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俊傑:支付烽煙起!網聯將一統江湖!

本文作者為財經專欄作者、投資人齊俊傑

支付烽煙起!網聯將一統江湖 銀聯會被虐哭

就在上週末,央行突然宣佈,從2018年6月30日起,類似支付寶、財付通等第三方支付公司受理的,涉及銀行賬戶的網絡支付業務,都必須通過“網聯支付平臺”處理。這就意味著,互聯網支付終於有了合法身份,未來的無現金生活,更近了一步。

首先,我們看網聯的構成,央行最大,佔了12%,外匯管理局的梧桐樹第二佔了10%,財付通和支付寶各佔9.61%非常平衡,然後是京東佔了4.71%,剩下的就很小了。所以很顯然,在這裡面央行要說了算,而要想跟央行對抗,必須騰訊阿里京東聯合起來才行。所以這談不上誰被誰收編,起碼為了爭奪話語權,三大互聯網公司還是有聯合的可能的。

齐俊杰:支付烽烟起!网联将一统江湖!

其次,銀聯統一互聯網支付的夢想徹底破滅,網聯跟銀聯是平行的部門,有了合法身份,有了互聯網公司的龐大用戶基礎,騰訊和阿里在裡面撐腰,網聯很可能在今後一家獨大。國內以後越來越多的結算清算業務,基本都會走網聯。而且隨著正規化,各種各樣的大額限制可能會被解封。那樣銀聯的通道就會變成雞肋,國內被網聯絞殺,至於國外業務,又有多大的空間呢?這是個疑問,像那些國際巨頭衝進來的話,是跟網聯對接呢還是跟銀聯對接呢?網聯的勝算似乎更大一點。

第三,建立更加強大統一的信用機制,央行有徵信系統,這基本都是銀行體系貢獻的,而馬雲在搞芝麻信用,騰訊京東也有相應的信用數據,成立網聯之後,最大的意義在於瞭解了互聯網資金的流向,這樣有利於辨別信用,辨別風險。建立更大的數據庫。形成真正的大數據信用體系。同時也能規避通過網絡轉賬造成的洗錢風險。

第四,這也意味著之前的互聯網支付,直接連接銀行的模式終結。所有交易數據通過平臺接入和清算,提高了效率,緩解了金融風險。當然也更有利於資金監管。防止支付機構的資金備付金挪用,保障用戶的利益。

但現在也有幾個方面沒有明確。

首先,刷卡手續費問題,線下銀行卡刷卡消費的主要是通過銀聯,而根據央行的規定,刷卡手續費主要是指髮卡機構(髮卡銀行)、首單機構(收單銀行)、銀行卡清算機構(銀聯)三方分別收取的費用,三方分成比例是7:2:1。但網聯怎麼收費,還收不收費,這次我們還沒有看到。

其次,既然成立了網聯,央行是否要主導互聯互通,比如支付寶能否轉錢到微信財付通?這種轉賬在實際生活中存在著一定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消費領域,如果兩大支付工具可以互通,那麼無疑將極大的方便了用戶體驗。

第三,互聯網支付已經有了組織,而組織也接受了央行的指導,是否能給予親生兒子的待遇,能不能把各種支付限制取消,真正做到跟銀行平等競爭?

第四,網聯平臺,在全世界目前還沒有先例,我們能不能做的好,央行在這裡能不能管理好不聽話的互聯網公司,這也存在疑問。

總之,這個網聯的成立是個大好事,相當於給了互聯網支付正名了,現在支付寶和財付通也是有組織的人了。而且都變成了央行的孩子,未來各大銀行們,也會更多的加強和網聯的合作,畢竟這才是大勢所趨。數據統計2016年,通過非銀行機構的的網絡支付業務就將近100萬億,擁有海量用戶,良好的用戶體驗,巨大的業務需求,現在加上央行的統一管理,未來互聯網支付這塊,必然是大有所為。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肯定是越來越方便了。至於銀聯,給了他這麼多年的發展,自己沒把事情辦好。也怪不得別人,未來十有八九銀聯會被網聯虐哭。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齊俊傑看財經”。作者授權金融界網站發佈,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如果您有乾貨觀點或文章,願意為廣大投資者提供最權威最專業的參考意見。無論您是權威專家、財經評論家還是智庫機構,我們都歡迎您積極踴躍投稿,入駐金融界網站名家專欄,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諮詢電話:010-83363000-3477。期待您的加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