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調戲蔣門神妻子前,爲何說:你丈夫爲何不姓李?原因你想不到

喜歡《水滸傳》的朋友或許對“武松醉打蔣門神”這一橋段非常熟悉。話說武松被髮配孟州,和管營施忠之子施恩成了好朋友。為了幫施恩奪回被惡霸蔣門神搶走的飯館“快活林”,武松決定找蔣門神打一架。

武松調戲蔣門神妻子前,為何說:你丈夫為何不姓李?原因你想不到

當天,武松一路上喝了30、40碗酒,醉醺醺地走到了快活林。武松雖然武藝高強,但也不是一個無腦的勇夫,他決定先激怒蔣門神。畢竟按照宋朝法律,先動手者會更加受到嚴懲。於是,武松開始各種找茬。

他東倒西歪地先進了客店,嚷嚷著:“店家過來!”酒倌跑過來,“客官有什麼吩咐?”武松說:“我問你,你家主人姓什麼?”“姓蔣。”武松說:“為何不姓李?”隨後,他又指著老闆娘說:“讓那婆娘下來陪我!”櫃檯上的老闆娘一聽就火了,指著武松大罵:“你這該死的賊!誰知武松一把揪起老闆娘,直接將她扔進一個酒缸裡。一旁的蔣門神惱羞成怒,於是起身與武松激鬥,最終被武松打得鼻青臉腫,最後只好將快活林還給了施恩。

武松調戲蔣門神妻子前,為何說:你丈夫為何不姓李?原因你想不到

合上書,很多人就要問了,武松為何一定要說“(蔣門神)為何不姓李”,而不是“為何不姓張”或者“為何不姓王”呢?有些讀者認為,這句“為何不姓李”是純找茬,其實和許多人口中“你瞅啥瞅”沒什麼區別,都是蠻不講理。然而事實證明,大家的這種理解並不正確。武松之所以這麼說,是有歷史原因的。

為了解釋這一點,清人程穆衡曾在自己寫的《水滸傳注略》中這樣寫道:“其時妓家姓李者多。”也就是說,當時很多妓女都是姓李的。水滸傳成書於元末明初,當時的娼妓業非常發達,相關從業人員非常多。而這些風月工作者均有一個共同的偶像,她就是北宋末年的名妓——李師師。

武松調戲蔣門神妻子前,為何說:你丈夫為何不姓李?原因你想不到

歷史上,李師師不僅長得花容月貌,同時還相當有文才,詩詞歌賦無一不精。她不僅受到眾多士人才子的追捧,同時也得到了統治者宋徽宗的青睞。為了和李師師幽會,宋徽宗經常微服出巡,留下了許多風流傳說。妓女本是下九流的行業,最終卻能讓皇帝為之傾倒,這又如何不讓相關人員心馳神往呢?因此在元末明初,很多妓女都改了李姓,所以才造成“妓家姓李者多”的情況。

武松之所以先說“(蔣門神)為何不姓李”,其後又用言語調戲蔣門神的妻子,就是為了更多地激發蔣門神夫婦的怒火,好讓他們先動手。蔣門神妻子聽到這話後,自然暴跳如雷,武松將快活林說成是妓院,把自己說成妓女,換誰也得發火啊!如果武松說“為何不姓張”,恐怕蔣門神娘子的怒火就要大打折扣了!

武松調戲蔣門神妻子前,為何說:你丈夫為何不姓李?原因你想不到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梗,失去了歷史條件,現代人或許已經“get”不到古人的梗。讀名著的同時,若能瞭解歷史,或許能讓你的閱讀更加有趣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