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人录1:进退荣辱看胸怀

所谓“仁者爱人,智者知人”,知人是需要智慧的。要知人,须察人;而察人不仅在平时,更在电光火石之际、进退荣辱之间。诸如“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者,可以察见人之大勇;诸如“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者,则可以察见人之雅量。今天,我们看一个善于察人的故事:

品人录1:进退荣辱看胸怀

据《资治通鉴》载:唐朝卢承庆担任司刑太常伯时,负责考核朝廷内外官员。有一次,某督运官因途中遭遇大风而损失了粮食,卢承庆考核时当面评定道:“负责监运却损失了粮食,成绩只能中下。”督运官既不怨天尤人,也不解释推诿,神色自如,无言而退。卢承庆暗自喜欢,将他重又叫上堂来,改评为:“遭遇大风并非人力所能避免,成绩评为中中。”面对意外之喜,督运官颇有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气度,既不显得异常高兴,更没说什么深感惭愧之类的客套话。卢承庆大喜,挥毫泼墨,又将评语改为:“荣辱不惊,成绩中上。”传为千古美谈。

品人录1:进退荣辱看胸怀

督运官得之不喜、失之不忧、能屈能伸、去留无意,深刻道出了人对于物欲名利应有的态度,确实颇为不易,其旷达风流令人赞许。卢承庆不固执己见,不拘泥凡俗,察人之善,为国选材,胸怀也足见博大。

品人录1:进退荣辱看胸怀

敬请关注《读史启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