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到處打貿易戰,從美國角度看,是利大於弊嗎?

老掉ya


作者米叔,這才是美國的創辦者,旅美學者,資深媒體人

我的觀點是,沒看出四處打貿易戰對美國經濟的好處;但是,從特朗普的角度出發,能理解他點燃貿易戰火的動機。他的動機,在於選票。


美國和中國打貿易戰,不能完全算新聞。歷年大選,候選人總會說到和中國的貿易逆差,以及匯率操縱。當然,特朗普確實比前任的小布什和奧巴馬更進了一步,切切實實把貿易戰打了起來,相應的關稅也已經提高,並且還會繼續增長。


但是,美國和加拿大和歐盟打貿易戰,確實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畢竟,這些國家都是美國長期的盟友,即便步調不是完全一致,但也不至於到要打貿易戰的地步。



打貿易戰對美國有好處嗎?

首先,貿易戰會導致相關國家互相提高關稅,推動商品價格的增長(所以中美老百姓打都要買單)。

此外,中國針對美國農產品增收的關稅,使美國的農場主面臨出口困難。



美國大豆協會發表申明,認為貿易戰對其行業是有害的,希望停止互相增收關稅。



最近看到外媒報道稱,特朗普的舉動,在共和黨內也造成了反對。7月11號,美國參議院,以88對11的壓倒性票數,聲明特朗普政府在用國家安全為理由的背景下對他國提高關稅,需要得到國會的同意,換句話說就是:特朗普要徵收關稅,需要國會。這是近年來為數不多的兩黨一致的地方。顯然,資本家和農場主對貿易戰都不支持。


那麼,為什麼特朗普要發動貿易戰,特別是把戰火燒到傳統盟友呢?


我個人認為,在於他要鞏固自己的基本盤。特朗普的基本盤,屬於中下層的白人,這些人在全球經濟一體化中並沒有分到紅利,對生活不滿。但同時這些人,往往對自己“美國人”的屬性特別看重,對他國更有鄙夷。因此,特朗普的貿易戰,可以給這些人出氣,可以彰顯特朗普的“愛國”特質,從而使他們更為擁戴特朗普。


美國是選票政治,如何催票,是第一要務。

此外,我在別的回答中也強調過多次,美國的選舉,不僅僅是經濟政策的選舉,更是社會問題和心理因素的選舉。(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這才是美國


東南亞新視角,緬甸新思維,歡迎關注 緬甸中文網

最近美國和中國之間的貿易緊張局勢再次升級,特朗普的“反悔”更是讓人大跌眼鏡。從美國角度看,是在得罪全世界 得不償失,但從美國民眾的切身體驗來說,是有益的。

隨著簽證和非法移民的限制以及製造業的迴流,“特朗普週期”經濟學

讓美國的製造業得到很大的恢復,短期而言對於美國是很有提升的。但也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弊大於利。

比如,美國將對包括汽車和石油在內的800多個具有戰略重要性的重要進口產品徵收25%的關稅,而中國則宣佈將對659種美國產品從大豆到海產品徵收25%的關稅。

兩個大國的貿易戰,勢必對兩國的經濟造成很大影響。但是有一些國家倒是在其中撿到便宜了。

據胡志明市手工業和木材工業協會(HAWA)的報告稱,如果美國今年開始對中國木材徵收重稅,越南木材企業將受益於這場貿易戰。

消息人士稱,今年前兩個月,越南對美出口佔木材出口總額,比去年同期增長14.6%。

根據HAWA的統計數據,越南目前是美國第五大木材出口國,中國位居榜首。如果美國對中國徵收反傾銷稅,越南企業可能會抓住這個機會,實現木材出口迅速增長。

除了木材,鋼鐵行業也將提高反傾銷關稅,越南鋼鐵企業同樣認為出口到美國的鋼鐵將激增。

然而,業內人士稱,規避的方式有很多。中國可以投資越南鋼鐵製造,最終會出口到美國的產品上就擁有“越南標籤”。 另一個風險是地區內其他國家,乘機將剩餘庫存傾銷,貿易戰很可能導致貿易市場不穩定。

所以說來,在貿易戰中沒有人是“不動如山”,美國隨意發動貿易戰,只會讓人更加遠離。


緬甸中文網


我覺得要談這個話題,首先要搞清楚一件事,美國的“貿易戰”究竟是怎麼回事。


其實美國並沒有要打貿易戰,特朗普一直強調“對等貿易”。


什麼叫“對等貿易”?不是說出口美國多少億的貨物,也要從美國進口多少億貨物。


特朗普要求的是貿易條款對等。


舉一個例子,美國與歐盟關於汽車的糾紛。


美國目前對歐盟進口到美國的汽車徵收2.5%的關稅,而歐盟對進口汽車徵收10%的關稅。特朗普之前就警告歐盟,要麼你們把汽車關稅拉低到美國的標準,也按照2.5%徵收;要麼,我們美國提高進口汽車關稅到10%。



再舉一個例子:之前吵得沸沸揚揚美國政府針對華為設備進行限制,當然,我們肯定是指責美國這個提倡自由貿易的國家居然用行政命令插手正常貿易;但是,事實上早在2014年,我們就以“安全”為理由把蘋果多款產品剔除出採購名單,這在當時是一個大新聞,現在大家去搜都能搜到。


當然,我們後來說了,不是我們限制,是蘋果不願意按照我們採購的要求來,是蘋果自己沒有提交申請云云,其實這些理由大家都懂的,我就不多解釋了。


我仔細看了美國政府關於華為設備限制的報道,從英文媒體報道看,美國理由其實和我們限制蘋果差不多,這也算是特朗普“對等”貿易的一個體現。


特朗普上臺後所謂的“美國到處打貿易戰”,其實就是這麼一回事,特朗普到處要求其他國家“對等貿易”。解釋了“對等貿易”,那麼,特朗普要求“對等貿易”對不對呢?


這要看站在什麼立場上說了。



站在美國的立場,“對等貿易”當然沒問題了,你怎麼對我,我怎麼對你,大家誰也不吃虧;如果有哪個國家覺得對等貿易吃虧了,那這個國家如果能在其他地方給美國一些“補償”,那麼,美國是可以在貿易上讓這個國家佔點便宜的。


特朗普的觀點就是:現在就連歐盟也靠和我們美國貿易掙了那麼多錢,全世界都在佔美國的便宜,可是在國際事務上,你們又不願意給美國特殊地位,在聯合國到處搞一國一票(比如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這些機構),既然你們在政治上把美國當做普通國家,那麼好,在貿易上,你們就別佔美國便宜了,當然,美國也不欺負你們,你們怎麼對待美國商品,美國就怎麼對待你們國家的商品。


但是站在其他國家立場,美國這麼做當然是不對的。


蘭臺


美國現在同時與世界主要工業國家出現貿易糾紛,令吃瓜群眾百思不解。國際輿論界普遍認為,美國樹敵過多,最終必然自食其果。此乃缺乏對全球貿易格局的常識,缺乏對美國孤立主義的瞭解。

目前世界主要工業國家對於美國的貿易,大都處於順差狀態。言下之意就是主要工業國產品大都出口美國市場,以獲取外匯盈餘。與此相反,美國卻成為此類貿易的逆差國家,屬於吃虧的一方,所以對此極不平衡。北約國家的軍費開支,以及日本韓國的安全保障經費,主要都由美國承擔。

這也是美國近年來經濟國力衰退的原因之一,亦是美國國內保守主義、孤立主義回潮的重要原因。何況歐洲以及日韓的國家安全,在美國的保護傘之下。美國向全球開戰貿易,某種程度就是要回原本屬於自己的“東西”。

從美國國內來看,特朗普發起的“四面出擊”,得到共和、民主兩黨的支持,在美國國會,極端派議員甚至試圖推翻特朗普當局和中興的和解協議。由此可見,特普朗的決定,得到舉國上下的支持。當初美國倡導的牽頭的全球化以及WTO,已經面臨極大的危機,有分崩離析的可能,逆全球化的威脅日趨嚴重。

孤立主義,是美國一種外交政策。它通常由防務和經濟上的兩方面政策組成。在經濟文化上,通過立法最大程度限制與國外的貿易和文化交流。美國孤立主義政策是華盛頓在其總統任滿後發表的《告別詞》中提出來的。“美國獨處一方,遠離他國,這種地理位置允許並促使美國能推行一條獨特的外交路線。”在此後的一百多年裡,美國的領導人忠實地執行了這一政策。

對於歐洲以及日韓來說,如果美軍減少駐紮兵力,勢必增加其軍費開支。兩害相比取其輕,歐盟日本與美國妥協的概率較大,最終的結果很可能是雙方各讓一步,從而到相對的平衡。

畢竟與全球開戰,美國承擔的系統性風險較大,屬於劍走偏鋒之道,乃無限風光在險峰。恩威並施,極限施壓,最終妥協,乃美國的國家經濟戰略。

歡迎批評指正,順祝父親節快樂!端午節安康!


陸燕青



從國際政治來看,美國這樣“六親不認”完全損害美國的國際形象!但是,美國政府並不認為這有什麼壞處,美國目前與盟國之間的關係是“主從關係”!當今的國際經濟體系是美國二戰以後創立的,基本上所有工業門類都是圍繞著美國科技為核心,再由其他盟國加以發展,比如“數控機床”是美國人開始研製的,後來由德國、瑞典、日本……等國發揚光大,並且返銷到了美國!如果美國不買這些數控機床,也不讓盟國賣給別人,那麼德日…這些生產國乾沒轍!最好一個例子就是:日本將“東芝”機床賣給蘇聯…美國對“東芝事件”的反應,就能看出美國對於所謂盟國的關係是“蠻橫霸道”的!並且,美國在這些“盟國”都有駐軍,這就更加說明了所謂“盟國”根本就不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完全被美國控制,美國根本沒有把他們放在眼裡,也不是國與國之間的平等關係!所以,連國防都受美國保護的國家,美國也就不怕與這些國家關係變壞!
對於美國國內政治來說,美國對外打貿易戰是特朗普提高自己在國內的政治威望,近期內為“中期選舉”穩定自己的“基本盤”,長期是為了第二個任期做好準備!而特朗普打貿易戰的具體相關項目,都是美國傳統行業,而這些傳統行業的從業人員都是特朗普的支持者,如果不打貿易戰,不將外國商品抵擋在外 那麼特朗普會食言的!不兌現競選承諾,不給予這些產業工人想要的東西……他很難過中期選舉這一關!所以,特朗普的貿易戰必須要打,也能獲得這些產業工人的支持!

這張美國工業地帶的嚴重衰退圖,特朗普是知道的。

美國傳統行業包括鋼鐵,有色金屬、汽車製造、機械製造……已經降到了二戰以來的最低點!這個問題源自1990年代中期的“網絡經濟”興起,與網絡相關的產業和金融行業包括金融衍生行業的興起,這類工作環境體面、工資高的行業也將美國帶入了一種全新的經濟體制!但,隨之而來的就是不賺錢傳統行業的衰落!而美國利用資本的力量將這些傳統行業移到了生產效率更高、生產成本更低的國家。但美國這樣工業化國家的工業需要門類齊全,產業空洞化會使美國從根本上的衰落!所以,作為特朗普這類的“經歷過火紅年代的老派商人”而言是不允許美國沒了鋼鐵、沒了汽車……不論是為了保住選舉的“藍領階級的基本盤”,還是扭轉工業衰退,特朗普必須要將外國產品攆出美國!美國傳統工業實質上是美國霸權的基石,美國要是丟失了這些,美國也就沒有資格成為世界霸主了!就算是金融資本,軍事實力的強大也是由強大工業為支撐的!這一點美國也非常明白!

所以,基於這樣的考慮美國就必須要打貿易戰,並且是製造業迴歸美國,只有這樣美國才能永保霸權。


皇家橡樹1972




有一個成語叫“斷尾求生”,說的是壁虎在面臨生死關頭的時候,會丟掉一部分肢體,來保證自己的生命延續下去,而用這個成語來形容今天的美國,我覺得非常的恰當。



美國開打貿易戰,這是因為美國已經將短期利益放到首要位置。

2016年美國大選中,特朗普和希拉里之爭,事實上就是美國對於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之間那個更重要的考量。特朗普更多的代表著眼前利益,而希拉里則更多代表著長遠利益,當時最終美國人選擇了特朗普而放棄了希拉里。


難道美國人真的這麼目光短淺麼?顯然不是的,我覺得美國最終選擇了特朗普的原因,主要還是因為前兩任建制派總統克林頓和奧巴馬,並沒有改變美國的結構性問題,反而把美國經濟搞得越來越糟糕。

這意味著建制派宣揚的全球貿易自由化,對於現階段的美國來說是有害的,因為此時的美國商品在國際上已經競爭不過其他國家商品了。如果不能及時關閉國門給美國商品一個喘息的機會,那麼美國工業將會陷入災難之中。



美國最終選擇特朗普、選擇“美國優先”政策、選擇保護美國本土企業的主要原因,是現階段美國保護自身產業的需要。

現在的美國人已經發現,依靠金融業和印鈔票是無法控制全世界的,只有掉過頭來重新依靠強壯的工業作為基礎,才有可能再一次強大起來。只有依靠美國龐大的市場以及先進的生產技術,美國人才能打敗其他國家,重新在經濟領域獲得競爭力。

所以特朗普上臺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退出了對自己嚴重不利的TPP協定,因為這個協定的核心內容就是利用美國的市場和技術來拉攏環太平洋其他國家來孤立有些國家,這個協定的政治屬性大過了經濟屬性。



美國雖然因此達到了自己的政治目的,但是對於美國經濟來說,這是非常不利的,因為美國加大開放了自己的市場,這會讓美國工業陷入不利的局面。而特朗普後來推行的“美國優先”策略,也都是在為這個目標服務。


所以我們今天看到特朗普在全世界範圍內大打貿易戰,並不是特朗普瘋了,也不是他腦子不夠,而是現階段美國經濟的需要。雖然美國在國際上還是那麼的強勢,但是基本上其他各世界強國都已經意識到了美國的軟肋所在,這也是為什麼世界各主要經濟體會一窩蜂的和美國打貿易戰的主要原因。


落下m


以史為鑑,我們可以倒回去看一下1930年代,那時候美國曾經和世界打過一次貿易戰,結果對其它國家的傷害不去說了,反正那次貿易戰美國自己輸得內褲都脫下了。

那一次貿易戰和這一次有顯著的不同:這一次特朗普在國際和國內獲得的支持很少,但是那一次貿易戰美國國內一片叫好,許多國會議員紛紛要求把自己選區的產品加入到貿易戰的商品關稅名單上去,可以說是舉國老少都上了戰場。那一次貿易戰正處於經濟危機,美國當局

希望可以通過設置貿易壁壘來保護國內的製造業和就業。

那一次貿易戰的結果確實是保護了部分就業,但同時損失也很大。1929年美國向加拿大出口一百萬打雞蛋;在加拿大做出反擊之後,到1932年美國出口的雞蛋不到一萬打。美國通過減少進口保護了就業,但是減少出口也造成新的失業。經濟學家相信美國的貿易戰政策雪上加霜,造就了1930年代美國的大蕭條。

2009年,奧巴馬也曾經為了保護美國輪胎製造業而突然開徵輪胎稅。其結果是保護了1200個輪胎廠的職位,但是根據美國智庫彼得森機構的分析研究,那一次輪胎貿易戰讓美國零售業丟失了3700個職位,得不償失。

在這次貿易戰開打之前,有人曾經提醒特朗普團隊重溫歷史,不要重蹈覆轍。但是特朗普團隊的觀點是:今日不同往日,在今天的貿易戰還沒有開打之前,美國已經在國際貿易中被國際社會“揍”了,已經吃虧了。美國現在只是“反擊”而已。

特朗普團隊除了在文字遊戲上能夠區別這一次和上一次貿易戰,在現實中,兩次貿易戰將會殊途同歸。被捲入貿易戰的各國都會受到嚴重傷害,就看誰都耐力強一點了。


七號臺


美國精於戰略謀劃,其最首要的是要確保其全球霸權地位,為此,能協商就協商,不能協商就爭鬥,和平和戰爭都是美國維護霸權的工具,和平若維護不了其地位,那戰爭就隨之而來,沒有絲毫猶豫。

特朗普上臺前,美國雖然高科牛氣哄哄,但是其製造業空心化,要知道高科雖霸氣,但是不當飯吃,能以高科這麼燒腦為職業的人畢竟是少數,而大多數人還需要一般科技的製造業為生,而沒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就更需要去工廠去賺取生活費。美國製造業空心化就意味著佔美國大多數的製造業從業者沒有飯吃,社會也就趨於不穩定,特朗普上臺後,大力推進製造業迴流。而加強關稅,制裁他國企業等措施,我們在道德批判之後,也要看到其實這正是促進美國本土製造業的一個重要手段,而真正實現製造業實心化之後,美國經濟必然會出現高科加製造業“比翼雙飛”的局面,經濟會更進一步發展,也更健康,不僅特朗普地位穩固,也鞏固了其超級大國地位。政治上,對美國政外交都有利。至於國際上的道德批判雖然激烈,但是也就僅僅止步於此,誰能拿美國有辦法。

經濟上,確實美國損失也不少,但是人家美國是全球第一,損失的那些可以承受,但別的國家受得了嗎?大國還好,一般國家哪受得了,早趴下服軟了。即使大國受得了,損失也比美國大。上面已經說了,看似美國有損失,但是利於其製造業再崛起,對美國經濟上也不完全是壞事。而對別的國家主要就是壞消息了,會影響崛起步伐,這就是美國最想看到的,美國發動貿易戰,美國肯定知道自己受傷,但是為了讓對手傷得更重,讓對手無法挑戰美國霸權地位,目的達到的話,美國只賺不賠。而且,一旦穩固的霸權地位,之前的損失不僅值得,而且還會讓貿易戰失敗的那些國家補回來。綜合看來,此時此刻貿易戰,對美國是一個“有一害但更有百利”的政策。


北玄武


一般而言,美國打貿易戰的目的,是建立有利於美國的雙邊貿易關係。特朗普認為長期以來存在的美國對外貿易關係,包括雙邊貿易和多邊貿易體制,都是美國受損、他國得益,美國人民為世界做了犧牲。特朗普的使命就是糾正這種“不公平”的貿易關係。那麼到底怎麼糾正呢?一是糾正美國的貿易逆差,他認為美國的貿易逆差不是因為本國產業競爭力(以及比較優勢)自然發展的結果,而是他國通過人為干預獲得的不正當競爭優勢。所以,美國要通過貿易戰,逼迫對手停止這些不正當干預,例如停止對本國企業的補貼、停止匯率操縱、停止知識產權的侵犯等;二是製造業迴歸,他認為美國製造業之所以紛紛遷出美國,不是因為美國的營商環境不好,而是由於他國的貿易壁壘,迫使美國企業只能在外國投資才能獲得他們的市場,所以,他要求別的國家對美國商品開放,從而讓美國企業不必去國外投資,甚至回遷美國。

特朗普想要通過改變貿易關係改善美國人的就業、美國製造業境況,這個出發點是好的。但是特朗普採用的是貿易戰這種極端方式,一方面屬於“政治不正確”,另一方面也觸犯了各方利益,因此容易遭受抵制,特別是對中國這種世界級經濟大國而言,協商談判是最佳途徑,訛詐和威脅則是不可接受的。

另外,如果說特朗普對歐洲的貿易戰是為了扭轉貿易關係,那麼對中國的貿易戰就不僅僅是著眼於貿易利益,還摻雜了戰略競爭的成分。美國戰略界越來越形成一種共識,即全球兩強格局正在形成,美國面臨冷戰結束以來最複雜的戰略競爭格局。由於中國是一個全面發展的強國,美國面對中美競爭,必須綜合應對,包括經濟上的貿易戰和技術封鎖,都是可選擇的手段。

基於此,可以認為,美國的貿易戰,既有戰術上希望獲取貿易利益的考慮,也有戰略上維持美國超級大國地位的考慮。正是由於這種綜合考慮,貿易戰是很難躲過的,除了積極妥善應對別無他法,絕對不要幻想貿易戰很快會過去。


萊蒙夫人



美國到處打貿易戰,從美國角度來看,如果對方不還手,那美國肯定是利,但如果對手同樣還以顏色,基本上是毀人一萬,自損八千,似乎也有點得不償失。

現在來看,美國打貿易戰,主要有以下三個目的;一是某一國對美國長期處於貿易順差之中,美國通過貿易戰,來縮小雙方之前的貿易逆差,達到貿易再平衡狀態。因為美國已經看出來,通過美元長期貶值,不能讓美國的出口有多大改變,現在正試圖通過貿易戰,來縮小美國與中國、歐洲、日本等國之是的貿易逆差。

二是,貿易戰再遇到美聯儲加息,就是通過這樣的高壓手段,把新興市場國家的資金都逼出來,流向美國本土,促進美國投資。美國政府現在也知道投資的重要性,但是僅靠基礎建設投資,美國政府的債務率又太高,只能希望外資的流入,特別是美國企業在海外投資的資金迴歸,這樣可促進投資,改善就業。

三是通過打貿易戰,防止美國高端製造業的先進技術外流,防止中國等國的製造業崛起。原因很簡單,如果讓中國的企業到美國去併購高科技企業,或者允許中國企業購買美國企業的高新科技,那麼到2025年中國製造將崛起,可能與美國製造業分庭抗禮,為了將中國製造的扼殺在目前階段,美國政府採取的是放眼長遠未來的考慮。

四,美國中期選擇要來了,特朗普要想在參眾兩院獲得國會議員的支持,恐怕只能是標榜他本人在貿易上喜歡搞單贏。與貿易伙伴大搞摩擦,這樣就體現出特朗普為了美國的就業和出口,不惜與全球各經濟體為敵,這樣特朗普的支持率會大幅提升,他可能在中期選舉中繼續獲得較高的民眾支持率,並且有望獲得下一屆總統的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