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是怎樣死的?

享壽xt


為了說明多爾袞之死,必須要稍微說一下多爾袞和順治的關係。

多爾袞對順治管教嚴格 讓順治產生逆反心理

多爾袞和順治,有點像張居正和萬曆皇帝。皇太極死後,多爾袞與他的弟弟多鐸爭奪皇位失敗,作為攝政王開始輔佐順治。順治6歲即位,還是個小孩子。

所以多爾袞就跟張居正一樣,安排小皇帝的學習和起居。按照皇家的規矩,小皇帝的學習是非常繁重的(比今天的孩子要悲慘很多),小皇帝就容易產生逆反心裡。

多爾袞開始的時候,給順治安排了三個滿文師傅和兩個漢文師傅。作為滿族皇帝,首先必須要掌握的是騎馬、射箭這些滿洲傳統,再加上多爾袞自己不喜歡漢文化,所以給順治安排的漢文化課非常少(順治直到成年,也沒有辦法用漢語與大臣交談)。多爾袞將順治大部分的時間都安排在學習騎馬射箭上面。

但是,順治這個人卻傾心漢文化。等到多爾袞死了之後,順治就抱怨,說叔叔攝政王不讓他學習,天天就讓他騎馬射箭,不讓他學漢語,儒家文化。沒辦法啊,你作為滿族皇帝,再加上皇太極死之前強調的,不能丟下滿族傳統。多爾袞這麼做,並沒有什麼問題。

多爾袞與順治產生的矛盾還有兩個,一個是不讓他見自己的母親孝莊皇太后,還一個就是多爾袞一直沒有把順治當皇上,而是看成自己的侄兒。所以,經常訓斥順治皇帝,不講君臣禮儀。但是,我們要說,多爾袞這麼做,其實也是為順治好。

《孝莊秘史》裡的多爾袞

比如,根據《清實錄》的記載,有一次,北京城鬧傳染病——天花。那個時候,天花是不治之症,傳染上幾乎就只有等死。多爾袞知道了之後,立即跑到紫禁城,帶著順治就往關外跑。關外冷,沒有天花。

當時順治被多爾袞抱在馬上,非常害怕,對多爾袞的做法也非常生氣。後來,多爾袞死後,順治說,幾十個人就把我帶走了,路上都是土匪,路上就連吃喝都是問題。多爾袞這不是要殺我麼!

這些事,也導致了順治對多爾袞的恨。

多爾袞傷口復發致死 死後被清算

那多爾袞是怎麼死的呢?這還要從1639年松錦之戰說起。當時,多爾袞是打天下的主力。1639年的時候,多爾袞就得了病。但因為作戰太忙,多爾袞沒有好好調養身體。1649年的時候,多爾袞在騎馬的時候從馬上栽了下來,膝蓋受傷。

那個時候,也沒有什麼好的治療方法。多爾袞就用石灰敷了一下傷口(石灰可以殺菌),但是病沒好(估計是那個石灰本身就不衛生),而且越來越重。多爾袞意識到自己命不久矣。有一次,他越發想念順治皇帝,在家裡唸叨著,皇帝為什麼不來看我。

沒想到,這個事被順治知道了,順治趕忙去看多爾袞。順治一來,多爾袞就知道,自己身旁有順治的眼線。這也就意味著,順治開始防著自己了,對自己有怨言了。

多爾袞一改往日的威嚴,跪著向順治表示感謝。順治走後,多爾袞決定,馬上離開北京,遠離是非之地。

《少年天子》裡面鄧超扮演的順治

1650年12月31日晚上8點,多爾袞死在承德避暑山莊旁邊的灤平縣。多爾袞死後,葬禮非常隆重。順治皇帝親自跑到東直門外五里迎接(那個時候,出了東直門和西直門,就不是北京了)。順治又決定,以皇帝之禮厚葬多爾袞。

多爾袞一死,順治開始親政。上任伊始,就定了多爾袞十六大罪狀。削爵、撤廟享、將財產充沒。一直到乾隆時期,多爾袞才恢復名譽。


兮兮說事兒


多爾袞是繼其兄皇太極之後,愛新覺羅家族中又一位政治家、軍事家。他英俊瀟灑,富有儒將之風。但他自幼體弱多病,用豪格詛咒他的話說:是個“有病無福”之人。多爾袞則自稱是在關外松山大戰時“勞心焦思”、“披堅執銳”種下的病根。他率軍入關後,又獨攬國家軍政大事於一身,加之水土不服和生活習慣上的差異,使他的身體日漸衰弱,經常感到頭昏目眩,精力和體力逐漸下降。

到了順治七年(1650)初,多爾袞的身體明顯不如從前了,雖然他還是支撐處理政務,但是有時不得不在家休養。當時,由於對清朝軍政要務的操勞和對付統治集團內部爭權奪利的鬥爭,使多爾袞沒有一天安寧的日子。這耗費了他大量的精力和體力,積勞成疾;加之,他在生活上毫無節制,縱慾過度,疾病纏身,使他在日夜與病魔鬥爭中度日,精神負擔很大。尤其是他家族內連續發生不幸,接連失去親人,給他的精神造成了巨大的創傷。

順治六年(1649)三月,他的親弟弟,年僅36歲的多鐸因出天花而死;接著他的兩個兄嫂即阿濟格的福晉也因出天花相繼而亡。這些對體弱多病的多爾袞來說形成了很大的心理負擔,總感覺到他的家族正在衰敗,時有災禍降臨之感,說不定哪一天就會降臨到自己頭上。

果然,同年十二月,他的元妃博爾濟吉特氏也因天花去世。他為元妃舉行了隆重的葬禮,令兩白旗牛錄章京以上的官員及官員的妻子都要身穿縞衣,六旗牛錄章京以上的官員都要摘去纓帶,以示哀悼。順治七年(1650)正月,多爾袞追封博爾濟吉特氏為敬孝忠恭正宮元妃,並將文字刻在玉石寶冊上,企盼著家族的災禍儘早過去。

親人相繼死去,使多爾袞在精神上遭受了極大的創傷,在心理上造成了沉重的負擔。加之,他又連續率兵出戰,內外攻心,終於難以支撐他的病弱之軀,被迫在家休養。順治七年 (1650)七月的一天,多爾袞在家休息,心情煩悶。福臨的侍衛大臣錫翰等人到家中探望。多爾袞對福臨不親自前來探望他,心中不悅,於是他對錫翰等人說:“我剛剛遭到不能再大的憂愁(指元妃病逝一事),身體又不舒服,皇上雖然是萬民之主,但我遭到這麼大的不幸,按照家族的禮節也應該到我這來看望一下。”隨後,又氣哼哼地說:“皇上年幼,可你們都是親近皇上的大臣啊!”他雖然對此非常不滿,但他已在內心裡意識到皇帝已經長大,看來自己也快該歸政了,感覺自己獨撐朝政的時間不會太長了。於是他又說:

“你們不要因為我說這番話,就去告訴皇上,請皇上到我家中來。”可見,多爾袞除了身體有病之外,他的心理也已經非常脆弱。

十一月十三日,多爾袞因為有病,心緒煩躁,便率領諸王、貝勒、貝子、公以及固山額真等官兵到邊外去狩獵。然而,他沒有想到,這是他最後一次狩獵。此一出就再也沒有回來,猝死在邊外的喀喇城。

多爾袞究竟是怎麼死的?《清實錄》記載簡略而含糊。據清初筆記記載,多爾袞在與諸王等外出狩獵時,不意在行進之中,突然感到頭暈目眩,跌落馬下,膝蓋跌傷,當地土民用石膏給他塗抹了傷口,他勉強支撐著繼續前進。後來,騎兵們將一支老虎趕入圍中,多爾袞連射三箭未中,這時便感到膝蓋劇烈疼痛,難以忍受,胳臂無力,便急令回營。此時,諸王大臣們見他面色蒼白、伏鞍不起,便慌慌忙忙地找來擔架,將多爾袞抬至附近的喀喇城,時隔不久,多爾袞還未來得及交待後事,就一命嗚呼了!當時是十二月初七日,年僅39歲。

多爾袞的死訊傳入京城,如晴空霹靂,舉國震驚。福臨對皇叔攝政王之死,也很悲痛。他詔令天下臣民易服舉喪。當多爾袞的靈柩車返京時,順治皇帝率諸王、貝勒、文武百官易縞服,迎於東直門五里外。他親自舉爵祭奠,向皇叔父多爾袞的靈柩行三跪大禮,扶棺痛哭失聲。十二月二十日,下詔頌揚多爾袞功德,二十五日,追尊多爾袞為“懋德修道廣業定功安民立政誠敬義皇帝”,廟號成宗。多爾袞死後的尊榮,到此達到了頂峰。

順治八年(1651)二月,多爾袞死後不久,被政敵揭發,皇帝判處他“削去爵位、黜出宗室、抄沒財產”,追奪一切封典,毀墓掘屍。一百多年後,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發佈詔令,正式為多爾袞翻案,平反昭雪,恢復名譽。下令為他修復墳塋,復其封號,“追諡曰忠,補入玉牒”。


鄧海春


現在史學界的普遍贊成的是,他在狩獵的時候墜馬受傷,病重身亡。 清朝官方史料,對於多爾袞具體死亡的前因後果和過程都語焉不詳。介於多爾袞突然死亡的微妙時間,身後遭遇清算的倒黴結局,這件事的表相之下,或許有永遠解不開的秘密。

1、民間記載    

明末清初談遷的《北遊錄》記載:順治七年十一月,他出獵古北口外,可能墮馬受傷,膝受重創,塗以涼膏,太醫傅胤祖認為用錯了藥。至十二月初九日卒於喀喇。

在現實生活中,有兩種甚是奇怪但又認同的現象,很多看起來健壯的人,一輩子也不會感冒幾次,卻會突然猝死;而病病歪歪半輩子的人,卻多半能長壽。多爾袞也許就屬於後者。他從20多歲之後就老是生病,光他自己敘述,旁人議論,史料記載都很多次。他那些體壯如牛的兄弟侄子們很多都是二三十歲就突然病死,而多爾袞健康狀況一向不佳,卻能夠一直拖延到三十九歲,而且在死前幾天還能正常地行獵,可見他當時並沒有什麼極其嚴重的病症,甚至絕症之類。

2、疑點

  根據《內國史院滿文檔案》記載:順治七年十一月“十三日,皇父攝政王身體欠安,居家煩悶,欲出口外野遊。”這一次出遊,多爾袞帶上了清王朝絕大部分政治核心人物。   根據多方求證後基本確定多爾袞應該是在劉漢河駐紮狩獵的時候受傷的,所以轉移到附近的喀喇城休養。按照《清世祖實錄》裡面的記載,當時喀喇城剛剛開始動工,根本連間房子都沒有,大家都是紮營下來,宿於營帳之中的。既然條件如此簡陋,如果多爾袞在來喀喇城之前就已經病重,那麼又如何會在這個時候動身去另外一個荒蕪之地呢?不怕病體承受不了折騰?《清世祖實錄》,有這樣一句“又於初八日,英王知攝政王病劇,乃於初九日早,遣人往取葛丹之女”。

可見,多爾袞初七到喀喇城之前身體還不壞,然而健康狀況卻在到達喀喇城的第二天一早就形勢急轉直下,甚至到了病危的地步,這其中就有很大的貓膩了。

這樣推斷下來,多爾袞從單單的膝蓋受傷這樣的小創,到突然病重死亡,實在是非常短暫的。而從病重到死亡,也不過是30多個小時的時間,也難過這本原始史料中會用“猝崩”這個詞彙了,多爾袞很有可能是被謀害的。   


君之所見


清軍還沒有入關,1643年八月某天,皇太極端坐議事期間,突然無疾而終,這給正在戰事中的大清無疑沉重一擊。不能一日無君,這些親王們打著自己的小算盤,開始了帝位之爭,皇太極長子肅親王豪格應當是首先,但是以睿親王多爾袞為代表的不同意,孝莊當時懼怕多爾袞手握重兵,只好同意讓六歲的福臨做了皇帝。在一年時間裡打敗了李自成等起義軍。1644年9月七歲的福臨正式在北京登基做了順治皇帝,鄭親王濟爾哈朗,睿親王多爾袞如願以償的做了攝政王。開始了多爾袞的時期,肅親王豪格無緣無故的死去,孝莊皇太后下嫁多爾袞,穿龍袍代福臨處理朝政,在高麗,在國內四處選美供自己享用。由於淫蕩無度身體逐漸衰弱,後來帶人圍獵之時不慎在馬上摔下,過不多日不治而亡,時年39歲。順治帝按皇帝的規格下葬了多爾袞,多爾袞的一個親信向皇帝列舉了多爾袞的諸多罪證,因為豪格的死,孝莊的蒙羞,給順治提供了機會。在順治六年把墓裡的多爾袞鞭屍砍頭出了心中的怒氣。後來乾隆仔細看了清朝入關前後的過程,覺得沒有多爾袞就沒有清朝成功,所以給多爾袞平了反,而且在大清史中刪除了多爾袞的罪證,在以後的清史裡很少提及多爾袞。


風的導航


大清超人的悲喜人生路

多爾袞是個傳奇人物,有能力,有話題,有緋聞。在清朝入主中原的過程中,他戰功卓著,居功至偉。清朝入關時,順治還小,只有6、7歲,多爾袞做攝政王,沒有皇帝之名,但有皇帝之權,是實際的統治者。

他為人也比較高調,擅作威褔,任意行事,他出去打獵,王公貴族都要送行,而且是“列班跪送”;他上朝,要坐轎子直到午門內,其他大臣只能到午門外;遇到元旦等重大節日,大臣們給順治朝賀之後,還得專門跑到多爾袞府中送紅包。

順治小皇帝,其實就是個小學生,孤兒寡母的,也奈何不了多爾袞,他大權在握,常常是越過小皇帝,自己發佈命令,直接稱詔旨。這就有點過了,明顯有點缺乏政治頭腦,或許是得意忘形,根本顧及不了。

此時,多爾袞達到人生巔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他既愛權,更好色。之前,他賜死了順治的胞兄豪格,並強娶了人家老婆(也是他的侄媳婦)。後來,據說,多爾袞還想要親上加親,又強娶了順治的母親——孝莊太后。多爾袞生活比較糜爛,他廣開“色”路,在八旗女子中舉辦選美大賽,看上的,都拉上床。他還強娶朝鮮公主,但是,那時候整容技術還不行,公主長得不好看,他又強令朝鮮挑選漂亮的送來。

豪格曾經罵多爾袞是“有病無福”之人。他本來就有“風疾”,再加上愛好“床上運動”,縱慾過度,所以,常常頭昏目眩。1650年8月,多爾袞去古北口外打獵,可能那一段時間操勞過度,被掏空了身子,騎馬時跌了一跤,摔了下來,受傷不輕

一個出生在馬背上的民族的大將,在壯年時墜馬受傷,實在讓人大跌眼鏡。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4個月後,多爾袞竟然不治,一命嗚呼,年僅39歲。

多爾袞死後,小皇帝封他為“義皇帝”,葬禮辦的風風光光,牌位配享奉先殿,政治待遇極高。

可是,僅僅2個月後,政治風向突變,多爾袞被以謀逆大罪開棺戮屍,據說最後挫骨揚灰。他的“義皇帝”稱號被收回,財產全部充公,還被開除了“皇家戶口”。

大清“超人”,一下子,就變成大清“渣人”。也許,仇恨的種子早就在小學生順治心裡埋下,狂妄的多爾袞卻被小皇帝的各種封號弄昏了頭,所以,即使他沒有猝死,下場也好不到哪裡去,康熙朝的鰲拜就是一個好例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