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黃這些村都有大背景,出過武將,出過帝王……

內黃曆史悠久,人傑地靈。許多村莊歷史上或出過文臣,或出過武將,或出過帝王……這些歷史名人或是村莊的開創者,或是村莊曾有他們的故居,或是村莊為了紀念他們而更名。時隔千載,有的村莊湮沒無聞,有的村莊人去村空,但更多的是還有很多村莊傳承不斷,薪火相連,積澱著文化,承載著厚重,彰顯著歷史。

梁莊鎮大城村——商鞅(戰國)

(約前395年—前338年),衛國帝丘(今梁莊鎮大城村)人。戰國時期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曾實行“商鞅變法”為秦國統一六國打下基礎。

內黃這些村都有大背景,出過武將,出過帝王……

內黃這些村都有大背景,出過武將,出過帝王……

宋村鄉六個宋村——宋義及其部將(秦末)

宋義(?—前207年),原為楚國令尹。秦末大起義,六國復辟,為楚懷王大將軍。秦將章邯攻趙時,宋義奉楚懷王命令,統兵解救,因畏戰不前,遭到項羽發動兵變,被斬殺在安陽東漳河南岸(今內黃縣楚旺鎮)。後項羽揮師渡河,“破釜沉舟”,身先士卒,破秦章邯軍二十萬,奠定了楚漢滅秦的局勢。宋義被殺後葬於繁陽(今楚旺鎮)東北,傳說宋義屯兵的營寨,隨部將名姓而記作村名,即今王宋村、董宋村、田宋村、代宋村、周宋村、來宋村。

內黃這些村都有大背景,出過武將,出過帝王……

內黃這些村都有大背景,出過武將,出過帝王……

馬上鄉趙信村、吉村——趙信(漢朝)

趙信是漢朝時的一名武將,能征善戰,漢元光四年被封為翕侯,封地在今趙信村與翕村(翕村是今馬上鄉吉村)。傳說趙信死後葬在金堤右側,其子孫邊守墓邊農耕,逐漸繁衍生息形成了現在的趙信村和吉村。

內黃這些村都有大背景,出過武將,出過帝王……

內黃這些村都有大背景,出過武將,出過帝王……

東莊鎮漢晁和豆公鎮晁寺、小晁、崔李關田四個大晁——晁錯(漢朝)

漢景帝時發生了七國之亂,皇帝聽信讒言要誅殺忠臣晁錯。但因為晁錯是帝師,皇帝就找了個死囚把晁錯替換了。晁錯死裡逃生後,就一路碾轉來到內黃,過起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隱居生活。平定了七國之亂以後,漢景帝后悔趕走了晁錯,派了四個官員到處尋找他。可是,晁錯看透了官場上爾虞我詐的血腥鬥爭,再也不肯回京當官了,從此居住在內黃。四個官員見晁錯不肯回去,就稟告皇帝留下保護晁錯。晁錯活到78歲,死了以後,皇帝命那四個官員為晁錯守墳。因為晁錯是皇帝的師父 ,皇帝為四個守墳的人賜“黃(皇)、傅(父)、李(禮)、張(葬)”四姓。因為晁錯埋在漢晁村,四個守墳人成了漢晁村最早的居民,直到現在,漢晁村仍然是黃傅李張四大姓,過去有“黃牌”“傅牌”“李牌”“張牌”四街。後來,晁家子孫繁衍,人口越來越多,戶院越來越大,就一村分為兩村,兩村分為四村。現在的晁寺、漢晁、小晁、和崔李關田四個大晁,都曾是他們子孫後代居住的村莊。

內黃這些村都有大背景,出過武將,出過帝王……

內黃這些村都有大背景,出過武將,出過帝王……

高堤鄉冉村——冉閔(十六國)

(?—352),魏郡內黃人(今高堤鄉冉村),十六國時期冉魏政權的建立者。冉閔以勇猛著稱,被列為中國古代十大勇將之一,其最大的歷史功績是頒佈了殺胡令,拯救了數以萬計的漢人,是漢族的民族英雄,被尊稱為“武悼天王”。

內黃這些村都有大背景,出過武將,出過帝王……

內黃這些村都有大背景,出過武將,出過帝王……

馬上鄉潭頭村——王伯當(隋唐)

王伯當原名為王勇,因排行第三,又驍勇好勝,被時人冠以“勇三郎”的綽號。伯當是王勇的字,後因《隋唐演義》等小說演繹下多以王伯當稱呼,原名反倒被人遺忘。王伯當作戰勇敢,箭技超群,位列瓦崗五虎將(分別是羅成、秦叔寶、單雄信、王伯當、程咬金),是有名的神箭手,據說連“門神”秦瓊的射技都是王伯當所傳。在《隋唐演義》中,王伯當在瓦崗寨排行第六,“隋唐十八英雄”第十七位;在《說唐演義全傳》裡王伯當列“隋唐十八英雄”第十四位;在《興唐傳》中,王伯當位列“隋唐十六傑”第十四位。內黃鄉間相傳“七里潭頭王伯當”,意思是說王伯當曾住在內黃縣城西北七里的潭頭村。

內黃這些村都有大背景,出過武將,出過帝王……

內黃這些村都有大背景,出過武將,出過帝王……

張龍鄉東、西沈村——沈佺期(唐朝)

(656—719),相州內黃(今張龍鄉沈村)人,唐代著名詩人,與宋之問齊名,稱“ 沈宋 ”,善屬文,尤長七言之作。前承唐初四傑,後啟開元之盛,為唐詩承先啟後的代表人物。

內黃這些村都有大背景,出過武將,出過帝王……

內黃這些村都有大背景,出過武將,出過帝王……

田氏鎮太史村——傅堯俞(宋朝)

傅堯俞,字欽之,祖籍內黃,官至吏部尚書,為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重臣,獻簡為其諡號。有《傅獻簡集》七卷,今佚,存《草堂集》一卷,藏於日本東京大學圖書館。司馬光曾贊曰:“清直勇三德,人所難兼,吾於欽之見焉”。《宋史·傅堯俞傳》曰:“堯俞厚重言寡,遇人不設城府,人自不忍欺”,成語胸無城府即出自此處。其居所草堂在今田氏鎮太史村,“草堂修竹”為內黃古十二景之一。

內黃這些村都有大背景,出過武將,出過帝王……

內黃這些村都有大背景,出過武將,出過帝王……

石盤屯鄉麒麟村、石甕村——岳飛(宋朝)

岳飛字鵬舉,相州湯陰人,崇寧二年六月河決內黃,水暴至,飛生未彌月,母姚氏抱嶽坐甕中,衝濤及岸得免。岳母姚氏抱飛坐甕中,漂流到內黃縣北二十五里至清流村莊北,被當地鄉民救上岸,“衝濤近百里而倖免,大命人也。”當地百姓皆為驚歎。後為紀念岳飛在此被救,於是將此河改名為岳飛河,清流村改名為石甕村,並在村中建岳母祠。岳母及岳飛在清流村被救後,無人收留。當時三家村的員外王明駕舟至清流村,為妻分娩後求醫,聽聞“岳飛在洪水中,衝濤近百里而倖免,大命人也。”於是王明收留岳飛母子回莊居住。恰巧當時村南有牛生麒麟的傳聞,舉村皆以為吉祥之兆,便把三家村更名為麒麟村,岳飛在這裡生活一直到長大成人。後人為紀念岳飛在此居住,建岳飛廟,香火不絕。

內黃這些村都有大背景,出過武將,出過帝王……

內黃這些村都有大背景,出過武將,出過帝王……

馬上鄉東、西馬上村——吉青、吳倫、裘瑞

(岳飛部將)

北宋年間,岳飛被害後,大將吉青和兩個將官——吳倫、裘瑞,帶領一幫弟兄,到內黃養馬場藏身。他們住西馬場,手下弟兄住東馬場。後來秦檜老賊對岳家軍弟兄放心不下,就派出奸細,四下查訪,企圖一網打盡,斬草除根。吉青知道後,忙和吳、裘二人商量對策。吳倫想了半天說:“大哥,為了眾人安全,咱們不妨編造假姓假名,以遮人耳目。以小弟之見,咱們取大哥 ‘吉’字頭為首,取我的‘吳’字之頭居中,取‘裘’字之尾在下,就說是姓‘袁’,不知大哥小弟意下如何?”吉青聽了覺得可行,於是一律用“袁”對外。為了預防意外,又對外說是遷民而來,並改“西馬場”為“西馬上”,改“東馬場”為“東馬上”,這也是馬上鄉名字的由來。

內黃這些村都有大背景,出過武將,出過帝王……

內黃這些村都有大背景,出過武將,出過帝王……

四個張保村——張保(岳飛部將)

北宋末年,岳飛的部將張保,家鄉就是內黃縣城東南十二里博望崗下的張保村。張保從小習得十八般武藝,更兼練就了飛簷走壁,日行千里的本領,人稱飛毛腿,與馬後王橫一起成為岳飛的親隨部將,跟隨岳飛南征北戰,東拼西殺,立了無數功勞。岳飛遇害以後,張保亦鬱郁而死。後人為紀念張保,就把村莊的名字改為張保村。

內黃這些村都有大背景,出過武將,出過帝王……

內黃這些村都有大背景,出過武將,出過帝王……

亳城鄉趙高堌村——趙文殷(元朝)

趙文殷(1244年~1326年),字明鏡(一作文敬),元朝內黃縣亳城鄉趙高堌村人,大戲曲家、書法家、畫家。他一改宋代構欄戲以滑稽調笑為特點的表演形式,發展成說、唱、鬥、耍融為一體的雜劇表演形式,是中國戲曲史上的一大改革,被譽為元雜劇的鼻祖。著有《宦門弟子錯立身》、《渡孟津武王伐紂》、《張果老度脫啞觀音》等傳世佳作。

內黃這些村都有大背景,出過武將,出過帝王……

內黃這些村都有大背景,出過武將,出過帝王……

亳城鄉劉、馬、嶽、李次範村——鐵木梨(元朝)

元末明初,元御史中丞河南省右丞鐵木梨攜五子逃難至內黃,為免誅戳,讓子隨妻姓,故有董、李、馬、關、陳五姓,即二世董清、李明、馬能、關傑、陳俊”。移居次範(蒙語臨時住地)村,死後葬村北,諡文貞公。世亂過後,兒女各來尋根歸宗,立碑祭祀,五姓同宗,故曰五姓老塋。

內黃這些村都有大背景,出過武將,出過帝王……

內黃這些村都有大背景,出過武將,出過帝王……

城關鎮丁村——楊炳(清朝)

(1673—1747),內黃縣城關鎮丁莊人,愛武習文,文武雙全。清康熙壬辰年(1712年)考取武科探花,曾任康熙御前侍衛,是我國曆史上最早有文獻記載的梅花拳大師,他編著的《習武序》,是冀魯豫一帶梅花拳弟子的必讀教材。

內黃這些村都有大背景,出過武將,出過帝王……

內黃這些村都有大背景,出過武將,出過帝王……

東莊鎮大村——卓武臣(清朝)

卓武臣 (1822——1886年),清末內黃武勳名人。自幼家貧,但為人忠厚,力大無窮。咸豐二年(1852年)入八旗,任兵勇,為勝大帥隨身侍衛。後官居滑縣營花翎都司,又擢陝州花翎都司,序為四品皇堂。同治十年(1871年)被敕封為廣威將軍(清代武官正四品)。卒於光緒十年(1886年),享年六十又三。因其武功高強,戰功赫赫,為官廉政,特別是情繫百姓,為民請命,為鄉人所傾動,卓武臣“居官清正,平安一方”在滑縣、內黃一帶被傳為佳話,素有“滑縣官,管得寬”的俗言。

內黃這些村都有大背景,出過武將,出過帝王……

內黃這些村都有大背景,出過武將,出過帝王……

P S

本文只是摘編了內黃部分村莊,還有很多小編沒有相關的資料,如果大家有信息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