮扶等多种模式的综合运用,全面消除了产业发展制约,集中解决了贫困群众就近创业就业问题。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争取项目,配套建设生产道路,积极引进更多的公司种植滕椒,促进销售,确保村民增收,将罗波打造成为眉山乃至四川优质的种植基地。”饶舜表示。

眉山网记者 张忠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