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民政撬动“大民生”——岑巩县民政部门实施精准救助扶贫侧记

大爱民政撬动“大民生”——岑巩县民政部门实施精准救助扶贫侧记

“感谢政府的关心帮助,帮我家渡过难关,能过上今天的好日子还得感谢你们……”吴菊梅拉着思旸镇社会事务办工作人员的手激动地说。62岁的吴菊梅是岑巩县思旸镇马坡村人,今天是来申请取消低保的。

几年前,吴菊梅家里十分困难,丈夫患病,丧失劳动能力,家里有一双儿女上学,经济来源全靠她打零工、卖点小菜来赚取,吴菊梅白了头。

思旸镇社会事务办得知吴菊梅一家情况后,通过入户调查,严格按照城乡低保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原则,及时将吴菊梅一家纳入农村低保保障范围,该县民政部门也积极采取社会救助,让吴菊梅一家感受到了温暖。

“前年老头子走了,儿女也都参加工作,今年儿子准备把房子翻修。政府对我们好,我们也要自觉,所以今天我是来申请取消低保的。”吴菊梅说。

类似吴菊梅家这种情况的困难群体享受社会救助还有很多。

杨胜平是思旸镇磨寨村村民,结婚后就一直和妻子在外打工,不愁温饱。2017年下半年,杨胜平被查出患有白血病,三次透析治疗花费了20余万。又由于常年在外打工,合作医疗保险一直没交,大病医疗无法报销,医疗费用只能完全自费。

驻村干部通过了解情况,及时上报镇政府和县民政部门,根据实际调查情况,村级评议,乡镇审核,岑巩县民政部门审批,将其一家三人全部评定为低保、纳入了精准扶贫户,并及时办理合作医疗保险,给予杨胜平一家5000元临时救助。

近年来,岑巩县认真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紧紧围绕群众需求,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困难人员撑起社会救助“保护伞”,助推脱贫攻坚精准发力。以“小民政”撬动“大民生”,民生保障从“兜底救助”向“精准救助”转变,通过精准识别,实现精准扶贫低保兜底4944户9789人。2018年上半年,农村低保按月通过金融机构发放到户2389.3万元;大病医疗救助对象2588人,支付城乡医疗救助金443.85万元;临时救助78人,救助资金21.3076万元。

岑巩县建立纵向联通县乡两级民政机构,横向联通各相关部门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平台,实现医疗救助与医保、新农合、医疗机构协调配合,开展“救急难”、“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等工作,形成以民政部门牵头、相关部门(人社、住建、移民、教育、卫计等)协作的社会救助大格局,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