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戰神威震突厥,身爲三朝元老,爲何死後慘遭開棺戮屍?

在小說隋唐演義中,徐茂公是以一個軍師型的人物出現的,被程咬金稱為牛鼻子老道。然而正史中的徐茂公並非如此,他其實是一名武將,並非文臣,還是一位戰神級的將領,與衛國公李靖並稱,被封為英國公,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歷經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一生戰功赫赫,名震天下。然而他在生前為唐朝的統一與開疆拓土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死後卻慘遭開棺戮屍!

一代戰神威震突厥,身為三朝元老,為何死後慘遭開棺戮屍?

徐茂公原名徐世勣,字懋公。唐高祖李淵賜其姓李,名李世勣,後避李世民的諱,又改名為李勣。李勣出身於富豪之家,史稱其“家多僮僕,積粟數千鍾”,同時也是一個武將家族,祖上以武學著稱天下。因此李勣從小就習武,造詣頗高。當時正值隋煬帝暴政,天下民不聊生,各地起義風起雲湧。李勣知道自己身處亂世,難以守著家財獨善其身,於是只有十七歲的李勣散盡家財招兵買馬,加入了翟讓的瓦崗軍。由於作戰勇猛有謀略,逐漸成為了瓦崗寨炙手可熱的統帥將領。

後翟讓與李密發生內訌,李勣果斷站到李密這邊。李密被王世充擊敗後,李勣又歸附唐朝,成為了李世民手下的一名驍將。此後,李勣的人生逐步的走上巔峰。他隨李世民四方征討,兩擊薛延陀,平定了磧北,又在滅輔公祏之戰中大顯神威,戰功累累。當唐朝統一戰爭基本結束後,他又奉命鎮守邊境,多次擊敗突厥的進攻。

一代戰神威震突厥,身為三朝元老,為何死後慘遭開棺戮屍?

當時的突厥實力很強大,是唐朝北方的一重大威脅。突厥可汗頡利曾率軍打到距長安僅40裡的渭水橋北,令朝野震驚,這也讓李世民深以為恥。貞觀四年(630年),李勣率精騎三千夜襲定襄,東突厥頡利可汗趕緊向北撤退到大漠邊緣。同年,李勣乘勢追擊打得突厥潰不成軍,俘虜5萬餘人而還。由於有李勣在邊境神一般的存在,突厥軍隊聞風而逃,再也不敢南下騷擾。李勣因此得以加官進爵,一時家門顯赫無雙。

李勣一直活到唐高宗總章二年(669年)才去世,享年七十六歲。然而令他沒想到的是自己生前位極人臣,死後卻不得安寧。唐高宗末年,李治由於經常生病,權力因此就被武則天一步步的篡奪了。這就引起了很多大臣的反對與不滿,李勣的孫子徐敬業就是其中一位。

一代戰神威震突厥,身為三朝元老,為何死後慘遭開棺戮屍?

於是在光宅元年(684年),徐敬業就打著清君側的旗號,起兵討伐武則天。但叛亂很快就敗亡,徐敬業被殺,武則天下令誅殺徐氏全族。而生前位高權重的三朝老臣李勣也被開棺示眾,曝屍荒野。直到神龍元年(705年),唐中宗李顯復位,才下詔恢復李勣的官爵,並重新為他起墳改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