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最近好多人在捉知了,是趣味游戏还是破坏生态?

靖江最近好多人在捉知了,是趣味游戏还是破坏生态?

炎炎夏日,蝉鸣蛙叫。近日,有市民反映:连日来,不少市民白天、晚上钻进公园树林中捉知了,很多人还带着孩子一起参加。这样的做法,到底是趣味游戏还是破坏生态?

靖江最近好多人在捉知了,是趣味游戏还是破坏生态?
靖江最近好多人在捉知了,是趣味游戏还是破坏生态?

7月16日中午,记者接连走访了人民公园、西郊公园、天水公园、东湖园等多个城区公园。在公园里,确实看到有人一手拎着塑料瓶、一手举着长竹竿,竹竿上套着塑料袋,钻进树林里,伸起竹竿套枝头的知了。在西郊公园,一位中年男子“全副武装”,带着小男孩一起套枝头上的知了,被公园巡查人员当场制止。记者询问得知,几天前,有个小孩带着长竹竿在公园里捉知了时,挥舞竹竿砸到了正在跑步的一名游客。西郊公园为了防止再次发生类似现象,安排人员在公园内进行巡查,对于捉知了的游客一律当场制止。但在其他公园,记者发现游客捉知了并未得到制止。

靖江最近好多人在捉知了,是趣味游戏还是破坏生态?靖江最近好多人在捉知了,是趣味游戏还是破坏生态?

据了解,和白天相比,近日夜间在公园树林里捉知了的现象更为普遍,很多游客甚至是“全家总动员”。一家人只要带上手电筒,花上短短半个小时,就能从树干上取下满满一瓶“战利品”。很快,这些被捕捉的知了都会被油炸后出现在餐桌上。

采访中,市民对于捉知了的行为“有弹有赞”。在记者随机采访的几位市民中,有人担心过度捕捉会导致知了消失甚至灭绝,希望大家抵制这种行为,为蝉鸣声声保留一份生存的空间。也有市民认为知了是害虫,大量捕捉知了是保护植物的一种行为,值得提倡。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在近期天猫平台的统计中,最爱吃知了的群体是江苏人,一斤70多元的知了成了天猫夜宵“网红美食”,相比去年消费成交同比增长了215%。据统计,在天猫平台,一个月时间累计卖出950万只知了。

靖江最近好多人在捉知了,是趣味游戏还是破坏生态?

大量捕捉知了到底会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食用知了是否影响健康?市农委森检站站长陈卫平介绍,昆虫拥有属于自己的生态系统,在生态环境中知了会自动调节数量进行平衡。由于知了的繁殖量很大,以目前的捕捉、食用情况来看,不会对生态循坏造成大的影响。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知了难免会携带寄生虫,如果市民食用的话务必煮透、炸透。另外,过敏体质、肾脏不好、痛风的患者更不宜多吃。

知了是不是害虫?

知了以产卵管在树干上刺出多个小孔,将卵产在里面,幼虫孵化出来以后,钻入泥土继续生长,吸食植物根部的汁液,成虫则靠吸收树汁养分为生,从这个角度上来看知了无疑是害虫。但相比其他咀嚼式危害的昆虫,知了对树木的影响并不大,很少听到因为知了太多导致树木死亡的案例。因此,知了是一种危害性不大的害虫。

靖江最近好多人在捉知了,是趣味游戏还是破坏生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