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田安治:中國隊進軍世青賽,比進軍世界盃更重要!

倉田安治:中國隊進軍世青賽,比進軍世界盃更重要!

魯能青訓一直堅持外教和本土教練相結合的教練體系,其中外籍教練基本上以前南地區和葡萄牙的教練為主,目前擔任魯能足校總教練的就是葡萄牙足協技術總監拉莫斯。

但從今年5月份開始,一名日本教練在魯能足校開始執教,這其實也是中國球迷非常熟悉的一名日本教練,他就是曾經擔任過大連阿爾濱主帥,同時擔任過遼寧全運隊主教練和綠城U17隊主教練的倉田安治,而在剛剛過去的世界盃上,日本隊的表現極為出色,引發了中國足壇的議論。

日前,記者參訪了這名長期投身中國青訓的日本教練,他也向記者講述了中國青訓的不同和故事。

倉田安治:中國隊進軍世青賽,比進軍世界盃更重要!

倉田安治:中國隊進軍世青賽,比進軍世界盃更重要!

◆《足球》:我們都知道,你在中國執教多年,這一次,為何選擇魯能足校執教呢?

倉田安治:是一個非常偶然的機會,讓我和魯能足校走到了一起。我在中國執教時間確實較長,2011年的時候我在東莞執教,2012年,大連阿爾濱想尋找一個預備隊和U17隊的主教練,我感覺這個工作對我很有吸引力,當然來到之後發現主要工作任務還是遼寧全運會的任務,最終我也率隊拿到了冠軍,隨後繼續在阿爾濱執教,包括2014年中期出任阿爾濱主教練。

大家也都知道,大連阿爾濱遇到了一些經濟方面的困難,成績也不是很好,2014年底,我離開了阿爾濱回到了日本,2015年我基本留在日本輔助日本一家職業隊,2016年,岡田武史先生推薦我到綠城俱樂部執教,執教綠城結束之後我又回到了日本。

當時我也想了很多,對我來說,留在日本執教和前往中國執教都非常不錯,其中有一家日本俱樂部希望我出任青訓總監,但我內心深處對於教練員的崗位更感興趣,機緣巧合之下,和山東魯能足校產生了聯繫並來到了這裡。

在中國這麼多年,我也很清晰地瞭解到,山東魯能是中國足球青訓的招牌,不管在哪裡,總會聽說山東魯能怎麼怎麼樣,所以我也想親身體會一下魯能的氛圍和文化。

倉田安治:中國隊進軍世青賽,比進軍世界盃更重要!

◆在魯能工作這麼一段時間,感覺怎麼樣?

首先這裡的硬件條件非常非常好,環境也非常不錯。

我現在帶的是U17的白隊,也就是B隊,隊員有一些不足,這也讓我更強烈的感覺到,中國足球的發展需要一個綱領性的東西,從8歲到10歲,11歲到13歲,14歲到16歲,17歲到19歲,每個年齡段都要做好各個年齡段的工作,通過接觸,感覺球員身上還是有很多的欠缺。

◆綠城是最早引入日本青訓體系的俱樂部,我也採訪過岡田武史先生和小野剛先生,作為你來說,此前執教綠城,感覺他們對綠城青訓體系有多大的影響?

日本教練在風格上也是有很大不同的,比如我接觸的是阿根廷、法國的足球文化,岡田武史的核心思想是受到巴薩足球文化的影響,其實,風格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比如這屆世界盃已經結束,傳控這種打法遭遇了困難,就以後而言,很難說傳控足球就不行了,也不能說大家都會踢防守足球。

我希望中國的教練員能夠從各種各樣的教練員以及他們各種各樣的足球風格中吸取東西,然後變成自己的東西,如此才是對中國足球提高最大的。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日本是向法國、西班牙學習,現在則學習德國更多一些,日本足球不是生搬硬套,而是通過這種學習變成自己的東西。我個人感覺,中國足球完全按照其他國家的模式發展是不行的,現在中國有很多優秀的外教,最重要的是吸收,然後變成自己的東西。

倉田安治:中國隊進軍世青賽,比進軍世界盃更重要!

倉田安治:中國隊進軍世青賽,比進軍世界盃更重要!

◆《足球》:日本足球風格方面,是否各級教練員都有一個共識,以傳控為核心?

倉田安治:當時也沒有非常統一的要求,每個教練員都有自身考慮的東西,俱樂部,聯盟也都有需要考慮的東西,之所以形成一個基本的共識,主要還是日本球員身材不佔優勢,所以控球的打法更合適日本。

但有一點,不管J聯賽怎麼樣,國家隊的隊員並不是J聯賽的,這次世界盃,日本國家隊的23人有16人來自歐洲,首發的11人有10人來自歐洲,比起足球風格來,個人能力起到了更加關鍵的作用。

◆技術能力方面,中國球員的表現是否讓你比較失望?

足球運動員有5個評價指標:技術、場上的判斷和反應、意識、心理素質、身體素質,這5個方面,中國球員都還是有一些欠缺,還是以年齡段為例,8歲到10歲是培養興趣階段,要讓他們學會帶球;11到13歲需要思考能力,而這是建立在觀察能力之上的,隊友、對手、空當等等。

我在中國帶了很多球隊,發現中國球員在觀察方面普遍做得不好,分析原因的話,是球員沒有養成觀察的習慣;14到16歲,要考慮怎麼贏得比賽;17到19歲則是積累經驗的階段,在有壓力的環境下踢球。

中國青訓以成績為衡量條件,其實這方面應該放鬆一些,青訓的核心是培養隊員,最關鍵的其實是11到16歲這幾年間,足球最基本的東西隊員一定要掌握,如果無法在這個階段打好基礎,後面會非常困難。

17歲的時候,球員基本動作和閱讀比賽能力應該都成型了,但中國的體系還不夠完善,體現在場上就是技術、觀察等各個方面都有欠缺,更簡單地說,在他們應該學習某些能力的年齡段,有些東西他們沒有學好。

倉田安治:中國隊進軍世青賽,比進軍世界盃更重要!

◆你現在執教魯能U17隊,在訓練和比賽中是否要重複很多此前年齡段需要做的事情,比如技術、跑位等等。

是這樣的,有一些以前沒有掌握的東西,我們仍舊要在這個年齡段去訓練,但從我經驗來看,有些東西,17歲的球員反而沒有小球員接受得快,在需要打基礎的時候,一定要把基礎打好,否則往上走會非常困難。

◆華夏幸福前往日本集訓的時候曾經做過一個調查,日本小球員是在4到6歲開始踢球,中國普遍是6到8歲開始踢球,孩子踢球的早晚,對於他們的成長關鍵嗎?

我個人感覺,9到12歲是黃金年齡段(翻譯在專訪時不慎翻成9-10歲,在記者成稿後,倉田安治先生特別指出,應為9-12歲),比如一個踩單車,他們可以很快地模仿成功,而我們要是去學習的話,可能還要考慮先邁左腳還是右腳,然後再什麼動作,孩子反而自然而然地學會這個動作,他們考慮的反而不會那麼多。

所以,只要在9歲之前投入足球運動,就不算晚。

倉田安治:中國隊進軍世青賽,比進軍世界盃更重要!

倉田安治:中國隊進軍世青賽,比進軍世界盃更重要!

◆《足球》:對於中國足球的發展有怎樣的建議?

倉田安治:現在大家都在討論世界盃,但足球不能單單從國家隊開始抓,目前世界足球,像成年隊有世界盃,在20歲和17歲,也都有U20世青賽和U17世青賽(世少賽),所以,我們必須在17歲就加大力度,17歲的球員培養出來,後面就自然而然都上了。

比起國家隊衝進世界盃來說,中國隊衝進U20世青和U17世青賽更加重要,當完成世青賽的任務之後,國家隊也就自然而然地發展起來了。

◆這次世界盃之後,對於傳控和力量型足球,爭議非常大,中國地域寬廣,在這個層面的爭議也比較多,你感覺中國應該如何選擇?

中國球員的身體素質非常出色,這一點必須要發揮出來,通過發揮身體優勢,然後採取快速向前的打法,可能更適合中國足球,通過傳控一層一層推進上去,可能不是太適合中國球員,當然,我也並不是說都要長傳,而是以傳控為基礎,發揮速度和衝擊力的優勢。

我也觀察過,巴薩最好的階段確實是通過傳控贏得了各種冠軍,但現在歐冠和世界盃,更快地向前是主流。必須要說的是,不是誰獲得冠軍誰的打法就更好,而是要結合自己的文化和球員特點,尋找自己的足球風格。

其實,足球發展到一定階段,勝負取決的不再是打法,而是細節的掌控,比如日本和比利時的比賽,最後階段日本隊執行力更強一些,或許就是另一種結果。而目前,打法對於中國足球非常重要。

倉田安治:中國隊進軍世青賽,比進軍世界盃更重要!

◆對於中國足球的青訓教練有怎樣的建議?

我在中國也接觸過很多的中國青訓教練,不管是在阿爾濱、綠城還是在魯能,有很多教練員的水平非常好,當與此同時,我也發現了一個問題,這並不是教練員自身的問題,而是培養機制的問題。

在中國,踢球和唸書兼顧很困難,但在日本,這並不是很困難的事情,青訓球員仍舊可以進行很好的學習,其實,當教練要遠遠比當球員更困難,因為教練必須思考更多的東西,所以,如果無法有足夠的學習積累,對於球員來說,投身教練員會遭遇很大的困難。

倉田安治:中國隊進軍世青賽,比進軍世界盃更重要!

◆《足球》:怎麼評價日本隊在世界盃上的表現,他們是亞洲唯一一支小組出線球隊,在1/8決賽表現也很不錯,但防空出現了問題。

倉田安治:日本國家隊在打世界盃之前更換了主教練,這在足球運動中其實是違背規律的,因為新的教練缺乏足夠的準備。

但這反過來告訴了我們這樣一個道理,簡單來講就是,其實只要把在歐洲踢球的高水平運動員召集在一起,哪怕準備不充分,都可以去進行比賽,就可以打出現在的成績,比如防守是442,進攻是4231,沒有很特殊的東西。所以,日本隊這次世界盃出線是建立在球員個人能力上的。

總結來說,世界足球的重心仍舊在歐洲,只要有足夠的球員去歐洲踢球,到時候召集起來正常去踢都是可以的。這次回國之後,日本國家隊也有兩個球員馬上辦手續到歐洲去踢球。

至於和比利時的比賽,第一個頭球是守門員的站位失誤,第二個丟球是傳中的頭球,其實關鍵在於防止對手傳中這個環節出現了問題,當時邊路很長時間一直是一對一,如果另外一個隊員過去支援一下,或許就可以防止對手的傳中。這其實也剛才講的,因為教練員剛剛到隊,可能也沒有太多的時間進行細節的準備。

倉田安治:中國隊進軍世青賽,比進軍世界盃更重要!

◆可日本隊的表現還是贏得了普遍的認可,唯一出線的亞洲球隊,淘汰賽的表現也非常震撼。

其實在日本國內有兩種聲音,一種是日本隊獲得了小組出線權,還是不錯的,這是鼓勵的聲音,另一種則是,4場比賽,日本隊就贏了一場比賽,而且還是對手很快被罰下了一名球員,這是反思和督促的聲音。

兩種聲音都有道理,但不管如何,日本足球在這次世界盃上完成了任務,但完全可以做得更好,所以需要更多的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