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中,爲什麼有一座太監的陵墓?

我是景大王


明十三陵中的思陵是崇禎帝朱由檢的陵墓,它的特殊之處就在於:它是帝后與妃嬪合葬之墓;有一個陪葬的太監墓;沒有守陵村。

它的特殊是由朱由檢的死亡引起的,而這個太監墓屬於朱由檢身邊的心腹太監王承恩。一般,能進入皇陵陪葬的都是皇親國戚和王公大臣,那麼,王承恩,他又是憑什麼在死後陪葬思陵呢?這仍然和朱由檢的死脫不開干係。明十三陵地處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麓,是朱棣派人尋找到的一塊風水寶地,專門用來安葬明朝的列為皇帝,但明朝自朱元璋建國到朱由檢亡國共經歷了十六位皇帝,明十三陵,顧名思義,是由十三位帝王埋在這裡,還有三位皇帝的陵墓去了哪裡呢?

  • 朱元璋建國後,定都南京,在他去世後,就葬在了南京,為明孝陵;
  • 靖難之變,建文帝朱允炆失蹤了,也就沒有他的陵墓。朱棣成了皇帝,遷都北京;
  • 土木堡之變中,朱祁鎮被瓦剌俘虜,其弟朱祁鈺成了皇帝,後朱祁鎮回來做了太上皇被軟禁,經過八年的努力,朱祁鎮成功復位,認為朱祁鈺“不孝不悌不仁不義”,不承認他做過皇帝,而以親王之禮將他葬在了北京西郊的玉泉山。

所以才有了明十三陵,皇陵之中一般為帝后合葬,妃嬪陪葬。明十三陵中有八座陪葬墓,七個為妃嬪(有兩個臺子)墓,還有一個為太監墓,也就是王承恩墓。王承恩是河北省邢臺市人,少時因為家貧做了太監,進入皇宮,成為曹化淳手下的一名小太監,在朱由檢還是信王的時候,王承恩就被派到了朱由檢身邊監視他,後來陰差陽錯,朱由檢有了機會做皇帝,王承恩便一心一意幫助朱由檢登上皇位,併成為朱由檢的心腹太監,後來更是成為秉筆太監,可謂權傾朝野。

王承恩一步步走上高位,心狠手辣,心機頗深,但他一直忠於朱由檢,凡事以朱由檢為先。如果是在和平年代,王承恩或許會有個安逸舒服的晚年,但朱由檢和王承恩的時代,偏偏沒有那麼順利。

朱由檢登基後,勤勉政務,其勤奮程度可以和開國皇帝朱元璋相媲美。他繼位之初,即下決心清除閹黨,一步步剪除魏忠賢的黨羽,然後向魏忠賢下手,魏忠賢死後,前後近三百名閹黨被處理。然後平反冤獄,賢臣良將再次被啟用,其中就包括袁崇煥。風雨飄搖的大明似乎有了新的希望。然而,朱由檢剛愎自用又做事猶豫不決,多疑又決斷不力,一次次做了錯誤的決定。

1628年開始,旱災、蝗災、鼠疫接踵而至,而百姓的賦稅並未減輕,一時間,各地民變不斷。1628年,朱由檢做了一個決定,那就是精簡驛站,於是李自成成了失業人員,之後一系列的事件把李自成推到了明王朝的對立面。

而大明朝還有一個叫做後金的敵人。1629年,袁崇煥反擊皇太極有功與朝廷,卻被皇太極施以反間計,朱由檢下令將袁崇煥凌遲處死。大明失去了一員大將。之後的形勢越來越壞。

1644年,戰爭達到了頂峰,大明朱由檢、大清順治、大順李自成三方進行了最後的決戰。李自成率農民軍率先攻向北京城。三月十八日,李自成逼近北京城,朱由檢命王承恩領禁衛軍迎戰,是時,大勢已去,城門守衛寥寥無幾,李自成讓士兵架起雲梯,擊中攻擊西直門、平則門、德勝門,王承恩見賊兵將至,開炮攻打,竟殺死數人,但畢竟兵力不足,抵擋不住敵軍的進攻。

很快,北京城淪陷了,這天晚上,朱由檢交代後事,讓成國公輔佐太子,把兒子們都送走。然後讓周皇后和袁貴妃自縊,砍傷了長平公主,刺死了昭仁公主,又殺了很多妃嬪,之後朱由檢帶著十幾個太監試圖衝出去卻不得。

十九日早上,朱由檢鳴鐘召集百官,試圖做最後的努力,然而沒有一個大臣前來,心灰意冷的朱由檢登上了煤山,此時身邊只有王承恩,朱由檢在衣服上留下最後一段話:

“朕自登基十七年,雖朕薄德匪躬,上幹天怒,然皆諸臣誤朕,致逆賊直逼京師。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然後在一棵歪脖子樹上吊死了,見朱由檢已去,王承恩也不想獨活,吊死在旁邊的海棠樹上。三天後,兩人的屍體才被找到,被李自成停放在東華門,四月四日,朱由檢同周皇后葬入田貴妃墓中。

順治入關後,將朱由檢改葬思陵,順治感念王承恩“貞臣為主,捐軀以從”,讓其陪葬思陵,入了皇家陵園,繼續守護朱由檢,順治帝親自為其撰寫碑文。後來康熙帝也曾為他豎碑立傳,褒獎他忠貞侍君的精神。


蕭曉四姑娘


公元1644年,北京內城外響起了喊殺聲,原來是李自成的軍隊已經攻了進來,在這個千鈞一髮的當口,還有一個太監在帶領最後的親兵在城牆殺敵,這個太監就是王承恩,據史書記載:“賊架飛梯攻西直、平則、德勝三門。承恩見賊坎牆,急發炮擊之,連斃數人”說成白話文就是李自成的軍隊用雲梯瘋狂的進攻北京城的西直門,平則門,和德勝門,企圖殺進紫禁城,王承恩臨危不懼,指揮著禁軍用火炮轟擊亂匪,竟殺死數名叛軍,然而寡不敵眾,終於還是城破了。

在三月十九日早上,禁軍幾乎都戰死殆盡,崇禎皇帝拼命的在皇城內擊鐘,想著召喚文武大臣做最後的一搏,但此時來到崇禎皇帝眼前的卻只有王承恩一人,大勢已去,崇禎決定保持最後的名節,在殺死了後宮皇后嬪妃及女兒後,他跌跌撞撞的向煤山跑去,準備在一棵歪脖樹下殉節,當他環顧四周,這時王承恩竟還陪伴左右,承恩哭著對崇禎說:老奴願陪伴皇上。又一陣隆隆的炮聲傳來,叛賊又在攻城了,這時崇禎最後望了一眼眼前的紫禁城,吊死在山腰壽皇亭附近的歪斜的老槐樹上,而王承恩也吊死在旁邊的海棠樹之上。

王承恩的死表現了其強烈的忠貞性格,外人聞之,無不讚賞其忠義悲壯,在李自成被清八旗趕出北京城後,新入主的清代皇帝順治聽聞此事後也對王承恩讚歎不已,於是下召把王承恩葬在崇禎皇帝思陵門外,讓他死後也守護的主人崇禎。並給王承恩樹碑立傳,現在王承恩的墓碑依舊在崇禎思陵旁,依舊默默的守護著。。。


老豬的碎碎念


明十三陵,是埋葬明朝歷代帝王及嬪妃的皇家重地,被朱明王朝視為神聖之地。在當時,只有皇家身份尊貴的人,才有資格葬入這裡。


但是有一個奇異現象:在明十三陵中,竟然有一座太監墓。那麼,這位太監是誰?怎麼會葬在這裡?能葬入皇家陵園,可見在這位太監的身上,一定藏著非同一般的驚天故事。(歡迎關注:峰子奇觀,趣歷史隨時獲得!)

首先,峰子哥來簡單介紹一下“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是大明王朝的皇家陵墓群,規模宏大,佔地120多平方公里,坐落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麓,這裡共埋葬了明朝13位皇帝,由此而得名。(照片都只是冰山一角)。

明太祖朱元璋開創大明王朝,定都南京,死後葬於南京鐘山,稱為“明孝陵”。明朝的第二位皇帝建文帝朱允炆(朱元璋之孫),因其四叔燕王朱棣“靖難之役”奪了皇位,南京城破後,朱允炆不知所蹤,所以沒有帝陵。


於是,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成為明朝第三位皇帝,從南京遷都北京,史稱明成祖。

明成祖永樂七年(1409)五月,天壽山這一塊地方始作長陵,到明朝最後一帝崇禎帝葬入思陵止,其間230多年,先後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以及太監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餘名妃嬪、兩位太監。


(在總覽圖中,每個皇帝“某陵”字樣,放大後都內容繁多)


其實,明十三陵埋葬了兩位太監,一位有名有姓,叫王承恩;另一位太監姓名已無考,不知道是誰。而這個太監王承恩,他的身份和故事頗為詳細,清朝帝王曾親自為一個太監的他撰寫碑文,還樹碑立傳。


那麼,這個王承恩生前發生了什麼?


其次,峰子哥來講講這個王承恩

在明代,宦官是一股盤踞於大明王朝權力核心的政治力量,他們與核心權力人物皇帝們,朝夕相處,進而獲得寵信,多是狐假虎威,權勢沖天。

在明朝歷史上,著名的大太監比如汪直、劉瑾、魏忠賢等,個個權傾朝野,有的甚至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宦官專權、作惡多端的現象,在明朝也尤為常見,更加速了大明王朝的滅亡。



當然,其中也有載入史冊的著名好太監,比如著名的“七下西洋”的三寶太監鄭和,以及還包括峰子哥下面要講的十三陵太監墓的主角——王承恩。

王承恩,是明朝最後一個位高權重的大太監。他的直屬上司是就是著名的大太監曹化淳,王承恩為人忠心謙遜,深明大義,且無野心,算是一個特例,他完全不同於明朝歷史上那些弄權、狡詐、滿腹壞水的大太監們。


因此,忠心事主的王承恩,逐漸被提拔為司禮監秉筆太監,有代為“批紅”大權,被明朝最後一位皇帝崇禎帝,引為心腹太監,信任有加。王承恩,可謂已權傾朝野。



此時的大明王朝,已處在風雨飄搖之中。1644年3月15日,闖王李自成率大軍,一路打到大明王朝的京師北京。


一直忠心跟隨崇禎帝多年的太監王承恩,被崇禎帝委以重任,擔任兵馬提督大元帥一職。王承恩臨危受命,親自上陣督戰,其間還親發炮彈,與敵肉搏,誓於北京城共存亡!


其三,峰子哥來講講王承恩的結局

怎奈寡不敵眾,大勢已去。


當闖王李自成大軍圍困北京城時,正值國家危亡之際,明朝很多大臣將領,紛紛選擇了避禍,或冷眼旁觀,或者投入敵人懷抱獻媚。


公元1644年3月17日,李自成進攻京城。北京城內外喊殺聲一片,即將城破,在這千鈞一髮的危亡時刻,還有一個太監帶領最後的親兵在城牆殺敵,而這個太監就是王承恩。據史書記載:

“賊架飛梯攻西直、平則、德勝三門。承恩見賊坎牆,急發炮擊之,連斃數人。”


據史載,崇禎帝是個十分勤政的皇帝,每天批閱大量奏摺,想努力挽救這搜即將沉沒的巨輪,但怎奈大明王朝傳到他手裡時,已是積重難返,加之他雖拼命勤政但卻能力有限,又有些剛愎自用以及個人性格原因,只能見王朝滅亡,而回天乏術!



19日京城被攻破,徹底絕望、近乎瘋癲的崇禎帝,下達了最後一道聖旨:為后妃免遭闖賊凌辱,令周皇后等一眾嬪妃全部自縊殉國。崇禎寧死不做俘虜,也不願其他皇族淪為俘虜,於是崇禎帝持劍親手殺死昭仁公主,刺傷長平公主,血濺後宮。


隨後,龍袍尚殘留飛濺血跡的崇禎帝,在太監王承恩的攙扶下,一步步登上了北京的煤山(景山)上。崇禎看著滿城烽火狼煙,心如死灰,悲壯寫下血書遺詔:

“朕自登基十七年,雖朕德薄匪躬,然皆諸臣誤朕,致死逆賊直逼京師。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隨後,崇禎帝在一棵老歪脖子樹上,上吊殉國,明朝最後一位皇帝死,明朝滅亡。


太監王承恩,以頭撞地,痛哭失聲,萬念俱灰,向崇禎帝的屍體重重的叩拜數下後,亦上吊而死,追隨崇禎帝而去。(歡迎關注:峰子奇觀,趣歷史隨時看!)

在崇禎帝生命危難的最後時刻,只有一個太監王承恩,還誓死忠心跟隨,不離不棄,而昔日那些滿口仁義道德、愛表忠心的滿朝文武們一個個都不見了。


其四,峰子哥最後來說 王承恩葬入明十三陵的過程

李自成佔領北京後,全城蒐羅崇禎帝的屍首,併發出懸賞通告:有找到崇禎帝屍首者,賞金封侯。結果三天後,才找到崇禎帝及周皇后屍首。

公元1644年4月4日,為籠絡人心,李自成遂將崇禎帝和周皇后,草草歸葬于田貴妃之墓,並改稱“思陵”,並特地將一代忠宦王承恩,陪葬在崇禎帝陵側,讓他永遠守護著崇禎墓。



後來,清朝入關的第一位皇帝順治帝,為王承恩此舉震驚和感動,在為崇禎皇帝發喪時,特為王承恩修墓立碑,並親自為一個前朝太監撰寫碑文,碑首刻有“貞臣為主,捐軀以從”、“御製旌忠”。



如今的王承恩墓,仍靜靜的躺在思陵的旁邊,這裡早已雜草叢生,鮮有人來,但峰子哥每次看到一幕,都感覺心生淒涼,不免在想:

無論是王朝末路,還是帝王之過,都不是一個太監的錯,他只是選擇了忠於自己的角色,而沒有見主人危難而吃裡扒外。這裡埋著一個忠魂,默默無聞。


峰子奇觀


在明十三陵中有一座很明顯的太監陵墓,這座太監墓的主人是明末太監王承恩。在人們的印象中,太監通常弄權、狡詐、滿腹壞水,但是王承恩並非如此。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後,崇禎皇帝被迫在景山上吊自縊,而陪同崇禎皇帝一同自縊的還有這位太監王承恩,當年李自成幾萬大軍圍困北京城時,明朝很多將領都卸甲歸田,而王承恩卻統領禁軍,誓死抵抗。後來,清朝第一位皇帝順治帝在為崇禎皇帝發喪時,還為王承恩修墓立碑,並將他安葬在崇禎皇帝的陵墓外,讓他永遠“守護”陵墓。

太監王承恩的陵墓至今保存比較完整,雖然陵墓本身只剩一個直徑6米的土堆,但墓前的三通石碑卻保存的比較完整。王承恩的陵墓是坐西朝東的,在陵墓東側的第一通石碑上刻有“王承恩墓”字樣,有2米高;第二通石碑有4米高,碑首刻有“敕建”,下面緊跟著400字的碑文,這是清順治帝親手題寫的;緊靠陵墓的石碑,碑高2米,碑首刻有“御製旌忠”四字,下面同樣刻有寫著將近240字的碑文,這是清順治帝營建崇禎帝陵墓時,為褒獎王承恩的忠義護主所題寫的。


北京晨報


明思陵

明十三陵是北京一個重要景點,裡面埋葬了明朝的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餘名妃嬪,但是就是在這個皇家陵園內,崇禎皇帝的思陵前方竟有一個太監的陵墓,這是為什麼呢?這個陵墓屬於崇禎皇帝的心腹太監王承恩,因為王承恩在明朝滅亡之時仍能忠心於崇禎皇帝,受到世人尊重,被安葬在崇禎皇帝身邊。

王承恩於明朝萬曆年間進宮,在崇禎皇帝朱由檢剛出生的時候就被派到身邊照顧,陪伴著朱由檢一路成長。木匠皇帝明熹宗朱由校登基後,王承恩也是魏忠賢勢力的一份子,但在魏忠賢要迫害朱由檢的時候,王承恩選擇幫助朱由檢,最後在朱由檢登基過程中立了大功。王承恩侍奉了崇禎皇帝朱由檢大半輩子,任司禮監太監,但是從來不弄權,一心幫崇禎做事,是對皇帝最忠誠的人。

公元1644年明朝大廈將傾,面對李自成的大軍,大學士李建泰、兵部尚書張縉彥、成國公朱純臣等文臣勳貴紛紛投降;武將左良玉、劉良佐、劉澤清、高傑、黃得功等人空有數十萬兵馬卻狼狽而逃;江南地區的文武大臣已經拋棄崇禎,謀劃另立新君。就是在這種危急時刻,王承恩對於崇禎皇帝生死相隨,提督北京兵馬和李自成大軍拼死作戰,最終和崇禎皇帝一起吊死於煤山之上。

在一個王朝滅亡之際,世受國恩、享盡榮華的文武勳貴紛紛投降,幾十萬兵馬未戰先潰,最終只有一個出身卑賤的太監王承恩誓死保衛皇帝,這是大明王朝的悲哀,卻突顯出了王承恩忠貞性格,受到世人稱頌。因此當滿清打著“為崇禎皇帝報仇”的旗號入關後為了收買人心,順治皇帝在為崇禎皇帝發喪的同時為王承恩修墓,順治、康熙兩代清朝帝王還親手為王承恩撰文立碑,稱頌這位太監的忠君節烈、不事二主。


當狗容易做人難


近日有網友提問:在明十三陵中,為什麼有一座太監的陵墓?這名叫王承恩的太監到底做出了什麼事情,才被允許陪葬在皇帝的陵園之中?

1、被文武百官拋棄的崇禎

如果要評最勤奮的皇帝,崇禎無疑會上榜。如果要評最被文武百官厭惡的皇帝,崇禎無疑也會上榜。《明史》載:崇禎十七年正月二十八日,面臨即將兵臨北京城下的李自成,崇禎下詔讓天下之兵入京勤王。直到三月五日,仍無兵而來。

崇禎只好封吳三桂、左良玉、唐通、黃得功為伯爵,於次日再次下詔,徵各鎮官兵火速救援。三月七日,總兵官唐通終於到了,崇禎命唐通和內臣杜之秩據守居庸關。3天后,等不來其他勤王之師的崇禎,只好讓太監王承恩領著一群太監去守衛北京城。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一句話:文武百官已把崇禎拋棄。同樣這批文武百官,在李自成坐上金鑾殿後馬上大獻殷情。對此,獻愍太子朱慈烺被活捉、押送到李自成面前時曾預言:“文武百官最無義,明日必至朝賀”。這個預言次日就兌現了——

史載,次日李自成早朝,前來朝賀者的原明朝官吏達1300餘人。李自成感嘆道:“這群人如此不義,天下怎會不亂?”而李自成下葬崇禎時,原明朝官吏哭拜者30人,拜而不哭者69人,其他人都“睥睨過之”,斜著眼睛、充滿厭惡的走過去。

2、隨崇禎赴死者只有一名太監

崇禎在歪脖子樹上吊死後,與他共同赴死者只有一名太監——王承恩。《明史》載,王承恩入宮後的師傅是司禮監秉筆太監、東廠提督、總提督京營戎政曹化淳。隨後,王承恩接替曹化淳,繼任朱由檢的司禮監秉筆太監。

唐通、杜之秩投降,李自成兵臨北京城下,王承恩總領京營的部隊守衛。因士卒太少,只好徵調太監充數。李自成派人進攻西直門、平則門(即阜成門)、德勝門。王承恩令人發炮攻擊,連斃數人,“取得大勝”的太監們驚喜異常,忙給崇禎遞送捷報。

崇禎下詔,召見了王承恩,讓他調集更多太監,計劃率領太監軍隊御駕親征。但當晚,北京內城失陷,天矇矇亮時崇禎吊死,王承恩也在一處亭子裡上吊陪死。所謂“守國門、死社稷”的大明天子,只能感化一名太監共同殉國,事實就是如此殘酷。

3、殉國赴死的太監不只有王承恩

崇禎死前和死後,出現令人難解的現象:文武百官漠然不救崇禎,明朝亡國後又爭相向李自成朝賀、爭寵,以王承恩為代表的數名太監卻爭相殉國赴死。

《明史》載,山東人方正化,任崇禎的司禮監太監,曾於崇禎十五年,在保定軍中出任監軍,立有保全城池之功。李自成圍困北京城後,崇禎讓他鎮守城池,方正化叩頭推辭不去,崇禎不準。

方正化再次叩頭說:“此行肯定無所作為,不過是以死報答主上恩德而已”,此話的潛臺詞是:現在大勢已去,誰也無法挽救時局,守城之人只能盡職一死罷了。

崇禎含淚派他赴死。方正化守城時,有兵士就戰事來請示,他的回答總是“各位好自為之。”城池失陷,他擊殺數十人,李自成的兵士問他:“你是誰?”他大聲答:“我是總監方公!”後被亂刀砍死,隨從太監也被殺死。

與方正化殉國赴死的太監還有:原司禮監掌印太監高時明,司禮監秉筆太監李鳳翔,提督諸監局太監褚憲章、張國元等4人。南明建立後,曾建“旌忠祠”專門祭祀殉國赴死的太監,王承恩為正祀,方正化等人為附祀。

4、王承恩死後發生了什麼

崇禎先吊死,王承恩後吊死。李自成進京詢問後,得知崇禎已自縊於煤山,其部下就用兩扇木門,抬著崇禎和周皇后的屍體,送到魏國公牌坊下。

崇禎的衣襟裡留有一封遺書:“我因無德,觸犯上天震怒,降下了這場災難,這都是文武大臣害了我。我死後無顏地下見列祖列宗,因此去掉冠帽,用頭髮蓋住面部。任憑你們分裂身體,但不要傷害百姓一人。”

李自成的部下給太監二貫錢,到街上買來柳木棺,用土塊墊起來,停放在東華門外的施茶庵裡。有兩個僧人誦經超度,四五個老太監守靈,“王太監極薄一棺,亦在其旁”,王承恩也安放在一口薄木棺材裡,放在崇禎棺木的旁邊。

原明朝文武百官都不敢哭靈,只有襄城伯李國禎和兵部郎成德、主事劉養貞撫棺大哭。李國禎哭著求其他大臣,一起上書請求以帝禮安葬崇禎。李自成回答,你們這些人多半是沽名釣譽,根本毫無誠心,撕碎書信扔出大殿來。

李國禎等大臣再次哭訴請求,最終青衣使者手持紅筆批註的書信出來,宣讀對崇禎以皇帝之禮安葬,但是祭禮享受王侯的規格……崇禎十七年四月四日,崇禎帝與周皇后被安葬在昌平田貴妃的墓穴中。

大清立國后王承恩得諡號“忠愍”,修建了佔地60畝的祠堂,立碑表彰他的忠誠,並在崇禎陵帝修建了王承恩陵。

清朝用一名太監長久陪伴崇禎,也許是對明朝末年文武百官的一種嘲諷,也許是在回應崇禎臨死前的另一句遺言:文官不合心,武官不用命。文武可殺,百姓不可殺。


指動濟南


明末宦官王承恩(?~1644.4.25),深得崇禎信任,官至司禮秉筆太監,隨崇禎自縊而死。清順治帝將他葬在思陵門外,“守護皇陵”。



王承恩萬曆年間入宮,授東廠指使監視信王朱由檢。王承恩審時度勢,為朱由檢盡忠效命。他曾多次出謀劃策,使崇禎化險為夷,並擁立朱由檢登基,剷除客氏、魏忠賢一夥權奸。王承恩也升至司禮秉筆太監,(明代廢相,內閣及大臣奏議先“票擬”,皇帝“硃批”後秉筆太監“批紅”才頒佈正式詔書),可謂權傾朝野。王承恩謹言慎行,慮事周全,崇禎甚為倚重。



1644年3月17日,李自成進攻京城,窮途末路的崇禎任命王承恩提督京師,“承恩見賊坎牆,急發炮擊之,連斃數人,而諸璫洩洩自如……”。19日京城失守,絕望近乎瘋癲的崇禎欽命周皇后等一眾嬪妃自縊,持劍殺死昭仁公主,刺傷長平公主,在王承恩攙扶下登上煤山(景山)。



崇禎面對滿城烽火狼煙,心如死灰,寫下血書遺詔“……此皆諸臣誤朕,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毋傷百姓一人”,自縊而死。王承恩以頭撞地,痛哭失聲,萬念俱灰,以死殉主。



4月4日,李自成將崇禎和周皇后葬于田貴妃之墓(改稱思陵),王承恩附葬陵側。清順治題碑“貞臣為主,捐軀以從”,並先後兩次親自撰寫碑文。第一通碑浮雕表現“龍馬負書”、“犀牛望月”等傳說。第二通碑碑首“御製旌忠”,800字碑文。


且聽風吟品鑑歷史


陵墓的主人叫做“王承恩”。當年李自成的軍隊將北京城圍得水洩不通的時候,就是他率領著禁軍誓死抵抗。當時的順治皇帝在為崇禎皇帝發喪的時候,位王承恩修了一個墳墓並且立了一個碑,目的是讓他永遠守護陵墓。

事件的經過是這樣的,李自成當年用雲梯猛攻北京城的西直門,企圖殺入紫禁城。但是王承恩臨危不亂,指揮著禁軍用猛烈的炮火轟擊匪徒,但是最終寡不敵眾,城還是被攻破了。

城破以後,崇禎十七年,也就是1644年的三月十九日早上,崇禎皇帝朱由檢吊死於景山,王承恩陪伴崇禎皇帝吊死在他傍邊的海棠樹上。


四月四日,李自成命令將崇禎皇帝埋葬在十三陵,王承恩也就埋在附近。後來清順治帝還在陵墓前為他樹立一個碑。希望他可以永遠守護崇禎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