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鬥法爲何受傷的是敘利亞?一文解讀大國博弈下的弱國之殤

近期美國民調顯示, 51% 的美國人認為北朝鮮是美國最大的敵人,這是二十年來第一次有一個國家被超過半數的美國人認為是最大的敵人。那為什麼特朗普不發推特懷疑北朝鮮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因為他們真的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這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落後真的是要捱打的,美國看不慣俄羅斯就揍敘利亞也是一個道理。





敘利亞內戰主因是美國或者俄羅斯嗎?

不是,不單單是敘利亞,“阿拉伯之春”後所有阿拉伯國家的軍政動盪本質上還是它們自身的原因。而敘利亞是非常典型的例子:首先,敘利亞內部有宗教矛盾。阿薩德家族屬於伊斯蘭教阿拉維派,原本是一個小眾教派,後來得到伊朗的承認而成為了什葉派的一個分支(這顯然是出於政治目的),而絕大多數的敘利亞人民屬於伊斯蘭教遜尼派,雙方對伊斯蘭教理解不同,素有矛盾,而恐怖主義恰恰是極端遜尼派所孕育出來的惡魔。

美俄鬥法為何受傷的是敘利亞?一文解讀大國博弈下的弱國之殤

第二,敘利亞內部有民族問題。除了阿拉伯人外,該國邊疆地區生活著大量庫爾德人,他們一直有獨立建國的願望。而庫爾德人在土耳其、伊拉克等國家也有分佈,勢力龐大。電影《天國王朝》中率領穆斯林抵抗十字軍的英雄薩拉丁就是庫爾德人,並非阿拉伯人。

美俄鬥法為何受傷的是敘利亞?一文解讀大國博弈下的弱國之殤

最後,敘利亞內部有階級矛盾。和她的穆斯林兄弟們一樣,敘利亞的強人政治最終沒能讓國家走向富強,貧富差距過大、社會資源分佈不公廣泛存在,一旦有了導火索,反叛便有了燎原之勢。

02

美國和俄羅斯為什麼在敘利亞互不相讓?

首先如果失去了敘利亞,俄羅斯在中東就徹底沒有了同盟。某種程度上,敘利亞是俄羅斯在中東地區的底線,就如同東烏克蘭是其在歐洲的底線一個道理。所以,儘管與美國實力差距懸殊,俄羅斯仍然拼盡全力保衛阿薩德政府。需要說明的是,俄羅斯雖然紙面實力薄弱,但其戰爭潛力仍然是巨大的,歷史已經無數次證明了這一點。

美俄鬥法為何受傷的是敘利亞?一文解讀大國博弈下的弱國之殤

美國毫無疑問是世界第一強權,但遺憾的是,在中東地區它的地位並不穩固,而且越來越不穩固。在中東,美國似乎陷入了一個怪圈——支持誰,誰完蛋。比如伊朗——美國支持巴列維政府,巴列維被伊斯蘭革命搞下臺,伊朗徹底站在了美國的反對面。比如伊拉克——兩伊戰爭中美國支持薩達姆,薩達姆背叛美國,於是美軍入侵伊拉克,戰後伊拉克開啟民主化,但是民主化後,什葉派人數多,所以必然會選出什葉派的政府首腦,而什葉派親近什葉派的大本營——伊朗,於是,數千美國大兵的埋骨地伊拉克不可阻擋地倒向美國的老對手。

美俄鬥法為何受傷的是敘利亞?一文解讀大國博弈下的弱國之殤

總之,在“阿拉伯之春”後,美國丟掉了中東地區幾乎所有盟友和潛在盟友,多了一大堆敵人——諷刺的是,阿拉伯之春的後果如此具有顛覆性,恰恰也有美國的助推。民主國家一定親美嗎?非也,歷史上,西方人給中東製造了太多的流血衝突,導致中東民眾完全不能信任美國。所以,越是民主的中東國家,越是反美,反而獨裁領導人出於深遠考慮,願意和美國合作。但是,獨裁領導人都被“阿拉伯之春”幹掉了。

美俄鬥法為何受傷的是敘利亞?一文解讀大國博弈下的弱國之殤

如今只有沙特和美國關係較好,但雙方也缺乏信任,畢竟一個是民主自由的燈塔,一個是最落後、最保守的君主獨裁國家,而且和恐怖主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因此,美國雖然強大,但在中東也無路可退,面對咄咄逼人的俄羅斯和伊朗,面對各懷鬼胎的海灣國家,敘利亞是必爭之地。美國和俄羅斯的利益在敘利亞針鋒相對地衝突,雙方退路似乎都不多,但總體看美國還是要強不少。

03

敘利亞政府軍是否真的使用了化學武器?

這種可能性幾乎沒有。經過多年戰爭,敘政府軍已經基本收復了大城市和重要地區,此時使用化學武器,反而授人以柄,而且收效甚微,實在難以理解。同樣道理,俄羅斯在英國毒殺特工,也是在特工平靜生活多年,而俄羅斯就要舉辦世界盃,最需要國際友好環境的情況下,這實在匪夷所思。

美俄鬥法為何受傷的是敘利亞?一文解讀大國博弈下的弱國之殤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聯合國委派的化武核查員14號就要進駐敘利亞,美國卻選擇在14號凌晨空襲“化武基地”,何必這麼心急?如果敘利亞確有化武,美國為什麼不等一等聯合國核查的結果呢?

當然,敘利亞政府軍是否使用化學武器,本身並不重要,只是一個藉口。南聯盟沒有使用化武,美國照樣轟炸了;伊拉克阿富汗沒有使用化武,美國照樣打掉了。中國從來沒有使用過化武,從1840年到1945年,捱了多少頓揍?是化武的問題嗎?顯然不是。

04

敘利亞人民為什麼值得同情?

敘利亞人民所經歷的一切,中國人都經歷過。當一個國家強大時,它是棋手;弱小時,它是棋子;四分五裂時,它就變成棋盤了。國際社會是弱肉強食的最好例證,中國曾經是自然法則最大的受害者。所以我們應該同情敘利亞,我們曾經就是敘利亞。

美俄鬥法為何受傷的是敘利亞?一文解讀大國博弈下的弱國之殤

當你有實力時,可以不講理——比如,最近,英國拍賣公司即將拍賣搶走的中國文物,中國抗議了,人家說這符合法律;而當我們討論敘利亞,說美國的襲擊不符合國際法時,人家又說了,敘利亞使用化武,這是一個道德問題。所以,當你和他們談道德的時候,他們和你談法律;當你和他們談法律的時候,他們和你談道德。怎麼談,他們都有“理”。

最後順帶一說,美英法打擊敘利亞對黃金市場將會造成的影響。短期來看會黃金會上漲,如果俄羅斯採取了軍事行動,那麼黃金將會迎來天量避險盤,畢竟俄羅斯金融寡頭可不是蓋的,這將造成一箇中期上漲因素。

市場瞬息萬變本文觀點僅供參考。覺得文章有值得討論的地方可以盡情分享到朋友圈與朋友討論,或在文章下留言,說說你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