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真小科普
轟炸機一般有戰略轟炸機和戰術轟炸兩種用途。用於戰略轟炸的一般是重型轟炸機或者部分中型轟炸機,比如美國的B2、B1B,俄羅斯的圖160,我國的轟6。執行戰術轟炸任務的,在二戰時有俯衝轟炸機,部分中型轟炸機。在現代則是各類攻擊機,比如美軍的A10,俄軍的蘇24,解放軍的飛豹。現代戰機一般強調多用途,比如美海軍所用的F18,無論是載彈量還是其他性能都遠遠超過了二戰時期的同類戰機。
這個問題中的轟炸機應該是指戰略用途的轟炸機。二戰時期航母普遍都會搭載俯衝轟炸機,比如日本的九九式,美軍的無畏式,按照現代標準來說,應該叫攻擊機。
(SBD3-無畏式俯衝轟炸機)
B29屬於戰略轟炸機,似乎從來沒有上過航母。上過航母的是杜立特空襲東京那次,用的是B25中型轟炸機,而且把炸彈扔到東京後,B25都沒法返回航母,這次轟炸更多是象徵性的。
此後一直到B29轟炸機出來之後,美國才開始了對日本的戰略轟炸。但是機場放在成都,而不是用航母。後來美軍佔領了馬里亞納群島,B29開始了大規模的戰略轟炸任務,起飛的地點是馬里亞納群島、關島以及硫磺島等地。航母搭載轟炸機,似乎只有杜立特那一次。也就是說,即使是二戰,也很少用航母搭載轟炸機。
現代航母能不能搭載轟炸機?這個問題其實跟技術沒有必然關聯,而是跟需求有關。
一、戰爭形式的變化
現代武器強調的是精確打擊目標,無論是戰略目標還是戰術目標,都非常強調精確打擊。在戰略層面,比如轟炸敵方的基礎設施,港口、機場等等,這些任務目前已經被導彈取代,並不需要轟炸機執行這種任務。航母也就沒必要搭載轟炸機。
二、轟炸機本身的變化
目前世界上還裝備有轟炸機的國家並不多,B2這種屬於冷戰時期的產物。大多數國家只裝備了執行戰術轟炸的攻擊機。現代航母搭載的戰機,往往是既能對空,又能對地攻擊的多用途戰機。比如F18,我軍的殲15。
用航母搭載,無非是為了降低航程。而現存的轟炸機,比如B2,航程非常遠,且具備隱身性能,並不需要通過航母來搭載。
dr迷蝶夢
先更正一下題主的問題:二戰時美軍採用航母搭載B-25轟炸機對東京進行過轟炸,而不是B-29!為了完成B-25轟炸機在航母上起飛,美軍工程師對B-25進行了大量的減重工作,包括拆除大部分自衛機槍、局部防護以及內部的飛行員生活設施等,而且此次轟炸是單程任務,就是轟炸機無法再返回航母。至於B-29“同溫層堡壘”,別說二戰時的航母了,就算是現代最先進的10萬噸級核動力航母,也無法滿足B-29的起降要求。
1942年4月19日,16架B-25轟炸機從美國航母起飛對東京等幾個主要城市進行了轟炸
B-29的塊頭是完全沒有辦法上航母的!
再回到問題中,現代航母能否搭載轟炸機作戰?個人認為,如果只要搭載類似B-2、B-1、圖-160、圖-22或者轟-6之類的專用中遠程轟炸機,由於飛機翼展較大、起飛滑跑距離較長、戰鬥起飛重量較大,現代最大的航母也無法實現轟炸機的起飛、降落,更別說搭載他們執行戰鬥任務了。
Tu-160轟炸機也完全沒有可能在現代航母上起降
但是,如果是搭載具有轟炸功能的作戰飛機的話,比如F-18E/F、陣風等多功能艦載機,那完全沒有問題。現代艦載機等功能,不僅僅是空中作戰、反艦作戰,而且還可以對陸攻擊、對地支援、轟炸陸上目標等,從這個意義上說,現代航母完全可以具備搭載具有轟炸功能的艦載機進行作戰的能力。
“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上搭載的F-18E/F艦載機可以執行對地攻擊任務!
現代海空作戰,與二戰時期已大不相同,二戰時需要大量轟炸機完成的任務現在可能只需要發射數十枚精確制導炸彈或者巡航導彈就能達到同樣的攻擊目標,而目前航空母艦艦載機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對地攻擊,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現代艦載機的也具有傳統轟炸機的功能。至於用現代航母搭載中、重型轟炸機,也完全沒有必要!
發射中的“戰斧”巡航導彈
威吶解析
關鍵看怎麼定義轟炸機了。
航母載轟炸機作戰的案例在二戰末期的確是有,美國航母載著B-25轟炸機對日本本土進行轟炸,但轟炸完畢後,B-25並不在航母上降落而是改飛其他機場。
圖為在大黃蜂號航母上準備轟炸日本本土的B-25
首先說下B-25吧
這是一款美國二戰末期的中型轟炸機,載彈量1361千克(3000磅)。機身兩惻固定安裝四挺勃朗寧0.5英寸機槍,機頭兩挺安裝在的活動底座上,背部、尾部和腰部炮塔各兩挺用於自衛。在上航母之前,將所有的機槍拆除進行大幅度減重。
航程2173公里、載彈量1361千克的B-25在二戰期間就已經算做中型轟炸機了,對比下現代戰機,以A-6為例,航程5219公里,其E型載彈量8165千克。
一艘已經退役的小鷹級航母通常會攜帶24架A-6攻擊機。他們比二戰的B-25作戰效率大多了。
目前現代航母搭載大型戰略轟炸機的需求並不大,自從B-52、Tu-95等長程轟炸機出現後,早就沒有需要航母“搭橋”的必要性了,轟炸哪裡就直接飛過去。
軍武數據庫
航母的甲板對於轟炸機來說太小了,不可能起降專業轟炸機,美國在珍珠港遇襲後,發誓要報復,把空軍的B-25轟炸機搬到了航母上,拆了飛機上很多的設備,才勉強能起飛到東京,油料和彈藥都不敢滿載,是一次有去無回的單程旅行。這次襲擊東京後,再也沒有類似的行動。
航母其實也不需要轟炸機上艦,因為現在的航母艦載機都是一機多能,能掛載各種各樣的導彈,自衛用的空空導彈,對付軍艦的空艦導彈,對付陸上目標的巡航導彈或者是滑翔炸彈,艦載機都屬於多用途的戰鬥機。因為航母寸土寸金,機型不能搞得太複雜了。
展望未來,有可能無人轟炸機上艦,無人機配合有人機,有人機完全可以指揮無人機群,包括無人轟炸機作戰,這樣航母的作戰效率將大幅度提高。
浩蕩揚子江
樓上說的沒錯,當年美國大黃蜂號航母上帶的是B-25轟炸機,可不是B-29,B-25也就和F-14一般大小。當年美軍轟炸日本後,B-25是飛到浙江衢州降落的。為了儘量縮短起飛距離,這批飛機進行過改裝,把能不帶的玩意全都拆了。之所以不回航母降落有燃料不足問題也有甲板不易降落問題。
當年杜立特的轟炸機編隊沒有遭到有組織的攔截,一方面是因為日本根本想不到美國會用航母起飛轟炸機轟炸日本本土,雖然有個漁船發現了美國艦隊,但發現時已經晚了,另一方面是因為B-25看上去和日本陸軍的九六式轟炸機差不多,日本人沒認出來。
說到這裡我們說現代航母帶小型轟炸機肯定沒問題,但是有必要嗎?沒必要啊!現在空軍有加油機,遠遠比用航母帶著轟炸機去轟炸安全的多。而且像B-2這樣的隱身戰略轟炸機如果用航母帶,那就把隱身優勢腰斬了,當然現在航母帶B-2也滿足不了B-2需求。現在的轟炸機都具備大航程甚至全天候作戰的能力,不像戰鬥機航程因為燃料攜帶不足需要藉助航母平臺增加作戰半徑。轟炸機完全不擔心航程問題,一次空中加油不夠,那就兩次!
軍機圖
今天的轟炸機已經脫胎換骨,更多的名字應該是“戰略轟炸機”,這也是目前主要軍事強國正在大力研究的一個方向,因為擁有戰略轟炸機才能真正實現三位一體的的震懾和威懾作用,也正是因為如此,現代的戰略轟炸機會更大、飛的更遠、載彈量更多,戰爭階段還可以掛載核彈頭的導彈,所以就目前的航母平臺的規模來說,還無法起降“戰略轟炸機”,當然普通的殲轟機肯定沒有問題,再者航空母艦搭載戰略轟炸機也沒什麼實際作戰意義。
航空母艦就是海軍艦艇編隊中執行空中警戒、作戰和對敵海、陸進行攻擊的最主要的力量,可以說航空母艦是遠洋海軍的標誌,更是海軍大國的象徵。戰略轟炸機是未來空軍力量中的一個核心平臺,其戰略震懾作用遠大於其實際的作戰效能。
可以說,轟炸機的發展最終就是以戰略轟炸機為根本。所謂戰略轟炸機,就必須具備大航程(作戰半徑大)、大載彈量、大平臺、能發射遠程精準打擊武器、關鍵時刻可以發射攜帶核彈頭的導彈等特點。今天的戰略轟炸機作戰半徑基本都在4000公里以上,俄羅斯圖160可以達到近8000公里,如果再加上目前主流的遠程巡航導彈,空射基本都可以達到2000公里的射程。
戰略轟炸機的超遠航程再加上其發射的遠程精準打擊武器,未來轟炸機還將採取空中加油,這個打擊作戰範圍已經足夠達到作戰效果了,又何必把它安放到航母上,影響航母的整體載機量和作戰效能。
所以,航空母艦根本沒有必要去攜帶戰略轟炸機,因為憑藉戰略轟炸機本身的超遠航程和打擊武器的超遠射程已經基本可以完成戰略打擊和威懾。
冰雹藍天
一般來說,根本沒有必要,先從轟炸機說,現在的轟炸機航程,說說最差的,比如,我國轟6K載荷航程將近6000公里,美俄的戰略轟炸機可以上萬公里,即便我國要差一點,現在導彈類型眾多,空射巡航導彈就是很好的代表,因此掛上2千多公里的巡航導彈,完全可以打擊對方目標,美俄就更不要說了。況且現在轟炸機還可以空中加油,打擊地球任何地方在加油和巡航導彈下,轟炸機完全可以做到。
再者航母來說,航母上有可以摺疊的艦載機,記住是摺疊,對於有限空間的航母來說,十分必要,這樣才能搭載更多的飛機。轟炸機的體積過於龐大的,放在航母上佔用的空間更多。且艦載機也可以掛上小型空對地導彈或巡航導彈,同樣可以對敵方目標進行轟炸打擊任務。
還有就是轟炸機過於笨重,在航母上進飛和降落十分的不方便,雖有彈射與攔阻索,對於又大又重的轟炸機,顯得有心而力不足。
所以在航母上的艦載機有著類似轟炸機的轟炸功能,完全沒畢要去搭載轟炸機。當然航母完全有能力去搭載轟炸機,但這樣也是多此一舉。
蕪蕖夢緣jime
先說轟炸機的特性。現代轟炸機根據作戰需求和要求分為戰略轟炸機和戰術轟炸機。
戰略轟炸機的特性一般就是載重量大航程遠,像美國的B52和B2是比較典型的戰略轟炸機,起飛重量都大於60噸,航程上萬公里,若配合空中加油措施基本可以打擊全球任何地方。對於放在航母上應用的必要性不大。現代化戰爭講究是高科技作戰理念,彈藥智能化和精確化,要求打擊高價值目標,對於航程和效率來說顯得格外重要。而航母起降飛機的技術要求,顯然戰略轟炸機無疑一樣都不能做到。
再說下戰術轟炸機。戰術轟炸機的作用,因為當前武器的技術指標的允許,30噸左右的殲擊機或殲轟擊可以實施戰術級別的打擊方案,且起飛重量和摺疊式翼機型符合航母起降條件。所以,像這類型的殲擊機或殲轟擊只要技術要求達到,起降條件滿足,是可以上艦的。固定翼飛機的上艦是有要求的,總之,航母作戰有它的作戰特性,所以戰略轟炸機是不能應用到航母上。
外星電子科技
謝邀請。以現在美國尼米茲級的和福特級的核動力航母還無法搭載B52和B2轟炸機,B52自重200噸載彈60噸,350米長的直通甲板保證不了龐大的轟炸機升空,即使用電磁彈射方式也難將轟炸機升空,轟炸機的飛行路道不能短於|500米,而自身的重量要求航母的甲板更厚更耐降落時的衝擊,其慣性能將阻攔艦載機的阻欄素扯斷。如果定義艦載轟炸機航母,目前能做到,轟炸機翼展近50多米寬,航母的甲板設計成80米至90寬,1000米長的直通甲板,不需要機庫,重量和體積無法做到有機庫,直接停在上面固定,也可以停放戰鬥機,由戰鬥機護航完成縱深打擊轟炸敵方的戰略目標,這就要求甲板的牢固度特耐衝擊和重量的碾壓。研發能彈射和阻欄新技術,艦載轟炸機的航母比艦載戰鬥機的威力更大,更有威懾力度。艦載轟炸機航母也可搭載戰鬥機,予警機,加油機等。轟炸遠距離戰略目標的艦載轟炸機航母何時橫空出世,試目以待。
硯田劍影
這個想法是好,可惜不切實際。實際上,歷史上,僅在二戰時期,美軍航母上都搭載過B25轟炸機,但是也僅僅用於起飛,而沒有著艦的問題。
轟炸機曾經為一個大家族,各大國都有研製轟炸機,如今已演化為戰略轟炸機,比如:B52,戰術轟炸機早已消失,由戰術攻擊機代替,甚至專用的攻擊機也已經被多用途戰機代替。
現代航母搭載的艦載機早已沒有攻擊機與轟炸機的說法,至於想搭載轟炸機只能算是歷史了,現代航母的空間,不足以搭載轟炸機,即便目前的最小的轟炸機,我軍的轟6K,也依然無法在現代航母上著陸,更不要說起飛了。機庫更無法容納它,所以轟炸機想上航母難上加難。
在當今世界裝備技術的支撐下,使用航母搭載重型轟炸機根本就是一個不切實際的幻想。由於航母空間條件等限制,可以正常搭載的艦載機重量與體積都非常有限同,既便按此標準能研發出轟炸機,實際也存在不少問題,性能與普通艦載機不會有什麼質的區別。
至於為搭載轟炸機去研發一款專用的航母,那屬於思路問題了,一直是為了航母而研發艦載機,反過來為了艦載機去研發航母,只能說一個錯誤的想法。這是本末倒置了,什麼東西都要分個主次。為了一個小小的問題,而花更多的錢,這是不值得的事情。只要腦子沒問題,是不會幹那種出力不討好的事來的。
總之,航母作戰有它的作戰特性,所以戰略轟炸機是不能應用到航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