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新河縣,千年古縣,古稱堂陽,幾經廢置,以鎮名爲縣名

河北省新河縣,千年古縣,古稱堂陽,幾經廢置,以鎮名為縣名

新河縣是河北省邢臺市轄縣,總面積366平方公里,總人口18萬。被列為河北省首批千年古縣。

一、歷史沿革

1、西漢置堂陽縣,治今縣西北,屬鉅鹿郡。以在堂水之陽為名。東漢改屬安平國。三國魏屬安平郡。北齊省堂陽縣。2、隋開皇十六年(596年)復置堂陽縣,屬冀州,大業三年(607年)改屬信都郡。唐屬冀州。五代晉更名蒲澤縣,屬真定府。漢複名堂陽縣。

3、北宋皇祐四年(1052年)升南宮縣之新河鎮為新河縣,堂陽縣省入南宮縣。熙寧六年(1073年)新河縣省入南宮縣。蒙古太宗四年(1232年)析南宮縣置新河縣,故城在今縣西。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徙今址,屬冀州。明、清因之。

4、1913年屬直隸省冀南道,次年屬大名道。1928年直屬河北省。1947年為紀念董振堂烈士更名振堂縣。

5、1949年屬邢臺專區,1950年複名新河縣,1958年併入寧晉縣。1961年改入南宮縣。1962年復設新河縣,屬邢臺專區(1968年改地區)。1993年劃歸邢臺市。

二、地名來歷

宋朝初期併入南宮縣。因新河鎮濱臨漳河之衡水新道,又取漢代“新市侯國”之“新’”,加境內多河,且取“眾志成城,心合則固”意,遂命名“新河”(一說因漳河幾經更迭,俗有“新河”之稱,新河鎮即以瀕臨新漳河而得名)。北宋皇祐四年(1052年)升新河鎮為新河縣,以鎮名(治所)命名縣名。

三、風景名勝

河北省新河縣,千年古縣,古稱堂陽,幾經廢置,以鎮名為縣名

1、董振堂事蹟陳列館。位於新河縣振堂公園內,沿中軸線由南向北依次為廣場射燈、董振堂將軍的銅像、董振堂事蹟陳列館(主體建築)、碑林等。

河北省新河縣,千年古縣,古稱堂陽,幾經廢置,以鎮名為縣名

2、脫脫丞相墓。位於河北新河縣城東南8公里東董村東側。墓地南北長80米,東西寬58米,墓基高於地面2米。脫脫(1314年-1355年),亦作托克托、脫脫帖木兒,蔑裡乞氏,字大用,蒙古族蔑兒乞人,元朝末年政治家、軍事家。

河北省新河縣,千年古縣,古稱堂陽,幾經廢置,以鎮名為縣名

3、光武臺遺址。位於縣城西4公里白神首村南側,為漢光武帝劉秀的點將臺。

河北省新河縣,千年古縣,古稱堂陽,幾經廢置,以鎮名為縣名

4、慈明寺。位於縣城南四公里故現村西,原名慈明庵。始建於隋朝,歸天台宗。唐代建藏經閣和佛塔。極盛時期香火旺盛,樓閣殿宇、亭臺塔像數十,佔地幾百畝,高僧雲集,道場莊嚴清靜。

四、著名人物

1、田光(?—前227年),今新河縣西千家莊人,自稱“節俠”,向太子丹推薦荊軻刺殺秦王。在荊軻臨行前,田光伏劍自刎來嚴守機密並激勵荊軻。

2、耿純(?—37年),字伯山,鉅鹿宋子傅家莊(今新河縣護駕村)人。公元24年被劉秀任命為前將軍,封耿鄉侯,隨駕南征,戰功赫赫。後被任命為東郡太守。

3、顏良(?—200年),堂陽(今新河縣)閆仙莊人。三國時期為冀州牧袁紹的部將。官渡之戰時顏良統兵進駐白馬坡,連敗曹操幾名大將,後在交戰中被關羽所殺。

4、董振堂(1895—1937),新河縣西李家莊人。紅軍高級將領,寧都暴動的領導人之一。1934年率部參加長征,多次與張國燾分裂黨的行為鬥爭。1937年壯烈殉國。

5、龐炳勳(1879—1963年),新河縣南陽村人,國民黨高級將領。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率部拼命抵抗,堅守陣地,為臺兒莊戰役的勝利創造了先決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