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刘彻此生最大的遗憾-杀死了戾太子刘据

汉武帝刘彻此生最大的遗憾-杀死了戾太子刘据

汉武帝在年近三十岁时,初得长子刘据,汉武帝异常兴奋,随即命人作诗《皇太子赋》,提前昭告天下此孩子将是太子。而他的母亲卫子夫也立为皇后,并且大赦天下。因此刘据既是武帝的长子,也是其唯一的嫡子,武帝此举愈发巩固了刘据的地位。

汉武帝刘彻此生最大的遗憾-杀死了戾太子刘据

汉武帝刘彻此生最大的遗憾-杀死了戾太子刘据

武帝可谓对刘据浇注了自己的心血。不仅为刘据建立博望苑,而且允许他招揽门客,这些举动都表明武帝是将其视为接班人。随着太子慢慢长大成人,却逐渐和汉武帝的政治观产生分歧,这让武帝最终无法预料。刘据本性"仁恕温谨",而武帝"嫌其性情软弱"。太子经常劝谏武帝停止战事,武帝却说这样是为了将来天下太平。

汉武帝刘彻此生最大的遗憾-杀死了戾太子刘据

随着卫卫子夫慢慢年老体衰,武帝对卫皇后和太子的关爱也慢慢减少,皇后太子"常有不自安之意"。武帝察觉此事,曾对太子的舅舅、大将军长平侯卫青说:"太子宽厚待人,是合适的守城之君,我现在帮他把仗打完,正是考虑他的将来。"太子宽厚,虽然得到民心支持,但是也引起一些主张严法的官员不满。

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大司马大将军长平侯卫青病逝,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就失去了最有力的靠山;随着卫子夫年老色衰,汉武帝的移情别恋。虽卫子夫皇后的名位在,但想见武帝一面却也十分困难。从而导致他们父子关系疏远进而生疑,主要由于太子与武帝在许多问题上产生分歧,武帝"用法严峻,对官吏要求严格吏;太子宽厚,多平反";武帝主张以武力征伐四夷,太子则主张用怀柔之策缓和彼此关系等等。

汉武帝刘彻此生最大的遗憾-杀死了戾太子刘据

戾太子,刘据(前128年-前91年),汉武帝刘彻嫡长子,当刘据成年后,汉武帝每次巡游天下,便把国事交付太子刘据。由于太子为政宽厚,屡屡平反冤案,深得民心。征和二年(前91年),巫蛊之乱武帝晚年,卫皇后开始失宠,江充受武帝重用。江充与太子及卫皇后不和,恐怕将来太子继位后会诛杀他,便想到 利用当时闹出几宗大案的"巫蛊之术"去制造阴谋,冤案平反后,汉武帝建思子宫,以寄哀思。汉宣帝刘询继位后,为祖父刘据追加谥号曰"戾",重修陵寝,供奉祭祀。这时武帝因年老而性情变得多疑,以为身边的人懂得"蛊道祝诅",为此查根究底而导致多人被杀。江充当时负责处理有关巫蛊的案件,他说宫中有蛊气,武帝派其他官员协助他追查。江充来到太子宫掘蛊,掘出桐木做的人偶。当时武帝去了别处避暑,太子召问少傅石德,身为太子师傅的石德惧怕自己受诛连,建议太子越权行事,拘捕江充等人及追查他们的阴谋,太子在情急下同意石德所言。

汉武帝刘彻此生最大的遗憾-杀死了戾太子刘据

征和二年(前91年)七月壬午,太子派人假冒使者收捕江充等人,江充助手韩说怀疑使者身份,不肯受诏,被杀害了。太子又派人禀告皇后,又分发武器给侍卫。太子向百官宣布江充谋反,把江充杀了。当时江充另一助手苏文逃到武帝处,向武帝控告太子,武帝派使者召太子,但使者不敢到太子那里,回报武帝说"太子反已成,欲斩臣,臣逃归。"武帝勃然大怒,下令丞相刘屈髦率兵平乱。当时太子纠集了数万人,与丞相军激战五日,死者数万人。民众以为太子要谋反,所以不支持他,最终太子势孤力弱而兵败,唯有逃离长安。最后皇后自杀,太子宾客多人亦被捕杀。

汉武帝刘彻此生最大的遗憾-杀死了戾太子刘据

太子逃到湖县一户贫家,户主常卖屦以维持太子生活所需。太子有一位富有的故人在此地,因为派人找他而被人发现,官吏围捕太子,太子自杀,户主亦被杀。太子有三子一女,全部因巫蛊之乱而遇害,只有一位孙子刘询生还。

汉武帝刘彻此生最大的遗憾-杀死了戾太子刘据

刘据之孙刘询后来登上帝位,是为汉宣帝。即位后谥刘据曰"戾",所以刘据又称"戾太子"。刘据的戾,显然是不思顺受。指他反抗,起兵杀江充。不思顺受,研究《史记》也承认戾太子起兵情非得已,但事实无法变更,戾是是对刘据客观的评价。

汉武帝刘彻此生最大的遗憾-杀死了戾太子刘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