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抗心肌缺血的药物有哪些

当下,我国有心血管疾病患者至少2. 9亿,其中心肌梗死患者约250 万,每年约35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死亡例数居各疾病之首。心肌缺血是冠心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常见的抗心肌缺血药物都有哪些呢?

盘点抗心肌缺血的药物有哪些

1.硝酸酯类

100 余年来的研究及临床用药结果表明,硝酸酯类药物是防治心肌缺血综合征最基本的药物,适用于各型心绞痛和急性心梗等。

主要有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单硝酸异山梨酯。硝酸甘油主要用于急性发作,长期的抗缺血治疗常用单硝酸异山梨酯。

《硝酸酯在心血管疾病规范化应用专家共识》指出:无禁忌证的进行性缺血患者,可即刻使用硝酸酯类药物。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缺血急性发作时,应首选硝酸甘油终止发作。对于无症状型心肌缺血患者,只要心肌缺血存在,都应使用硝酸酯进行长期的抗缺血治疗。

2.β受体阻滞剂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β受体阻滞剂可缩小梗死范围,降低猝死率,长期应用可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率。这类药主要有非选择性的普萘洛尔、纳多洛尔、噻吗洛尔、吲哚洛尔和选择性的阿替洛尔和美托洛尔。

盘点抗心肌缺血的药物有哪些

3.钙通道阻滞药

钙通道阻滞药能舒张大输送血管和小阻力血管; 阻止钙离子内流,降低心肌收缩力,降低氧耗;保护缺血心肌,逆转心肌肥厚; 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

短效钙通道阻滞药主要包括硝苯地平、地尔硫卓、维拉帕米;长效钙通道阻滞药有氨氯地平和非洛地平。

4.心肌代谢药物

心肌代谢药物是通过抑制脂肪酸的摄取和( 或) 氧化,增加葡萄糖的氧化代谢,保护冬眠心肌发挥抗心肌缺血的作用。这类药物常见的有曲美他嗪、雷诺嗪等。

盘点抗心肌缺血的药物有哪些

5.抗血小板药物

抗血小板药是通过封闭血小板膜上的受体或血小板内TXA2 合成途径等使血小板不被激活,从而抑制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根据其作用机制不同,一般可以分为抑制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代谢的药物、阻碍ADP 介导血小板活化的药物、血小板膜GPⅡb /Ⅲa 受体拮抗剂和凝血酶抑制剂,代表药物分别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昔单抗和肝素。

6.中药

许多中药含有的黄酮、生物碱、皂苷、糖苷、酚类化合物等具有较好的抗心肌缺血药理活性。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复方丹参滴丸,其抗心肌缺血的机制,主要涉及对心肌的保护作用、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对大血管的保护作用、对微血管的保护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