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遷界禁海只爲收復台灣,卻爲清朝的衰敗埋下伏筆

康熙年間,鄭成功之子延平王鄭經鎮守臺灣,與清朝相抗衡。鄭經曾向康熙提出,希望臺灣能仿朝鮮例,每年向大清稱臣納貢。而康熙指出,朝鮮是一個國家,而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兩者不能劃等號,因此拒絕了鄭經的仿朝鮮例的要求,並指出鄭經必須剃髮、稱臣、登岸缺一不可。

康熙遷界禁海只為收復臺灣,卻為清朝的衰敗埋下伏筆

當時的鄭經所統領的海軍實力強勁,而清朝的八旗軍雖擅長陸戰,卻不習海戰,福建水師根本不是鄭氏海軍的對手。吳三桂發動“三藩之亂”時,鄭經在臺灣也遙相呼應,令康熙頗為頭疼。平定三藩後,康熙北面面對蒙古葛爾丹的威脅,南面面對著臺灣問題。康熙決定,應當先解決臺灣問題。

康熙遷界禁海只為收復臺灣,卻為清朝的衰敗埋下伏筆

雖然,臺灣看上去是一座孤島,資源也有限,但是當時的鄭氏軍隊經常襲擾大陸,掠奪資源以供給臺灣,這令康熙十分頭疼。於是,康熙下令要求直隸、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六省遷界禁海,讓六地的沿海百姓向內遷移五十里,堅壁清野,形成一個無人區,從而切斷臺灣鄭氏的給養,從而迫使鄭經屈服。

康熙遷界禁海只為收復臺灣,卻為清朝的衰敗埋下伏筆

清廷內部有不少大臣擔心遷界禁海會使沿海百姓民不聊生,沿海經濟會遭到嚴重破壞。而康熙表示“大陸痛則痛一隅,臺灣痛則痛全身”,試圖以此來削弱臺灣鄭氏的實力,為後期武力收復臺灣做準備。的確,遷界禁海使得當時的臺灣經濟遭受沉重打擊,但是常年以大海為生的沿海居民也就此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家園,大量沿海居民流離失所,餓殍遍野,生靈塗炭,慘不忍睹。原本沿海的千里沃土最後變成了蠻荒之地。

康熙遷界禁海只為收復臺灣,卻為清朝的衰敗埋下伏筆

後來,康熙完成了統一臺灣的大業,但是遷界禁海使得清朝由一個海洋國家活生生地變成了一個內陸國家,就此徹底進入閉關鎖國的時代。由於常年閉關鎖國,清朝的統治者自認為地大物博的天朝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整個大清都被矇蔽了雙眼。他們錯過了歐洲飛速的工業化時代,最後被英國的大炮轟開了國門,進入了被西方列強欺凌的半殖民半封建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