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清骨,兩夫虛妄!宋詞金石皆天命!還原李清照一生認識!收藏

一生清骨,兩夫虛妄!宋詞金石皆天命!還原李清照一生認識!收藏

今人作,李清照31歲小像

李清照人生之天命,渡化之劫。

“因愛慾而生三界,輪迴六道之生死。”若按佛家思想的生死論。清照之一生,為之輪迴的都不過是與金石文物而相生的歷史人文。趙明誠與她共了一段詩詞及金石文物之情緣。隨後再歷的人世波折,都仿似朝代更迭起伏中,人世險惡中與之共生的渡化之劫。

當人們還在為她未得一個子嗣於世而遺憾時。我則為她慶幸再無愛慾留念,已渡人間一劫,再無輪迴之情愛痴念,只回升於天宮,只醉於文詞金石,再無人間之流浪。

李清照被49歲被騙婚?不重要,只見世間人心之險。

彼時的李清照一生無子嗣,戰火無情,國家沒落,世人多隻覬覦她手中的珍貴文物。自趙明誠死後,李清照一人押著十五車文物,輾轉各地,官軍李將軍的強行霸佔,有御醫王繼先的強行購買,有鄰居鍾復皓掘壁偷盜。更為鄙者是,不擇手段的張汝舟,歷史有言,他曾強行騙婚,騙婚不成便極力誹謗暴力。

一生清骨,兩夫虛妄!宋詞金石皆天命!還原李清照一生認識!收藏

今人作李清照畫像

關於清照有改嫁之說法,許多的文人墨客們不能接受心中女神有此淪落之名與經歷,大有憤憤不平,追查史據資料,為其平反。傳言的改嫁風波,對於清照之一生,不管有無,都是一大烙印與惡夢。但不管真假若何,張汝舟之輩者,無論古今,皆有存在。人生之際遇浮沉,世間人之俗鄙,更加反襯瞭如清照之女輩者生存之難。多少男子反而不及此柔弱女性之清明磊落。

有史料傳言,紹興二年,李清照49歲在重病期間,被張汝舟騙婚。從一個女子在生存之危,對人間情愛俱灰心時,若有一男子使花言之語,又加以某行,女人多易進入陷井之情理。這短婚亦極有可能發生。那時候的他外表是一個謙謙君子,官右承務郎、監諸軍審計司官吏。想來,她的詩詞盛名在外,藏有的金石文物不知是多少財富?多少人以為娶了她,便是娶回了萬座金山銀山。人們以為她持有文物,便如身纏萬貫。

只有她知道自己一貧如洗,精神疲累,想保的不過是她與趙明誠一生心血,一國之文化,不使國家衰亡沒落的精神。居無定所,身心憔悴的她,多少也還渴望有一位懂她憐她也識她金石文物者,以續後半生。

一生清骨,兩夫虛妄!宋詞金石皆天命!還原李清照一生認識!收藏

今人作夫婦倆作《金石錄》

讀《金石錄後序》,李清照自傳性散文中記載了夫婦二人收集整理金石文物的經歷和成書過程,回憶了婚後三十四年間的憂患得失,婉轉曲折。文末書寫時間正是紹興二年,網絡記載與張汝舟成婚之年。隨後之經歷與生活,可謂多有波折與辛酸。

張汝舟最初給她感動,照顧有加,溫言軟語。卻是一個男子的虛情假意。他討好的不過是她在外的才華聲名,和也許會讓他腰纏萬貫的文物。然而,文物終不如錢財衣服飲食可供人使用,只能看看。他也不懂得欣賞她視為一生之命的文物價值和滿腹詩詞。當人物俱佔時,他發現並不能支配有思想的李清照的行為,也還需為她考慮生活,不能為他換來柴米油鹽財富,他那焦躁的野心便暴露無遺,只對她惡語拳打腳踢。

文物在,《金石錄》要編輯整理…..她心心念唸的生活和事情,也不過如此。金石文物若少,不如去了她性命。

因為張汝舟以前的匿罪,李清照將他告倒治罪,終於脫離這樁短暫可笑的婚姻苦海。依照當時法律,女人和丈夫官司,無論對錯,都要坐兩年牢,她寧願坐兩年牢,也不願與他同流。因李清照名聲,加上朝中友人綦崇禮的幫助,她坐了九天牢便釋放了。

一生清骨,兩夫虛妄!宋詞金石皆天命!還原李清照一生認識!收藏

網友猜想喜歡的李清照形象

再回顧李清照一生,情愛婚姻,和有關的詩詞金石。她都將一個女子對愛情婚姻的嚮往化為美不可言,堪稱一絕的宋詞。

李清照在南渡夫亡後的詩詞與心情

在最初接觸宋詞時,我最早認識的是這首《聲聲慢》,當時,只覺悽美。這首詞作於李清照南渡,趙明誠死後,此時她一人艱苦獨撐保護金石,繼任文脈之理想,生陷困境。我年少時讀文,無法體味國破,家亡夫死,傷感於人事,生存漸難之絕境。直漸至中年,獨自埋頭於寫文,不問世事,方深刻地感受到一個人要有一身清骨,在這世維持生命之氣息與跡象,原來在這套路多變的世間,是如此不容易。也更懂得了清照在戰亂中生存的艱難。

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和著對舊人舊事的回憶,我挑選了兩首李清照在結婚,及與趙明誠離別時的兩首詞,在文中作分享。此處不做內容解析。

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

宋代:李清照

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並看。

一生清骨,兩夫虛妄!宋詞金石皆天命!還原李清照一生認識!收藏

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回憶中漸行漸遠的趙明誠

在眾多的男子中, 趙明誠終還是懂她憐惜她的,彼時,新婚燕爾,將興趣共投於詩詞書畫金石。這是多少夫妻也難得的佳話。縱使愛好相同, 李清照精神去向卻有殊勝,她愛詩詞金石,更把對一國之愛,國人的精神靈魂暗藏其中, 這是奔波於官場縱喜愛詩詞金石的的趙明誠始料未及的。清照愛與懂的是詩詞金石的魂與魄。趙明誠賞於魄,終究略輸了魂與氣節。

此中氣節,只有在歷經生活困頓與戰亂禍害時,才識得。當她認識到更不一樣的他時,正是戰難禍起時。

建炎三年(1129)二月,趙明誠任江寧知府,御營統治官王亦叛亂。在下屬彙報佈陣時,未作應對措施。天亮時,趙明誠利用繩子從城牆逃跑,此境被有所準備擊敗王亦的下屬目睹。叛亂平定後,趙明誠被朝廷革職。李清照為此而羞愧,從此對趙明誠有了冷淡疏遠。

不久,趙明誠又接任湖州。又遭遇兵禍,李清照料到將有不測。1129年,當他們向江西方向逃亡,一路尷尬。行致烏江時,李清照面對浩浩江水,不覺吟出千古流傳的《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一生清骨,兩夫虛妄!宋詞金石皆天命!還原李清照一生認識!收藏

傳聞宋人作,李清照31歲小像

趙明誠聞之,多有愧悔,深深自責。在軍途奔波中,瘧痢入膏盲。剩清照一人悲泣,倉皇不忍問後事。八月十八日,取筆作絕命詩,亡。

在婚姻與治學研究中,趙明誠無疑是一個合格的男子,此時稍弱的書生氣在盛世裡倒也享得太平。但在戰亂的時代,見血封喉的沙場,給他引來的是殺身之禍,節節敗退。是一個人命運的無可奈何,也是一個衰退的亡朝的奈若我何。而一個亡夫的女子,為保留一份文化遺產,又孤獨倔強地生活了二十餘年。

而今,我再讀文辭,直嘆人生命運莫不與時代相連。戰火雖盡,生活之煙火經濟之危難,莫不煎熬一個人的心智。清照之文,猶照人心憂。

作者:萍穎琉璃,字珍一,又號老穎子,萍穎俠蹤,原名:劉穎萍。

多少人為夢而生,多少純淨美好曾神往。"萍穎琉璃"創作的更多"關於夢想生活成長"的原創文章,歡迎關注本頭條號。

您的每一次轉發分享留言,都是一次功德的迴向與支持鼓勵!是與作者的一次對話,讓她確認繼續創作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