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兼任中国化工董事长!化工巨无霸时代要来了

中化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已获国资委任命,将兼任中国化工集团董事长。年满60岁的

任建新将退休,而作为国有重点骨干企业中化集团掌门人的宁高宁则将在11月年满60岁,这一人事任命说明两家集团的合并计划已提上日程。

中化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兼任中国化工董事长!化工巨无霸时代要来了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董事长任建新(右)与中化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左)

6月30日下午,国资委在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召开干部大会,对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进行调整,任总到达退休年龄,安排退休;宁高宁兼任中国化工董事长、党委书记。国资委党委委员沈莹代表国资委党委宣布调整通知。会议对任总在过去34年以来为中国化工作出的突出贡献表示感谢!

中国化工集团和中化集团,作为国内化工行业首屈一指的龙头企业,自去年起就传出有合并的消息,但是两位掌门人却都表示暂无计划。任建新和宁高宁,两位掌门人性格迥异,却都在江湖上流传着着诸多传奇故事和称号,并且各自带领着企业在不断壮大,擅长并购。随着此次人事任免消息的公布,宁高宁料将主导两家集团的合并工作。

中化与中国化工

发展过程大相径庭

中国化工集团作为国务院国资委主管的中央企业,发展过程与一般意义的央企大不同,最早起家于任建新个人的创业项目。

中化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兼任中国化工董事长!化工巨无霸时代要来了

34年前,时为化工部化学机械研究院团委书记的任建新在兰州下海经商,创立工业清洗公司蓝星清洗。1995年,任建新将蓝星清洗送上A股上市,随后以国企脱困为切入口,并购100多家国有化工企业,于2004年组建中国化工集团。再后十余年,他以资产拼盘模式,海外并购项目越做越大,将中国化工从最初300多亿元总资产做大到现在将近8000亿元。

而在去年6月,中国化工集团斥资490亿美元收购了全球第一大农药、第三大种子科技公司先正达(Syngenta)。但就是这样的一场超级收购,却没有在国内媒体上大肆宣扬,仅仅是央视做了简短的新闻报道,以及一些媒体发布了通稿。任建新的低调,足以见得。

中化集团,作为国有重点骨干企业,从业务构成来看,涉足领域最广,涵盖能源、农业、化工、地产、金融等业务,中国化工则以化工品生产为主,目前形成了化工新材料、特种化学品、基础化学品等为主的6大业务板块。

中化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兼任中国化工董事长!化工巨无霸时代要来了

公开信息显示,宁高宁曾获山东大学经济学学士和美国匹兹堡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早年曾任华润集团董事长、总经理等职务,2004年转任中粮集团董事长,2016年调任中化集团董事长。

宁高宁以擅长并购著称,其在华润集团和中粮集团期间均主导了一系列收购活动。据媒体统计,宁高宁任中粮董事长的11年间,中粮共发起了50起并购,将蒙牛乳业、福临门食用油、长城葡萄酒、五谷道场方便面等多个知名品牌收入旗下。

中化与中国化工

低低调调任建新

中国化工集团收购瑞士先正达公司这场超级交易的缔造者、中国化工集团的掌舵人任建新本人是一个超级低调的人。在交易宣布后,央视的新闻中他甚至都没有露面。

这固然和他本人的性格有关,他来自中国偏远的西部城市兰州,几乎从不进入任何企业家社交圈子,也鲜有在外界高谈阔论。以事业为重,甚至在一段时期,因为事业而不惜让妻子下岗。

而更重要的是,他并非“根正苗红”的大型国企领导干部。

他从兰州一个民营的矿业清洗公司起家,不断“向组织靠拢”,不断地表现出了在商业之外的政治天赋,而最终在一系列资产重组中缔造了一个全新的、国有的中国化工集团——当时是中石油、中石化之后的第三大石油化工新贵。

这堪称中国商业史上另一个奇迹。

与大家耳熟能详的柳传志、任正非的创业故事比起来,任建新的路径更加隐秘,但也更加符合中国的国情。可以说,可能全中国、甚至全世界也没有第二人有复制他这条道路的可能。

1984年,兰州。

24岁的化工机械研究院团委书记任建新做了一个重大决定——“下海”。任联合了7个人一起注册了一个国有制的公司,挂靠在化机院下。

1986年以后,蓝星因为成功完成了几套大型设备的清洗而名声大噪。当时山西化肥厂有一套合成氨装置需要清洗,国外公司束手无策。而任建新带领的蓝星突击队仅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洗净了第一根二十四英寸氧气管道,除锈率百分之百,腐蚀率仅为一克/平方米小时,德国专家鲁奇在管道上写下OK的照片至今还出现蓝星集团的宣传册上。而蓝星的速度也让在场的化工部副部长潘连生吃了一惊,“你们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

任随后将蓝星清洗在大型成套装置上的应用作为课题,报请化工部和国家科委,同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有了国家级的奖励作支撑,再加上任建新很重视及时将工作告诉媒体,蓝星清洗在工业领域的知名度迅速打开。

“我们创造了365行之外的另一个行业”,任建新经常以此激励员工。在兰州,只要提到在蓝星工作就会是一件遭人嫉妒的事情,而任建新也开始获得政治荣誉,他连年被评为甘肃省人大代表、优秀青年企业家。在1995年搬到北京之前,蓝星的资产已经超过5个亿。

中化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兼任中国化工董事长!化工巨无霸时代要来了

(图说:蓝星清洗的系列产品当时已经在市场上有名气)

后来,任建新因为母亲临终前的遗愿就是吃一碗牛肉面而创立了拉面连锁企业——马兰拉面。于是,中国化工成了化工行业里卖拉面卖的最好的,卖拉面里干化工干的最好的。

中化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兼任中国化工董事长!化工巨无霸时代要来了

“任牢牢把握体制内的每一个机会,他有着敏锐的政治敏感,上市的时候上市,收购兼并的时候搞收购兼并、拨改贷的时候做拨改贷,国际化的时候又收购双龙。”,接近任的一位内部人士评价说。

在任建新的脑海中,大化工的梦想已经做了很多年。2002年春节前后,任在一次会议上提出希望组建中国化工,“中国有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但却没有中国化工,化工部解散之后化工企业分散各地,加入WTO之后如何与国外企业竞争”;任随后起草了关于组建中国化工的报告上报国家经贸委。“他将个人的理想和国家的目标、政策结合得很好”,蓝星的一位内部员工说。

在所有进行海外收购的中国企业家中,任建新是少见的自信者。“为什么我们收购一个成功一个?因为这些本领在国内早都练好了。”任说。他相信,尽管每起海外收购有其特殊情况,但对于资产的判断、对人的判断等都是和收购国内企业共通的。

作为并购高手的任建新带领当时的蓝星,总共并购了国内逾百家企业,规模从1995年迁入北京时的40亿发展到200亿。任建新也就此积累了难得的并购整合经验和自信。

2004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在中国蓝星(集团)总公司、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等原化工部所属企业的基础上,组建中国化工集团。中国化工的战略定位是“老化工,新材料”,有化工新材料及特种化学品、基础化学品、石油加工、农用化学品、轮胎橡胶和化工装备6个业务板块。

中化与中国化工

谁人不识宁高宁

宁高宁为人高调,有着管理学背景,是中国首批留洋的MBA,从华润基层做起,一步步做到华润总经理的位置。从华润到中粮,再到中化任职,均为央企单位,足见其实力。

中化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兼任中国化工董事长!化工巨无霸时代要来了

宁高宁在华润18年,期间华润从一家外贸公司,发展成了一家多元化的控股企业集团。而今,华润的总资产也从最初的600亿元,发展到了截至2014年的12517亿港元(约10551亿元人民币)。华润能有今日的成绩,宁高宁居功至伟。

2004年12月28日,宁高宁从华润“空降”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当时的中粮,是一家立足于传统农业且带有政策性色彩的粮油贸易公司,旗下拥有50多个分散的业务单元。宁高宁到任中粮之后,于2005年提出了“全产业链”业务逻辑,并于2009年正式提出“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战略。

在华润任职期间,宁高宁利用收购整合,在地产、啤酒、零售、纺织、电厂、制药、建材多个领域跑马圈地,如同一个多世纪前横扫美国金融与实业界的摩根,被外媒誉为“中国红色摩根”。

作为最了解宁高宁的黄铁鹰说过,“高宁的学历可不是现在泛滥的MBA,他是1983年通过全国研究生考试公派选拔赴美留学的。他在美国所学的专业是财务和金融,他的专业训练使他深知资产负债表的两边是一回事,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可以单靠‘财技’就能成功!”

黄铁鹰说,“更关键的是,他20年前初入商道,就在香港那个规范但极其残酷的市场里游泳,而且一游就是18年。他不是一举成功的商人,他是从香港华润集团那个庞然大物的商业机构底层,一步一步游出水面的!”

宁高宁素来稳健,可谓深谋远虑,而任建新敢于突破,大胆投资,专干“大活儿”,可谓勇武。 任建新同样履历显赫,而且他还具有白手起家的特点,是国企之中不可多得的创业型人才。

随着合并的消息越来越近,两大化工巨头将拥有很好的“互补性”。两者一旦合并,将打造出一家比肩世界最大化工巨头巴斯夫的化工巨无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