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五伐五原的得失?

另眼看世界江云


诸葛亮伐魏是不得已!诸葛亮表面上伐魏总是无功而返劳民伤财,本意却是在维持蜀汉政权苟延残喘。

不论是政治、经济上、还是军事上,北魏都比蜀汉强得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的发展速度强弱会更加悬殊,那蜀汉的政权会更加无法控制,一旦政权落入李严手里的话,必定不战而降,蜀汉无大将,廖化做先锋就是最好的佐证。蜀汉政权就像一个将死之人,司马懿很清楚这一点,所以诸葛亮想搏命求生,司马懿为了避免应战节外生枝采取的战略就一个字:耗。越是这样诸葛亮越是得不断地发动战争,靠着“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使命价值观来转移蜀汉的政治矛盾,企图维持三国鼎立之势,甚至奢望联合东吴消灭北魏。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有些错是很难弥补的,关羽战死,刘备好不容易师出有名讨伐东吴,诸葛亮作为军师CEO,与董事长兼创始人刘备内部意见不同,但刘备决定开战,诸葛亮也得放下个人成见一致对外,因为战争关乎生死存亡,可是诸葛亮在这种关键时候竟然不上前线等于决定与刘备夺权,刘备兄弟关羽被杀在先,属下诸葛亮背叛在后,刘备的所作所为既是意气用事,又是形势所迫;火烧夷陵不是诸葛亮想看到的,但刘备身死白帝城却是诸葛亮心想的。


股海旗鱼


诸葛五寇中原得失与否?一寇中原,街亭苦战,损精兵万余,得老弱病残千余户,失参军马谡,蜀军士气大衰。二寇中原。倾蜀地之十万精锐,过陈仓,遇无名小将郝昭,带兵仅三千,却无功而返。徒耗钱粮,更增白骨累累。虽有王双之光,难显孔明之亮。三寇中原,平武都,下阴平、胜郭淮,粮尽而退。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汉族百姓共减近万。个人终复相位,虚名重归。四寇中原,虽无功而返,百姓更苦,终害死张郃,消除心头大患。五寇中原,五丈原殒命,结束权臣时代


另眼看世界江云


应答,在演义里诸葛被吹神话了,五伐中原劳民伤财,死伤无数,这本身就是战略上的弱智,军事史上笑柄,打个比方,现在让某小国去打美国,俄罗斯,明明就是以卵击石,坐在家的小孩都知道是自寻死路,现在史学家把三国进行了破析,人才能说点实话,因为民间形像与舞台艺术形像人一下不能接受,蜀国什么时候才有点根基,什么时候亡国,用事实评论蜀国的文臣武将才是最合理的。


9紫气東来


如果要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我只会说八个字:劳命伤财,垂死挣扎!这只不过是孔明清楚他死后蜀汉无人能挡曹魏崛起,而不得不做出的无奈选择罢了。他自己也应该能预料到结果,只是处在他的角度,无论机会多么渺茫,他都要去尝试的,这何尝不是一种悲哀!

题外话:真正的历史早已湮没在时间的长河里,演义中很多情节都是无法考证甚至是虚构的,由于演义中是以蜀汉政权为主视角的,所以蜀汉的很多人物都是夸大甚至神话了,孔明就是其中的代表,不可否认孔明的智慧,但是我认为孔明的军事素养是赶不上曹孟德的,只不过由于演义的原因,很多人都以为曹孟德是孔明的手下败将,所以曹孟德赶不上孔明。

以上仅个人浅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