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之《无问西东》:四段故事,带你看清一段历史

先说下观影感受:大格局,松散故事,精神统一。

四个年代,四段故事,平行发展,在人物、情感、境遇上又有一定的联系。

四个年代:2000年之后的北京;1962年的北京;1938年的昆明;1923年的北京。

看电影之《无问西东》:四段故事,带你看清一段历史

电影一开始,就有旁白“如果提前了解了你所要面对的人生,你是否还会有勇气前来?”

这个问题一出现,就给人“我的目的 不是要给你讲一个故事”的感觉。

电影里,却说了四个人的故事。而这四个故事,都不是要给你讲故事。这种结构很难把控,这种做法也很冒险。

但是在我看来,几个故事都有一个核心,拿片中的一句台词来总结的话就是:不要放弃对生命的思索,对自己的真实。

看电影之《无问西东》:四段故事,带你看清一段历史

一头一尾两个人物两个故事比较短。2000年后的北京,广告人陈果果因为一个奶粉项目接触了农村来北京生四胞胎的家庭。1923年的清华大学学生吴岭澜,终于敢于面对真实的自己,弃实科学文科。

着墨较多的是1938年昆明的沈光耀(王力宏)不顾母亲(米雪)的劝慰,毅然投入革命,牺牲。1962年,王敏佳(章子怡)、陈鹏(黄晓明)、李想三个人青梅竹马的孤儿如何面对人生选择。

看电影之《无问西东》:四段故事,带你看清一段历史

陈果果在商业伎俩、如何对待与自己无血缘关系的生命面前,面临的是良心的真实。

王敏佳、陈鹏、李想面对的是情感和事业的真实。

沈光耀在母亲愿其过好自己的小人生的时候,面对的是投身革命实现更大自我价值的真实。

吴岭澜面对的是正确的认识自己天资的真实。

看电影之《无问西东》:四段故事,带你看清一段历史

“听从你心,无问西东。”几个故事也是在“听从内心的真实”这一点上做到了精神和表达的统一。以举重若轻的方式成就了大故事和大情怀,但是又通过具体的人和事让观众能够产生情感的共鸣。

比如,富家之子沈光耀,背着母亲投身革命。沈母来学校找他,说的是,我和你爸爸希望你能够平平安安,希望你结婚生子,感受做父母的幸福。而沈光耀,还是投身战争。

其实沈母,并非预料不到沈光耀仍旧会去参加战争。那种表面上的气定神闲,是在告诉儿子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爱惜自己,同时也是给自已一点希望。

看电影之《无问西东》:四段故事,带你看清一段历史

沈光耀在回复母亲的信里写道,大致意思是说,“在国家危亡之际,每天都有无数的人面临死去,我不敢说累”。之后,他在一次战役中,驾驶飞机撞向敌人的战舰,牺牲。

看电影之《无问西东》:四段故事,带你看清一段历史

之后,沈光耀的同学也准备投身革命,对沈母说:“不是天下之大,容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而是国家危亡,我们都要上战场。”

沈母给两个同学端来茶说: “喝杯茶,再赶路。”

而后镜头升起,牌匾上写着“三代五将”。

沈母的平静,沈光耀冲向敌军战舰的平静;经历过死亡,抱着爱的信念去寻找陈鹏的王敏佳在风沙铁轨上行走时候的平静;吴岭澜听到泰戈尔的演讲,决定面对真实的自己时候的平静,张果果在四胞胎的卧室玻璃上画下一座理想家园时候的平静。

看电影之《无问西东》:四段故事,带你看清一段历史

正是,清华校长梅贻琦的那句,

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都能从内心散发出一种平和的喜悦,这就是真实。

真诚善良,无怨无悔;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