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第十九路軍永遠也忘不了杜月笙這個人呢?

杜月笙不僅全力支持前線的抗戰,在外交上還曾經動用個人的影響力實現不佔屈人之兵,他在外交場合有一次著名的拍桌獅子吼,這一吼為處於不利戰勢的國軍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為什麼第十九路軍永遠也忘不了杜月笙這個人呢?

在淞滬之戰第二階段,日本軍隊數千士兵變裝潛入上海法租界內,攻擊中方陣地,對我19路軍構成重大威脅,中國外交當局一再的向英美公使提出措詞強硬的抗議。2月22、23兩日,國軍對於日軍以租界為庇護所,忍無可忍,於是射炮攻擊逃入租界的日軍,當時英、美、德等領事館照會中方提出抗議.杜月笙及時偵查獲悉數千日軍乘黑夜登岸,潛往法租界日本僑民開設的商店及其所有的住宅,企圖由法租界衝入滬西,抄襲江灣、廟行,進犯我軍的右翼。他馬上通知國軍將領吳鐵城和蔡廷鍇,19路軍緊急加強江灣、廟行後側的防務,吳鐵城則十萬火急呈報外交部。2月27日,外交部便照會法國公使,請他轉告駐滬總領事和法租界當局“嚴重注意”,“迅將潛伏界內的日軍立予驅逐”,“嗣後務須嚴密防範,勿使潛入,以免肇成禍端”。 第二日,法國總領事館各國駐滬總領事全體到齊,中國方面由上海市府秘書長俞鴻鈞親自出席,杜月笙作為法租界華界的首腦前來參加。

在談判中面對日本代表村井倉松的強詞奪理、威脅恫嚇,杜月笙毫無懼色,拍案而起,高聲說道:“好,東洋兵可以進租界,住租界,利用租界打中國人,你們儘管通過這個議案,不過,我杜月笙要說一句話,只要議案通過,我請日本軍隊儘量地開來,外國朋友也一個不要走,我杜月笙要在兩個鐘頭以內,將租界全部毀滅!我們大家一道起死在這裡!”說完後在全場震驚下,大踏步離開會場。杜月笙在上海能掌握多少群眾,在座的人沒有一個心裡不明白,從杜月笙的嘴裡說出來那就不是空口白話,而是真的動了火。最後,法租界的數千日軍無奈之下,趁夜悄然撤離法租界。

全面抗日戰爭爆發後,杜月笙更是以身作則以高度的愛國熱情加緊發動群眾捐款捐物,他是中國紅十字會副總會長,上海市地方協會會長,又兼上海市臨時參議會議會長。他發動全國各幫派團體向國民黨政府捐贈20架飛機支援抗戰,組織紅十字會開展物資轉運、醫療救援等工作。

為什麼第十九路軍永遠也忘不了杜月笙這個人呢?

八一三抗戰開始後杜月笙支援前線輸送給養,收容和安置難民,以各種方式支持中國軍隊對日作戰。他與上海商界名人王曉籟、教育界名人黃炎培等十多人,冒著炮火硝煙,驅車到十九路軍軍部,送去大量罐頭食品和生活用品,併為十九路軍募集了900萬元大洋!蔡廷鍇軍長動情地說:“35天血戰,十九路軍永遠不會忘記一個人,這就是杜月笙先生。”

杜月笙在上海抗戰中還與戴笠共同組織了“蘇浙行動委員會別動隊”參加抗戰。這支1萬人的武裝遊擊部隊,以幫會和工人為基礎,配合正規軍作戰,並負責肅諜防奸等工作。杜月笙自己出錢捐贈了5000支快慢機手槍,又利用自己的影響,動員了幫會成員、工人、學生、店員、失業青年入伍。10月,這支僅以一月時間倉促成立的遊擊部隊,在上海南市和蘇州河兩岸配合正規軍與日寇作戰,儘管作戰力差,但大多成員異常英勇頑強,為中華民族抗戰作出了貢獻。據事後統計:別動隊戰死兵共1500人以上,受傷500餘人。據說,杜月笙頗為悲痛,他不是心疼錢,而是哀憐那些為國捐軀的青年,其中很多人是他的徒弟。

上海淪陷後杜月笙到香港,他利用幫會的關係,繼續開展抗日救亡工作。他通過專用電臺與上海保持聯繫,對上海的情況瞭如指掌,從事情報、策劃暗殺漢奸等活動。

1940年1月22日,《大公報》香港版在《高宗武陶希聖攜港發表,汪兆銘賣國條件全文》、《集日閥多年夢想之大成!極中外歷史賣國之罪惡!從現在賣到將來,從物質賣到思想》的通欄正副標題下,獨家刊登了《日支新關係調整要綱》,另在第九、十兩版整版刊登了日文原件照片。這條獨家新聞在香港和內地引起轟動,高宗武、陶希聖揭露汪精衛的賣國行為,經《大公報》香港版的及時披露,轟動中外,被稱為“高陶事件”。而這此次事件正是杜月笙設計指揮的。

為什麼第十九路軍永遠也忘不了杜月笙這個人呢?

1939年3月間,高宗武受託汪精衛在東京活動,並公開與日本新任首相平沼騏一郎簽訂了《汪平沼協定》。堅持“曲線救國路線”的汪精衛要求日本每月津貼3百萬元法幣,作為建立新政府的開辦費,另加2億元法幣貸款,擬建立一支軍隊。汪精衛一步一步地加緊與日本人的聯繫,並草簽了所謂和平協議《日華協議記錄》,聲稱要脫離國民政府,成立親日的“新政府”。

汪精衛的行徑,首先觸怒了蔣介石,他一再給在香港的杜月笙帶話,要他通過在上海的關係,在這方面來一個“突破”。杜月笙出於對抗戰前途,國家大局的考慮積極處理此事,得知參與日汪談判的高宗武、陶希聖有脫離汪精衛之意。在得到蔣介石的面授機宜後,他迅速設計成功收買了的高宗武、陶希聖。

1940年1月4日,高宗武、陶希聖二人帶著汪精衛賣國的《汪日密約》資料秘密潛入香港。1940年1月21香港的《大公報》總經理胡政之、總編輯張季鸞得到了《汪日密約》秘本和有關資料,還收到了高宗武、陶希聖給《大公報》的親筆信。自此汪精衛的賣國圖謀被揭穿,一時間國人盡知汪精衛賣國,在國人一片責罵輿論下,很多想投降的國民黨將領也紛紛與汪精衛劃清界限。

杜月笙作為青幫老大,他身上固然有一些難以洗脫的汙點,但在抗日戰爭時期,他放棄個人利益,以民族利益為重,說出“人之抗日誰不如我”的杜月笙確實盡力做了一箇中國人應該做的一切,他對於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所做貢獻也是不可抹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