寮國水電站潰壩 承建公司稱與暴雨有關

新京報快訊(記者 黃鐘方辰)據老撾通訊社報道,當地時間7月24日晚8時左右,位於老撾與越南和柬埔寨接壤邊境的桑片-桑南內(Xe-Pian Xe-Namnoy)水電站大壩垮塌,導致50億立方米的洪水下洩,淹沒該國南部阿速坡省的數個村莊,目前已造成數人死亡,數百人失蹤。另據ABC老撾消息,大壩垮塌導致的洪水氾濫將造成6000多人流離失所,目前,政府救援正在展開。

據電力技術網站(power technology)介紹,桑片-桑南內水電站位於老撾首都萬象東南方向約550公里處的布拉萬高原。該項目包括建造三座大壩、一個大型水庫、地下隧道、豎井水道以及一個帶有四個發電機組的露天發電廠,預計耗資10.2億美元。該項目由桑片-桑南電力公司(PNPC)負責,2013年2月開始建設,預計於2018年完工。

承建公司稱潰壩與暴雨有關

據路透社,該項目的韓國承建公司SK E&C在一份聲明中說,大壩的上部在7月22日因暴雨垮塌,但由於持續降雨,修復工作無法順利進展,大壩在第二天進一步垮塌。SK E&C的一位高管表示,該公司在得知大壩可能倒塌的消息後就立即下令疏散12個村莊,公司正在配合當地政府營救村民。

據電力技術網站(power technology)介紹,負責該項目的桑片-桑南內電力公司是2012年由韓國工程建設公司(SK E&C)、韓國西部電力公司(KOWEPO)、泰國發電公司Ratchaburi發電控股公司(RATCH)以及老撾控股國有企業(LHSE)成立的合資企業。該項目是韓國公司在老撾開展的第一個建設-經營-轉讓(BOT)項目。據紐約時報,SK E&C在國內外都建有發電廠,該公司是韓國最大的商業集團之一——SK集團的子公司。

“東南亞電池”

長期以來,老撾被視為亞洲最貧窮和最隱秘的內陸國家之一,近年來,該國通過建設水電站大力開發水電資源,並向鄰國出售電力,成為“東南亞電池”。

根據桑片-桑南內電力公司簽署的電力購買協議,桑片-桑南內水電站建成後,90%的電力將出售給鄰國泰國,剩餘的10%在老撾國內出售。

據天空新聞,環保組織一直擔心老撾的水電開發過度而影響湄公河生態系統和湄公河岸人們的生活。目前,老撾大約有10座水壩投入運營,10至20座正在建設中,還有數十座正在規劃階段。

據紐約時報,水電是老撾和其他東南亞國家的主要能源,但建設水電站備受爭議,部分原因是大壩建設經常導致農村貧困人口被迫遷移並對漁業和流域生態造成嚴重影響。

作為致力於保護河流和捍衛依賴河流生存的社區權利的非政府組織,國際河流組織針對此次事故表示,由於氣候變化,老撾的極端天氣變得越來越頻繁,這次事故表明,無法應對極端天氣條件的大壩設計存在“重大風險”。同時,該組織指出,大壩的預警系統存在缺陷,警報似乎來得很晚,人們難以事先得到通知並安全撤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