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排行榜

伴随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深入,规模化成为撇不开的情结,房企在业绩竞赛中加速奔跑,与此同时,房企土地储备规模与结构对业绩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中国指数研究院对房企拿地情况进行研究,关注房企在土地一二级市场拿地的最新动态与热点,为研判行业趋势提供参考。

2018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排行榜

2018年1-6月品牌房企拿地分布

从拿地金额来看,碧桂园、万科、保利摘得上半年冠亚季军。2018年1-6月,碧桂园以884亿元拿地总额荣居榜首,拿地实力无出其右;万科以723亿元拿地总额稳居第二,保利以615亿元稳居第三位。TOP10房企1-6月拿地总额4784亿元,占TOP50企业的44.7%,与1-5月占比基本持平,龙头房企获取土地资源优势相对稳定,继续保持领先地位。碧桂园1-5月已位居拿地榜榜首,6月土地市场继续发力,保持冠军姿势。6月4日,碧桂园以40亿元总价竞得佛山顺德第三宗TOD地块,楼面地价约10217元/平方米,该地块临近地铁7号线。

限地价、限房价、竞自持、竞配建政策成为主流,考验房企盈利能力。近半年来,房地产调控保持高压,限地价、限房价、竞自持、竞配建的土地出让方式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各个城市。中铁置业69亿元竞得的北京顺义后沙峪地块采用“限房价、竞地价、竞自持”的出让方式;碧桂园40亿元竞得的佛山地块出让条件为“限地价,竞自持70年租赁住房计容建筑面积”;保利29亿元竞得的厦门地块采用“限地价、竞配建”的出让方式。

2018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排行榜

从各城市群拿地金额来看,长三角土地市场持续火热,中西部成为开放新高地。受区域经济发展和房地产市场成熟度影响,发达的交通、高速发展的经济以及完善的配套设施吸引着大量优秀人才,长三角为众多房企投资的重点,土地市场持续火热。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中西部地区逐渐成为开放的新高地。长三角地区TOP10企业拿地总额高达1982亿元;中西部和珠三角以1487亿元和1176亿元分列第二、第三位;环渤海地区拿地总额位列第四位,为946亿元。

从城市群拿地企业来看,龙头房企布局更广,中小房企布局集中于其深耕区域。如碧桂园、万科在4个榜单中均有上榜,其中碧桂园在长三角和中西部榜单中分别以308亿元和261亿元的拿地金额荣居榜首,万科在环渤海榜单中以126亿元的拿地金额位居榜首;保利、龙湖除环渤海外在其它3个榜单中均有上榜,中海除长三角外在其它3个榜单中均有上榜,其中保利以301亿元拿地总金额居珠三角首位,绿地、阳光城则在各城市群榜单中出现2次;另外,祥生、建发、正商等房企则均在城市群榜单中出现1次,拿地较为集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