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BAT的区块链独角兽将很快出现

很多人输就输在,对于新兴事物,第一看不见,第二看不起,第三看不懂,第四来不及。 ——马云

冲击BAT的区块链独角兽将很快出现

不知道马云是否真的说过这句话,我想马云的意思是影响输与赢,认知是第一关键要素。刘邦和项羽,现在看不仅仅是他们各自不同的性格造成不同的结果,更是认知的不同造成了不同的结果。项羽是贵族出身,从小到大一直接受的是要做传统的“分封制”模式下的天下霸主,而实际上分封制早已进入了历史的垃圾箱了,新的大帝国一体化模式已经由秦始皇开创,而刘邦出身简单没有传统认知的固化,顺应了这种历史前进的车轮。现在看,也只有像当时政治边缘的秦国或者出身简单的刘邦,才有可能“突破”传统固化认知,建立更先进的共识结构。

5月28日,在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回忆了他曾经的北漂生活。他说,自己跟无数年轻人一样,“在北京漂过,受过挫折、失落过、迷茫过,忍受过地下室,也挤过早上六点的公交车。他每天早上拎着两个包子挤51路公交车留在了记忆中,而一张当时爬长城的照片是留到今天。

马云当年经历了很多事情,他曾经说过今天爱答不理明天高攀不起,苹果的经历也是这样的:某公司大老板诺兰·布什内尔在1976年只需出资5万美元就能获得苹果三分之一的股份,但他却把这个“麻烦”推给了红杉资本,可惜红杉资本的投资人也同样看不上衣衫不整、长发披肩的乔布斯,最终阴差阳错,马库拉在苹果将要面临破产的关键时候资助了25万美元,换得了苹果30%的股份,成为苹果的第一位投资人。

工信部于佳宁说,下半年即将到来的公链大战是对我国区块链技术的检验,区块链领域会出现独角兽,而且可能是社群的形态,并且将会对现有的互联网巨头产生冲击。

冲击BAT的区块链独角兽将很快出现

虽然趣店集团最近股市上不好,但在趣分期早期从零到月销售额过十亿只用了几个月。昨天站街发传单,今天上市过百亿,这种事情每一次大浪潮来临都会出现一批。

芒格和巴菲特在购买喜诗糖果之前,一直不了解品牌的价值。他们在收购后才发现,这家公司可以定期提高价格,而客户并不怎么表示不满。他们称这种能力为“定价能力”。按照这个标准,苹果也具有这种“定价能力”:苹果的产品可以自由定价,而且涨价并不会影响销售。也就是说,这样的企业具有一个非常强大的特性:即便你涨价,客户也不会离开你。

所有商业模式的核心是:单位资金在单位时间获取新增用户的能力,以及维持用户的使用频次。只是为了有内容而买一个外壳是没有用的。简单说,商业模式的核心是能力,有特殊内容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内容本身。

拼多多单月交易额早就超过了百亿级,已经是大现金流平台。CTO陈磊曾表示,“将小程序结合公众号内容、推送消息和朋友圈传播联动考虑,三者优化后,拼多多的留存率提升了30%。”,它将微信公众号文章(朋友圈转发)、微信群、超低价和免费爆款商品综合,将自己产品的功能和微信的功能有机融合。

传统风投急攻猛进的无人货架领域几个月就变成了一地鸡毛般的商业模式,无人货架也成了所有类似模式的最“极致”的项目。相比超集中的投资,好的区块链项目是真的提现了让商业回归本质,追求需求和供给的平衡,让有勇气的创业者不再敬畏风险投资家、也无需敬畏集中式的大资本,而是敬畏最应该敬畏的群体-用户。

很多人热衷于会议,热衷于露脸,不过如果有真实大现金流业务的,估计也没时间去参加什么会议,看看任正非和赵长鹏,即使对外沟通,社交平台就已经足够了,币安前段时间利用群聊,搞的媒体集中答疑就非常成功。我认为网上互动是最好的方式,因为和用户也是这样互动的。只要记住一个基本原则: 勤奋、真实、少浮夸。

可以有一个粗糙但有理由的判断,凡是有名人站台的,无论是任何领域的名人,都不太可能做得很大,迷信名人、迷信风投背景其实是传统模式下的“心里印记”,在去中心化时代,作用并不大。当然真的做到的人并不多,币安也好,以太坊也好,开始都很普通,也没有名人站台,但有一点也很重要,就是早期都通过众筹获得了必要的启动资金,而且众筹获得的资金远远超过我们想象中VC的投资额(币安还没上线就众筹1500万美金,远远超过天使投资的金额)。众筹成功,意味着比VC投资还要重要,因为这就是众人支持的力量。

从原本众筹的模式,到现在疯狂的私募再ICO模式,脱离了早期以项目发展为主题的理想方向,变成“只”为钱而做,这种的极致就是疯狂炒作空气币、甚至传销币。在大环境的影响下(不仅是中国大环境,也有全球大环境),疯狂私募加ICO模式的时代会很快过去,未来的路,其中一个很可能就是法律许可下的众筹加创新型空投组合,即有人说的IDO是其中一种类型,除此之外还会有其他创新出现,并且成为未来主导的商业模式。

比较好的项目,早期众筹时的总估值不应该太大,毕竟还没有真正商用,就像以太坊那样,初始众筹总市值也不到2亿,让总的市值跟随商用需求、最好是营业流水的增加逐渐拉升,大市值是配大需求、大流水的,而不纯粹只是个泡泡,只有大交易流水的项目才对得起大市值、对得起早期支持者。

以太坊最早众筹总市值也才不到2亿,至今的市值是经过真实的“需求”拉起来的,即大部分代币的发行。EOS现在主网还没上线,私募还没结束的情况下,市值就已经600多亿,最高的时候超过1000亿。EOS全称为Enterprise Operation System,即商业操作系统。目标是构建一个区块链操作系统的底层,在这个操作系统里,可以构建各种各样的智能合约应用,并且使得EOS系统里的每一个软件都可以获得高性能的支撑。

360好像每次飞跃都是找一个当时的巨头作为一个“目标”,这次找了风口浪尖上的EOS,方法非常巧妙,很快火爆全球。而上次和QQ的PC终端大战,奠定了360在安全领域的一哥地位。

有传言称罗斯柴尔德银行帝国计划进入加密货币市场,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对该帝国的真实性表示质疑。V神向罗斯柴尔德银行帝国下战书:随你便,自由市场上见。不亏是V神,传统投资人肯定是不敢这样说的。

据金色财经上的报道,三点钟社群创始发起人玉红在贵州国家数博会论坛上表示:今年唯一确定有价值的是比特币,EOS最大的传销币。EOS21个超级节点的是非常传销的设计,但参与方必须身价一个亿才能参与进来。很多人说EOS厉害,通过三个月的学习,我觉得没有供应链的都是耍流氓。我觉得说得太好了,EOS经过几年以后再看,必然一地鸡毛。

玉红说EOS才是史上最大传销币与空气币。此话一出,引发了巨大行业争议。玉红表示他受到了极大压力,EOS的21个超级节点,本质是一个21个人组成的联盟链,连基本的DDOS攻击都没法抵挡,记账的安全性都无从谈起。为了追求TPS的而过度设计,EOS只是更加中心化了而已,网络有巨大的参与门槛,普通用户是无法加入到这个网络中,也无法独立的验证网络的交易。这违背了区块链的分布式记账精神。

陈伟星今天也发布朋友圈回应了对EOS漏洞的看法,他表示:“EOS堪称区块链毒瘤,毫无理想主义的极致炒作圈钱者,区块链共识的最大破坏者。1、募集近30亿美元,完全不知去向;2、ICO一年365天,不知投向与目的;3、DPOS过度中心化,技术漏洞百出与过度包装;4、绝大部分炒币与所谓超级节点来自国内,而超级节点本质是一群利益共同体的炒作;总之一个花几千万人民币就能搞定的技术。。。”

冲击BAT的区块链独角兽将很快出现

区块链创新中有两条红线

陈磊在数博会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区块链创新中有两条红线”,当今众多公司涌入区块链行业并加以创新,但可能会碰触政策红线。第一是借助区块链技术作为非法集资的手段,第二是不要跟法币进行兑换,这些创新不可取。对于区块链市场的未来,陈磊认为,这还是一个高速增长的行业,大家都在抢占份额阶段,尚未达到瓶颈期,“老大和老二、老三都可以去吃新的份额,会看到白热化的竞争,但我觉得离行业洗牌的阶段还很远”。他认为,区块链行业与芯片行业类似,属非常重要的社会基础设施,这项技术对国家整体发展有着巨大的利益和价值。但是,行业的蓬勃发展不能仅靠资本助力,高校的人才培养和国家大量资金的投入,两者缺一不可。

2014年12月,中国证券业协会颁布《私募股权众筹融资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股权众筹办法》),对股权众筹的性质、平台准入门槛、投资者准入资格、行业自律作出了明确规定,其中第十二条规定,融资者不得公开或采用变相公开方式发行证券,不得向不特定对象发行证券。融资完成后,融资者或融资者发起设立的融资企业的股东人数累计不得超过200人。如果违反上述规定进行股权众筹,融资者涉嫌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

从全球看ICO时代即将结束,还在指望着ICO的人其实连所谓的末班车都赶不上了。但是区块链经济规模会越来越大,涉及到用户越来越多,不管那些用户有意无意。

冲击BAT的区块链独角兽将很快出现

人类将不会再有思想家

我记得很小的时候,和小朋友们爬山看到过这种蓝色的花,当时可以用一个词“好奇”来形容,因为蓝色的野花很少见。现在想,或许随着未来的去中心化共识以及社会结构的形成,人类将不会再有思想家、认知家(凡是抽象观念形成的认知体系都只是过去式,在小学课本里),也就是不会再有通过基于抽象建立的结构映射群体性感应信息。未来又再次回到像动物那样的通过感应信息加上纯机器结构化运算形成共识的模式中,可以理解为相当于生命“意识”的螺旋式上升。

乌合之众这个名词听说过已经有很多年了,不过那本知名的书没看过,很反感“乌合之众”这个用词。实际上,我之前写过文章,人的意识、认知的形成本身就是群体性的结果,是海量的去中心化“个体”综合的结果。区块链的出现,就是通过技术手段达到去中心化的共识。乌合之众是人类社会的高级阶段,完全不再依赖抽象观念对外界做出反应做出决策,而是重新回到动物的天性,单纯依赖感应做出决策,当然感应工具会超级发达,如感应引力波的工具以前是想象不到的。


探索猫所有文章基于如下逻辑:

意识本质 —>个人意识 —>群体意识(意识形态:巫术、宗教、哲学、科学、未来某种形态)。关于意识的本质,探索猫认为意识就是“感应”的结果(如量子退相干获得信息),是各种尺度下物质对微观量子的感应,而且这种感应是双向的,只有双向的才叫意识。宇宙万物都有这种能力,可以从物质尺度上分成三大类:1、微观尺度上的感应,即量子之间的感应;2、亚宏观尺度物质对量子的感应,这就是生命的意识;3、整个宇观尺度对微观量子的感应,即整个宇宙就是一个“意识主体”。

而其中生命的意识,即亚宏观尺度下的物质对微观量子之间的双向感应,实际上是由一种“中间量子(我起个名字叫游离态量子比特)”作为“中间人”来实现的,它通过感应其他量子(包括生命体内外部和内部的量子),在退相干(塌缩后)获取信息,实现麦克斯韦妖的信息获取,加上能量获取,实现熵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