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白杂谈:地域黑实习生——出不了状元的七彩云南

云南,简称云(滇),省会昆明位于中国西南边陲;是人类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是发现的中国和亚洲最早人类。战国时期,这里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

云南动植物种类数为全国之冠,素有“动植物王国”之称,被誉为“有色金属王国”。说了这么说,总而言之,清朝以前,发配流放云南比发配海南还惨。不像现在,发配云南当旅游,发配海南当度假。

老白杂谈:地域黑实习生——出不了状元的七彩云南

云南出烟草,白银,硬玉,鲜花,药材,土豆...可就是——出不了状元。

倒不是说云南教育差,毕竟‘建水文庙’是规模仅次于山东曲阜的文庙,人家文庙的号称中国第二大文庙。其实,云南早在明朝嘉靖的时期就出过一个状元,不过,嘉靖皇帝似乎是个“地域黑”,那个状元因为是云南人丢了状元。

李启东,云南楚雄人,祖籍江西庐陵。我们不扯祖籍,扯祖籍的话,大家祖籍都是中国。

明朝嘉靖十一年(公元1532年),壬辰科参加会试的云南举子有30多人,殿试中原拟云南楚雄人李启东为第一甲第一名,也就是新科状元,边疆莘莘学子齐集云南会馆相庆,透露出科举时代的惊喜。云南举子还没高兴完呢,朱厚熜以莫名其妙的“云南边方”为由,将李启东抑置为“二甲一名”。

“云南边方”是什么意思?也没啥特别的意思,就是说:云南就是个穷乡僻壤,老少边穷地区。李启东作为一个乡下人,当状元的话,朝廷脸面上不好看。

李启东就这么因为户籍问题,丢了状元。

老白杂谈:地域黑实习生——出不了状元的七彩云南

第二个状元就在几百年后的清代光绪年间了。不过这个状元的遭遇有点像现在各地发展旅游业争夺历史名人出生地。

骆成骧同学出生于云南会泽县金钟义通河镇水阁村,按理说,他是云南人没跑了。

可惜骆成骧七岁丧母,父子二人相依为命。其父不善理家,生活维艰,时逢四川资州人骆腾焕(字文廷)夫妇来会泽做红绿纸等物的生意,家境小富。李父即将年幼的小儿子过继给骆姓夫妇为子,因养母也姓李,改名骆成骧。不久,骆姓夫妇在会泽赚了些钱,即买了会泽地方的一些山货之类的中药材,带着养子回到四川资州生活。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乙未科会试中了进士,参加殿试。光绪帝拔置骆成骧第一,特“钦定第一”,成为头名状元。

骆成骧本来可以成为云南第一个状元的,不巧的是,当时的四川也是两百年出不了一个状元,于是云蜀两省就开始争夺骆成骧的户籍,结果由于骆成骧是在资州和成都求学的,所以划成资州籍,成了四川在清朝唯一一个状元。

值得一说的是,骆成骧虽然是文状元,晚年却喜讲武,力倡“强国强种”。他将为人撰写碑文地千多元酬金捐给成都武士会,武士们请他当会长,他欣然受之,并制订训练章程,使会员们武技大为提高。后来他又设立“射德会”,研习射箭和柔术,自任会长。

第三个状元:袁嘉谷,云南石屏人。这回户籍没有问题,确定是云南人。光绪二十八年夏,袁嘉谷被推荐赴京考试,全国应试者306人。袁嘉谷在殿试中,中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

老白杂谈:地域黑实习生——出不了状元的七彩云南

到这里,全都没问题。

光绪二十九年在保和殿进行了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考试。考试分两场。第一场是正场,正场被录取后参加第二场考试,复试。两场考试论一篇、策一道,参加这次考试的有186人。这次考试录取的人数为27人。

考试中成绩优异的梁士诒被慈禧太后太后怀疑与梁启超同族,杨度因是湖南师范生被怀疑他与唐才常同党,所以都取消了录取资格,一等前五名,仅录取了一人。这一个人就是——袁嘉谷。

袁嘉谷的称号是:“经济特元”,并不是“”状元新科状元”。经济特科的考试与一般科举考试不同,它不以八股见长,而是以经世济民、治理国家的方策为主,更注重学以致用。

但是,袁嘉谷好歹也算是中了状元,总算是破除了:云南不点状元 四川不招驸马,这句千古顺口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