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太湖美,能不憶江南

太湖|太湖美,能不忆江南

人人盡說江南好,可是在你眼中,

江南又是什麼樣子?

是居民口中的吳儂軟語,

在百轉千回崑腔中盪開的無盡柔情;

是手搖船在細窄的河道上劃過,

船槳一搖一撐的緩慢生活;

還是南方園林特有的移步換景

亭臺樓榭皆有的細膩、精緻

……

責編:Nienie 校對:鬧鬧 劉潔

太湖|太湖美,能不忆江南

太湖作為江南的母親河,是自然意義上的水鄉,是文化範疇上的江南,煙波浩渺的太湖水滋養了優美動人的吳越文化,使之成為“魚米之鄉”。

太湖|太湖美,能不忆江南

京杭大運河從她穿過,吳地歷史在這裡發祥,江南風情在這裡醞釀。三千年吳越文明,悠久的歷史孕育了無錫千年的文化。

吳越文化其實又稱江浙文化,是漢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江浙的地域文化。它以太湖流域為中心,範圍與吳語區相吻合。“蘇州話”一直是吳語的最典型代表。

太湖|太湖美,能不忆江南

行走於此,總能在不經意間與歷史邂逅,每一步都能走出一個歷史的迴音,走過千古惠山巍巍而立,走過古運河畔淺唱低吟,走過靈山大佛恢弘大氣,走過太湖碧波縹緲……

觀無錫千百年歷史,一幅寫意的潑墨山水畫,千年時光流轉,品無盡滋味。

太湖|太湖美,能不忆江南

“太湖佳絕處,畢竟在黿頭”,郭沫若用這樣一句話來形容無錫太湖的風景。

太湖碧波盪漾,藻花點綴其間,慢的意趣就在這一抬眼間蔓延開來,陽春三月,黿頭渚的櫻花,是太湖煙雨的詩行,如雪,漫天飛舞,暗香盈袖;如雲,輕輕地來,又輕輕地去。

江南的櫻花夢境於是在這裡降臨。

太湖|太湖美,能不忆江南

宜靜宜動的千古運河穿流而過,康乾兩帝六下江南,均七次拜訪惠山,潑灑著淺淡的水墨,展開一軸無邊的溫婉畫卷。

太湖|太湖美,能不忆江南

“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的惠山寺遠離喧囂,坐落於此,禪意綿長,感受靜謐的禪意,也還心靈一方潔淨的天地。

太湖|太湖美,能不忆江南

黎裡,全國曆史文化名鎮。又與同裡、織裡、古裡共稱江南“四里”。與世無爭,低調地默守著自己的一隅天地。

在水一方,靜自盛放。

太湖|太湖美,能不忆江南

觀完悠悠歷史,走過太湖之畔,賞一曲絕美崑曲......

崑曲之美,美在唱詞。那些或婉轉、或濃烈的字句,唱過方知深邃,看過方感情濃。

崑曲之美,美在形態。一招一式,舞盡風華。

崑曲中的意蘊,一個美字,說不盡,道不完。

太湖|太湖美,能不忆江南

歲月變遷,古時候的笠澤,如今的太湖歷史。吳越文化、太湖美景、悠久古鎮還有絕美崑曲也隨時間悄悄更迭,但變不了的是上千年來緩緩傳承的江南文化、江南味道。

太湖|太湖美,能不忆江南

由太湖水滋養的這片土地,以及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仍然世代相承著祖先們的特質。

這個自成一體的世界,在自轉與公轉的平衡中,持續創造著奇蹟。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