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如果不换将赵括,廉颇将军能守得住吗?为什么?

百态千知


两千两百七十九年前的长平之战,可说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

一方面,这场战役可说是先秦以前,中国境内最大的一场内战。作为列国中最具有统一实力的秦赵两方,各倾举国之力总出兵100多万,结果秦军死伤过半惨胜,数十万赵国壮士被活埋,烦冤鬼哭于黄土之中,西周以来近八百年累积而建的洪范九畴意识、礼乐文明制度被彻底击碎。

另一方面,秦国也经次役消灭了最大敌手赵国的有生力量,倘若没有长平之战的摧毁式对抗,赵国完全可以保住精锐之师与秦周旋较量,不可能倾覆亡国,而嬴政是否可以一统天下尚未可知,整个华夏的历史可能会另外重写。

过去自《史记》以来的史书在讨论这场战役时,多把责任推给赵国将领赵括一人身上,认为是他的“纸上谈兵”直接导致了战败,是罪魁祸首,比如宋末史家胡三省就说“赵之祸不在于受上党,而在于用赵括”。

以我浅薄的认知看来,这当然是不公平的,宋人周密说韩侂胄“身陨之后,众恶归焉,然其间是非,亦未尽然”,此理同样适用在赵括身上。实际上,以事后诸葛亮的眼光回顾,可以推断,赵国的罹难,是由一系列的原因、失误所造成的,让一个人背起所有黑锅有失公允。

因为,这根本就是一场必亡之战,唯一可以挽救的不过就是失败的轻重问题。


一,赵国整体的战略部署准备不足,一开始就是仓促应战,已为败局埋下伏笔。

任何一个大规模的作战,战略部署的周密,防祸于未然,善后于未萌,都是前提工作。而赵国完全只是临机应对,“起跑线上就已经输掉”。

长平之战前,按照当代史学家林剑鸣《秦史稿》的统计分析,整体国力上赵国虽略逊于秦,但就军事实力而言双方基本旗鼓相当。

但因事发突然,赵国的准备不足,开始就为后来的失败埋下了伏笔,并不会因为廉颇还是赵括领兵而改换局面,唯一可说的就是要是廉颇带兵的话,以他的持重和经验,可能不至于全军覆没而已。

图:长平之战遗址尸骨坑)

长平之战的直接导火索是赵国接手韩国上党,秦国出兵攻韩国,赵国只是驰援,属于被逼无奈的战略防御,并不曾想到战火会蔓延到赵国境内,并演变为各倾国力你死我活的大决战。所以赵国在前中期都只是仓促应战,临机应对,小打小闹,军事目标与手段都很有限,没有一个完备且周密的计划安排。

这是战略预估和部署的严重失误。


二,赵国就长平周边的地势、兵种、援助而言都处在极大的劣势,基本上无论由谁带兵都败局已定。

赵国的军事力量之强,主要强在骑兵。由于过去百年它长期的作战对象,都是北方游牧民族,所以它的兵种训练主要都投放在骑兵之上,作战经验也基本是围绕着平原场地而发的。

可偏偏长平之地,周边三五十公里,都是山岭、河谷、关隘等环绕。这种地形限制下:1,赵军只适合大规模突击作战的奇兵根本就寸步难行,而秦军的轻重步兵混合编队则如鱼得水;2,秦在战前已占据太行山以南黄河以北等地,粮食、救兵可以畅通无助源源不断抵达,实际对此地已形成一个半包围的态势,且修筑了大量长城,可以轻而易举断绝赵军的粮食和军事补给,让赵军完全成为瓮中之鳖,事实也正是如此。

因此,在战事初期,赵国主将廉颇固守防御,既是计划中事,也是不得已而然之举。

但是,这样的守备工作根本无法在长期坚持下去,无论是谁领兵,不管是廉颇还是赵括,最终都得主动出击,接着迎接失败。原因在于当时的赵国,因为百万大军的三年对峙,巨大的消耗已导致举国“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必须得谋求速战以求脱困境,而且主动攻击或有一线胜机,即便战败也可消耗大量秦敌有生力量,远胜不战自败。

所以,史称赵孝成王因为听信秦国离间计一意孤行任命赵括代替廉颇,恐怕没那么大脑简单,最大的原因应该是国内形势的不得已使然;而即便还是廉颇领军,也必然会如赵括一样选择出战,这也是形势所迫。也就是说,当时的情势下,守,大家都知道是明智的,但是耗不起;战,是投薪于火,朝野不会不明白,但势必得如此。这根本就不是廉颇与赵括谁领兵的问题。


三,现代评价赵括的军事才能,并非如史书所写那般无能,实际也是卓越的军事将领,只不过战不逢时

一般意见认为长平之战,赵军倾覆,将领赵括的无能是最重要的原因;经过《史记》等正史的渲染,赵括也因“纸上谈兵”的骂名,遗臭万年,也被嘲笑千年至今。

而实际而言,这可能是夸张的。赵括不但不无能,且军事才能确实卓越,只因条件实在劣势,且不幸遇上的对手是“战神”白起,功败垂成成为必然,但也无法而因此说他无能重大。

一方面,从两军伤亡对比上看,秦之胜也是惨胜。关于秦此次出战的总兵力,历代史书并无记载,学者靳生禾、谢鸿喜等统计为35万至50万之间,50万也是秦国当时所能出动的最大限度,而秦军此战死亡人数是有记录的,即在25万到30万之间,战后白起自己也明言,“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这个战死人数绝大部分是在赵括接替统帅后所有的,是赵括发动总攻,两军在丹河两岸拼死决战造成的;

(图:古长平之战发生地现况)

而赵国方面,根据统计,赵括接替统帅时赵军最多只能有30万,史书如杜佑《通典》也说了其死亡人数:“其时马服子与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之。军大败,卒20余万人降,皆坑之”,也就是说,赵方当时被坑杀人数为20余万人。综合各种数据,赵括是以战死10万人的代价,杀死秦军20多万人。假设史书给出的数据都是比较可靠的,就赵括的战绩而言,可说是秦军的强劲对手,秦国的胜利也是拼死挣扎的惨淡侥胜而已。

另一方面,青年将才赵括的不幸,还在于他遇上的敌手,是战国时代最大的军事天才白起。在《史记》等书中,白起堪称“战神”一般的绝代名将,先后带领着秦军击溃楚、韩、魏、赵助强敌,斩首近100万,而据吕思勉等人研究,秦统一前历代统合起来的斩首人数总共才180多万,此人的才干、威望、战绩远超时流,战国名将尚无人能望其项背,廉颇就战绩而言也远非其对手。

长平之战中,白起是被秘密启用的。公元前262年,无往不胜的白起将要出山领兵长平的前夕,秦军还是严密封锁此消息,赵国将领赵括还蒙在鼓里。但即便就是这样,长平之战依然是白起一生所指挥的所有战事中,所受损失最惨重的,也是战国时期秦国所有战事中损失最惨重的。这一点,也可以说明赵括的军事才能本身就是卓越的。


总结:

长平之战,无论就形势而言,还是就条件而论,赵军可说一开始就败局已定。这根本就不是将领是廉颇还是赵括所能挽救的。赵括可能是冥冥之中被选定为加速赵国灭亡的那个人。

长平之战第二年,即公元前259年,一个婴儿在赵国邯郸老城呱呱坠地。这个人,才是最后真正亲手埋葬赵国的那个人。这个人,“名为政,姓赵氏”,即后世熟悉的秦始皇嬴政。

2018,7,17,晚闲敲


刘愚愚


本人对长平之战有点小研究,也想发表一下,说的不对的地方大家可以评论一下,不过语言要文明。

第一,秦赵长平之战发生起因,当时秦韩刚打完一仗,韩国失败,割让韩国上党给秦国,而韩国上党郡守冯亭不愿降秦,于是转而投降赵国,将韩国压力转于赵国,于是秦赵之间发生长平之战。

第二,长平之战开始,廉颇率领赵军和秦军刚开始交锋,初战不利,廉颇考虑到秦军劳师袭远,决定坚守不出,准备和秦军打持久战,意图拖死秦军。双方相持三年,秦赵两国消耗巨大,虽然秦国经过商鞅变法,经济军事农业都得到加强,赵国经过变法,军事实力得到提高,但是秦国是倾全国之兵进攻,赵国是举全国之力扛秦,然而秦国有良好的地理基础,相对于赵国情况好一些。对此,秦王想速战速决,而廉颇一直坚守不出,为此,秦王利用离间计让赵王换下廉颇。

第三,赵国和秦国对峙三年,无论经济农业都是一个不小的打击,特别是赵国男丁基本都上前线,赵国三年土地没有任何收成,在向邻国齐国借粮时,因为赵国在合纵连横政策下,和齐国翻过脸,所以粮食没借到。赵王也想速战速决这场战争,最终决定换下廉颇。赵括上任之后,奉赵王之命和秦军决战,秦军也悄悄换上白起,白起诱敌深入,切断赵军后路、粮道,赵军被困,如果当时赵括知道白起指挥秦军,有可能不会如此大意。被困后,赵括组织发起十三次突围,一次比一次猛烈,在突围到最后一道秦军屏障时,赵括被乱箭射杀,群龙无首,赵军无斗志,最终赵军被困四十六天,四十万赵军投降。白起认为四十万赵军每天消耗粮食巨甚,如果放回,又是纵虎归山,况且廉颇还活着,于是决定坑杀四十万赵军。

第四,从以上可以看出,当时赵国基本上到了最后关头,全国粮食快耗光了,赵王根据全国形势来看,想速战速决,秦国也是。即使不换下廉颇,也就是能把秦国拖走,但要打败秦军的可能性并不大,最后结果或许是秦国撤军,赵国被拖垮。但是秦国有巴蜀之地,关中富饶,而且,秦国是四处征战,战场都是在秦国外围,本国经济农业基本不受影响,一旦撤军,经济农业很快就会提升上来。后期,秦国会卷土重来。长平之战虽然秦军胜利,但也是惨胜,折损兵力近乎一半。

第五,赵括也不只是只会纸上谈兵,其母曾说过,赵奢打仗胜利归来,都将大王赏赐的东西分给将士,但赵括打胜仗归来却从来不这么做。从这可以看出赵括也打过仗,也是有一定经验,只是碰上了白起。(赵括纯属个人见解)

以上只是个人见解,大家有如有意见可以提出来共同讨论讨论。


若繁星


廉颇(公元前327年-公元前243年),战国末期赵国名将,骁勇善战,功勋卓著,封信平君,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廉颇在攻打燕、齐、魏等弱小国家时,可谓是战功赫赫。《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自己也说:“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廉颇的功劳可谓不小,如公元前283年,廉颇带赵军伐齐,长驱深入齐境,攻取阳晋(今山东郸城县西),威镇诸侯,而赵国也随之越居六国之首。廉颇班师回朝,被封为上卿(上卿为当时最高的官阶)。公元前278年,廉颇又率军攻打齐国,破其一军。公元前276年,再次伐齐,攻陷九城。次年攻魏,陷防陵(今河南安阳南二十里)、安阳城(今河南安阳县西南四十三里)。

公元前251年,廉颇率军攻燕,大破燕兵,拜官相国,受封为信平君。可以说面对这几个弱小的国家,廉颇率军征战,攻必取,几乎百战百胜,威震列国。而那时最强大的国家秦国正在着力南下,秦军主力正在巴蜀进攻楚国,无暇他及,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恰恰利用了当时的有利形势“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最终迫使秦王交还和氏璧,试想,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尚且能够如此,更何况是一员大将呢?而且,当时的赵国与秦国以外的周围国家相比尚属强大,所以廉颇打了一些胜仗,可以说不足为奇。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亦记载,秦伐韩,军于阏与。王召廉颇而问曰:“可救不?”对曰:“道远险狭,难救。”又召乐乘而问焉,乐乘对如廉颇言。又召问赵奢,奢对曰:“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于穴中,将勇者胜。”赵王于是令赵奢率军,救韩国。后“赵奢纵兵击秦师,秦师大败,解阏与而还。”同样是“道远险狭”,在赵奢看来是胜利的条件,而在廉颇看来却是不能出兵的理由。在强大的秦军面前,畏惧不前的廉颇和有勇有谋的赵奢对比是多麽鲜明呀!

秦将白起使反间计,使赵孝成王撤换了战争经验丰富的赵国名将廉颇,而启用了善于“纸上谈兵”没有实战经验的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在长平一带双方摆开了决战的架势。赵括一到长平,就改变了廉颇原定的战略,反守为攻,主动攻击。白起装着败退,诱赵军深入,尔后断赵军退路,将赵军分割包围,然后吃掉。赵军被围46天,粮绝无援,奋力突围,伤亡很大,没有成功,赵括本人也中箭身亡。赵军40多万人被俘,被秦军全部坑杀在长平一带。尸骨遍野,头颅成山,血流成河,成为古今中外战争史上最为残酷的杀害战俘的一次战役。

赵军损失40万将士看似败了,但当时都城邯郸可能被围、国家可能灭亡的危险却消除了。长平之战后,秦国不仅没能乘胜灭掉赵国,反而数次被其余五国痛击,甚至一度被攻入咸阳郊区,20多年之后才恢复元气。   

战争毕竟不只是战场上武器的较量,而是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综合实力的较量。如果不换将赵括,廉颇将军也守不住秦军的进攻!

但是,如果六国如果能利用长平之战的战果齐心协力,乘胜追击,秦国全面溃败并非不可能。这样的机会在长平之战以前有很多次,但长平之战却是最后一次,六国丧失了最后一次自救的机会。长平之战的结果让赵国和其余东方五国又苟延残喘了几十年。由此不难看出,长平之战,秦国非但没有达到战略目的反而元气大伤,秦国并非完胜,赵国并非完败。


书房记


这个,我们得看一下长平之战的过程,就能明白赵国长平之战失败的主因是不是赵括,还是其他原因。

公元前262年,秦国攻下了韩国的野王,上党郡与韩国失去了联系。(此时韩国的土地像一个杠铃,上党是左边的小杠铃,野王就是那个咽喉)

韩桓惠王让上党郡太守冯亭将上党郡献给秦国,以求秦国退兵。但是冯亭,不愿意投降秦国,他决定把上党的十七座城池献给赵国,并派使者通知了赵国。

赵孝成王与平阳君赵豹商量此事,平阳君认为不应该接受上党,冯亭这个是祸水东引,想嫁祸给赵国,给赵国带来的灾锅要胜过得到的好处。

赵孝成王又与平原君赵胜,赵禹商量这个事情,两个人认为可以接受,平时动用那么多兵力数月也打不下一个城池,而如今平白拿到十七座城池,不拿白不拿。赵孝成王最终后决接受上党郡,派廉颇驻守长平,以防秦军来攻。

公元前260年四月,秦军主帅王龁率军攻打赵军,秦军斩杀赵军裨将茄。六月,廉颇兵败,秦军攻破了阵地,攻占了都尉城,故谷城两个据点,俘虏了四名赵国尉官。七月,赵国筑起围墙,坚守不战,秦国强攻,又攻下西边的营垒,俘虏两名尉官。

廉颇连连战败,赵孝成王对廉颇坚守不战,很不满意,多次派人去责备廉颇。

廉颇就这样拖着,想用这种方法耗着秦军,可是秦军召集百万青壮年,疏通渠道,从水路运粮,比赵国运粮还要更快。赵国渐渐陷入无粮的局面,赵国向齐国借粮,齐国恨赵国参与五国伐齐,拒不借粮。

赵国向魏韩楚求救,魏韩楚害怕秦国,不敢出兵相救。也就是说赵军面临了,无粮无援军的局面,在这样拖下去,赵军也是必败不可的。赵王派人与秦国求和,秦国大加款待,其他国家误以为秦赵已和解,赵国的处境就更加的孤立了。

赵王没办法,再这样下去,赵国也支撑不住,另外范睢也用了反间计,说秦国最怕的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毕竟赵奢曾经打败过秦军,于是赵王就派赵括,替换了廉颇,秦军也用白起换了王龁。

赵括一改廉颇防御的战术,率军攻向秦军,秦军伪退,赵军追击,最后被白起率军包围,断了赵军的后路,并且断了赵军的粮道,秦昭王特意到河内郡,征全国十五岁以上的全部到长平战场。

赵军断粮四十六天,最后赵括强行突围,最后战死,赵军于是向秦军投降,最后全部被坑杀,只留下240名年纪小的回去赵国。

其实,赵国长平之战失败的原因并不是赵括,而是秦赵两国的国力对拼,赵国当然不是秦军的对手,而最后秦军也是损失了一半,国内空虚。所以长平之战,赵括不是主要原因,即使廉颇在继续坚守,也会无粮崩溃的。


历史简单说


大家都知道,在公元前262年的时候,秦国和赵国为了争夺韩国上党这个地方,发动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

最终这场战争以秦国战损二十万大军惨胜,并坑杀了四十万赵国降卒而结束,这一仗也给秦国未来的秦始皇统一天下带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很多人看来,赵国之所以会在长平之战中败给秦国,其主要原因是赵国国君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换下了年老稳重的廉颇!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首先我们知道,在的古代战争中,粮草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样东西,而在长平之战中赵国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来,赵国军队兵种就多骑兵,在上党这一个丘陵地带守城作战本就不利,在正面战场上也一直处于劣势,再加上齐国等诸侯国已经拒绝借粮。所以在和秦国死磕到底的时候,赵国根本不可能继续使用廉颇的坚守方案!

更何况跟据史料记载,在长平之战后期,秦军因为拥有关中和汉中两大粮仓,虽然战事吃紧但却比赵国粮食供应已经开始告急的情况好很多。

所以在成唐看来,其实秦国的这个反间计与其说是阴谋倒不如说是阳谋,因为赵国相比于秦国,赵国更加渴望速战速决,因为赵国的国内局势相比于秦国更加严峻,赵国也更加拖不起!

再加这一切还有其他诸侯国的虎视眈眈,而秦、赵两国自然也不想为他人做嫁衣,所以速战速决早已成了双方的共同意愿,赵国临阵换将也就成了必然的事了!

当然有人会问了,为什么最终赵国会选择一个,在我们来看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去顶替一个用兵老道的廉颇呢,这其中又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要知道当时赵国可是有着李牧、乐毅、田单这些名将,为什么秦赵两国却都偏偏都选中了年轻的小将赵括呢?

首先在长平之战的时候,李牧虽然能征善战,但却刚被赵括推荐上任不久,名声不显;乐毅虽然战果辉煌却已经年老无法出征,况且也早已归隐;而田单身为一个齐国人,又刚刚到赵国不就,虽然得到了赵国国君的礼遇和重视,但是忠心不明也难以服众。

所以自幼随父出征,又立过不少战功,对兵法有着独到见解,在军中又颇具威望的赵括无疑成了最佳人选!

在秦国方面,秦军也深知作为名将之后的赵括的巨大的军事潜力和恐怖的军事才华,而为了尽早除掉赵括,扼杀这个可能会阻挡秦国未来霸业的种子,所以对于赵国任命赵括为帅这件事,也是一边大力支持一边暗中布局应对赵括的计谋!

毕竟如果赵括真的只是个纸上谈兵的书呆子的话,那么秦国就完全没必要密调武安君白起,就光凭那个至少能和廉颇五五开的王纥就完全足够了!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在真正的历史上,廉颇其实是一个贪图富贵,飞扬跋扈却又富有心计的人,想当初赵武灵王亲手提拔了廉颇,赵奢,乐毅三人!但是在赵武灵王被饿死后,赵奢、乐毅因此被迫离开了赵国,只有廉颇转身就投靠公子成和李兑。

在李兑死后,赵奢回到了赵国,而自诩赵国第一武将的廉颇因为忌惮赵奢的能力所以只是让赵奢做个收税的小吏,后来在乐毅伐齐的时候,廉颇带兵攻打齐国,却被挡在了麦丘城外。在这时候赵奢被推荐接替廉颇攻打麦丘,然而廉颇却对赵奢百般刁难,最后逼得赵奢立军令状一个月拿下麦丘,最后还是赵括献奇谋这才拿下了麦丘城。


历史的刀锋


前几天我写了白起坑杀40万大军的文章,也有读者留言问,如果赵军不将廉颇换掉,能不能守得住的问题。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守不住!

从两个维度来思考问题:第一、秦国为什么要发动长平之战?第二、赵国为什么要换掉廉颇?

在秦国上层一直流传的一句话:平了赵国,天下如探囊取物。而秦王是谁?天下枭雄,以取得天下为抱负,如果秦王想要取得天下,就必须先拿下赵国。所以赵国无论做什么样的反应,都阻挡不住秦与赵国开战的势头。

如果“长平之战”秦国输了,秦国还会发动“短平之战”“宽平之战”。所以“长平之战”的失败除了赵国更换将领外,主要的原因还是秦国势在必得的情势。而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实行的兵制改革,在军事实力上远超赵国。

赵括,历史上有名的纸上谈兵,而廉颇确是历史夸赞的名将,可历史真是如此么?

如果赵括真的只是个纸上谈兵的书呆子的话,那么秦国就完全没必要密调武安君白起,就光凭那个至少能和廉颇五五开的王纥就完全足够了!

廉颇其实是一个贪图富贵,飞扬跋扈却又富有心计的人,想当初赵武灵王亲手提拔了廉颇,赵奢,乐毅三人!但是在赵武灵王被饿死后,赵奢、乐毅因此被迫离开了赵国,只有廉颇转身就投靠公子成和李兑。

在李兑死后,赵奢回到了赵国,而自诩赵国第一武将的廉颇因为忌惮赵奢的能力所以只是让赵奢做个收税的小吏,后来在乐毅伐齐的时候,廉颇带兵攻打齐国,却被挡在了麦丘城外。在这时候赵奢被推荐接替廉颇攻打麦丘,然而廉颇却对赵奢百般刁难,最后逼得赵奢立军令状一个月拿下麦丘,最后还是赵括献奇谋这才拿下了麦丘城。

所以换下廉颇是正确的事情,赵括确实强于廉颇,最后赵括失利,要是换廉颇上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


笑尝历史百态


谈到长平之战,我们就会认为赵括幼稚,赵王昏庸,深深为廉颇感到惋惜,历史上对这次失败基本归罪于赵王的临阵换将,启用了只会纸上谈兵赵括。赵王换将,也是无奈之举。否则区区离间计,就能迷惑赵国高层?

首先,来分析一下长平之战的原因和意义

长平之战的起因实际上是秦军在完成强国路线之后,开始吞并六国的第一步。当时的山东六国要么国力过于衰弱,要么因为国内政治事件自我消耗。根据秦国远交近攻的战略思想,国力强盛的赵国成为了秦国的第一块绊脚石。基本上可以说,只要干掉赵国,秦国逐步蚕食六国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交战双方的实力对比:

兵力:秦军60W;赵军45万

将领:白起、王龁;廉颇、赵括

战争初期赵军据险不出,避其锋芒。廉颇和大家的想法是大量的消耗秦军的国力,要知道60W大军的开销是相当巨大的,秦国的补给又长,困难可想而知。待到秦军后勤出现了短缺,国内已经支付无力,秦军锐气自然受挫,说不定也来点兵变就更好了。到时候自己尽出其精锐部队,可以一举操翻秦军。廉颇等待这个机会竟然等了三年。

这个想法固然不错。但是仔细分析,其实漏洞不少:

  • 赵国国力不济

秦赵长平之战,犹如现代的美苏军备竞赛;赵国的国力根本支撑不起旷日持久的长平军备竞赛。当然,秦国也被拖的疲敝至极。《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记载“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为了应急,秦王连全郡封爵的办法都用上了这也说明到了战争后期,秦国的后勤已经透支到了极限。

赵国之综合国力要劣于秦国,秦国都这么狼狈,那赵国更是可想而知,这可以从侧方面说明了赵王为什么要速战速决,赵国当时基本上可以说是人间炼狱了。

  • 赵国高层决策失误

赵国高层对战争发展已经做出了进行决战的指示。反间计仅仅是一个借口,一个换将的借口,赵王应该是明白国家的处境,必须要和秦国速战速决。再加上廉颇数战数败会给赵国高层造成错觉,赵孝成王甚至认为廉颇坚壁不出是胆怯的表现,这时候换将已是必然选择。赵括不笨,必需要和秦军决战,这是他出征的任务。决战是一赌自己的命运和秦国的命运。

  • 战和不定,外交失败

按理说,此次赵军对秦军的长平之战,乃是其他六国的前哨战,应该积极在外交上加以斡旋,争取其他诸国的支持,让他们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在物资上支援长平前线的赵军,然后可派一支联军有生力量只取咸阳,让秦军自顾不暇。到最后不仅没有援军,周边的燕国,魏国,也都虎视眈眈望着赵国。防备他们的趁虚而入,可以说赵国败在与秦国单打独斗上。

由以上几点可得出长平之战换不换将的结果都是一样的,不纯在守不守得住的问题,只有秦国肯不肯打,付出多大代价来打。赵王不换将,最可能的结局是秦国哄骗赵王以割让上党为代价再撤兵。因为秦国最开始并没打算把长平之战打成国运决战,也没打算用白起,只是想威胁赵国拿回上党。


萌大奶爱欧派


长平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一次战役,这一战秦国大破赵国45万军队为统一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长平之战可以说是给赵国几乎带来的灭顶之灾,45万赵军的覆灭让赵国几乎完全丧失了国防能力。

人们往往谈到长平之战就会想到“纸上谈兵”这个成语,这里说的就是赵国此次的统帅赵括,而在赵括之前赵国的主将是素有战国四大将之称的廉颇来担任的。根据史籍的记载当时廉颇作为赵军主帅的时候,秦国派奸细到赵国散播谣言说秦国人惧怕的是赵括而不是廉颇,赵王中计于是就换下了廉颇让赵括担任赵军的主帅。然而事实上却并不是如此,小编认为赵王换下廉颇是不得已而为之,秦国的反间顶多也就是投赵王“所好”罢了。

早在赵括担任赵军主帅之前,赵王对于廉颇是十分看重的,当时赵国平原君赵胜极力推荐了廉颇为赵军主帅。这一战的本质其实是赵国援助韩国的战争,公元前261年秦昭王一路军队攻打并占领了韩国的缑氏和纶氏,韩国受到了秦国的军事打击大有灭国之险。公元前260年秦国大将王龁率领军队攻打并占领了韩国的上党,上党地区的韩国百姓纷纷逃到赵国,这时候赵王命令廉颇到长平驻扎来接应逃亡的韩国军民。这就有了后来的长平之战。

王龁率领着秦军先后对驻守在长平的赵国军队发动了两次攻击,这次廉颇在军事上表现的不佳赵国的两个重要据点都尉城和故谷城均被秦军攻占,四名赵国的尉官被秦军俘虏,赵国军队丧师5万人。这一战应该让赵王对廉颇军事能力产生了怀疑,也是后来赵王要换廉颇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

后来人们认为长平之战赵王急于和秦国交战的策略是重大的失误,如果按照廉颇的策略逐渐消耗秦国即使打不赢还也不至于惨败,说虽是这么说但是这里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后勤补给问题。我们说当时秦国有巴蜀之地作为大后方有源源不断的军资输出,反过来我们看赵国呢?地处于北方在经济上和秦国差的太远,打持久战的结果是赵国会先被消耗掉,这是赵王为什么要急于求战的主要原因,支撑几十万军队的后勤是多么庞大的一笔开销。从后来我们看秦国在取得长平之战后也损失惨重可以看出来当时秦赵两国应该都是在寻求决一雌雄的机会,这应该是两国君主共有的默契。即使后来赵括不为主将赵王也会有派其他的赵国将军担任主帅出击秦军。廉颇作为主将被换的原因一部分归结于初期他作战不力(20万赵军丧失了5万)另一部分也是最主要的原因赵国跟秦国打不起消耗战争。总之赵国的这次军事行动在没有取得其他国家的支持(长平之战其他五国不发一兵一卒前来支援也没有借赵国一粒粮食)的情况下和秦国打这一场战争战败几乎已成定局,廉颇也好赵括也罢都不能讲赵国从这次劫难中解救出来。


历史战争


谢邀,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读了那么多史料,发现前人总结问题的方式方法流毒延续到了今天。长平之战,赵国是必败的。这与主将无关。但事情发生了必须有背锅的。现在很多企业里单位里也都还是这一套。譬如这个月销售指标没完成,销售经理就得背锅。但事情哪有那么简单?市场面如何,产品对不对路子,很多先决条件不是一个销售经理能左右的。但没办法,你坐在这个位子,你就得背锅。赵括就是一背锅侠!前人为了合理,愣是编了个成语,纸上谈兵!

首先,政治上必败。秦国自惠文王开始已经定下图霸天下的国策,而不是简单称王称霸。他的每次战争目的一个,土地和人口。残噬天下!到了昭襄王已经具体到远交近攻的策略上来了。而赵国,不好意思,见利忘义,只考虑一时得失,政治上显然只求图存!这一比较,彻底拉倒!

其次,打仗打的是国力和国运,虽秦强赵弱。但秦也无法强吞赵国,为了韩国的上党13郡,赵王是利令智昏了,而秦国的国策决定了他必取之,只是事态发展到直接跟赵国拼国运,是秦王也没想到的。这就讲到了谁豁的出去的问题了。很显然,秦国的国策决定了秦国是豁的出去的。而赵国则是顾虑重重。其实,赵括不是无能之辈,赵武卒也不是白给的,他成功包围了秦国40万军队,并且实现了切割。而就在这僵持阶段,毕竟两年么,两年不从事生产,粮荒必然出现么。而秦国其实也一样,不过豁的出去的是老秦人。昭襄王全国征发14岁到60岁的男子20万上了前线,最终实现了反包围反切割。战争中秦国人死的人比赵国人多。秦国60万军队死了10几万。而赵国军队50万只死了4.5万。因为没粮,赵国跑各国借粮,那时能借得出那么多军粮的只有齐国。对战争没有预见,没有政治上长远规划的弊端立刻暴露无遗。秦国的远交近攻策略发挥作用了。齐国不借。45万赵军投降了。面对这45万降卒,白起忧心忡忡,自己也没粮了,怎么养活?放回去,转头他们拿起长矛,自己已经承担了双倍于他的损失了。于是发明了坑杀。后来项羽也遇到了如此困境,毅然决然地采取了同样措施。

廉颇拖着不打,坚壁清野是对的。最起码不会那么快进入两国直接拼国运的进程。但即便那样,随着秦国国力越来越强,赵国国力越来越弱,赵国还是一样要被干掉的。

长平之战,让我想起了中日甲午战争。那也是一场拼国运的战争。而当时日本的国力甚至更弱。但一仗,让老大帝国彻底走向百年屈辱,从此一蹶不振。秦国经过变法从上自下捆绑成一架战争机器。而因循守旧的赵国,虽然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练就赵武卒军事上的百年强大。结局又如何?想想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世界第八,亚洲第一又怎样?日本是举国体制,天皇为筹军费一天只吃两顿,把指挥部放到了前线。日本女人跑南洋当妓女,往回寄钱支持战争。而我们呢?光绪皇帝刚学会恩威并用,对前线指挥战斗的将领丁汝昌一道道下圣旨,听说你抽大烟睡婊子,我们决定要杀了你,不过看在你现在在打仗,就先饶了你,你打完仗再过来受死吧。而一提到军费,李爱卿你找洋人借去吧!历史是何其相似啊!

因此长平之战必败。以前说赵括纸上谈兵,后来说丁汝昌抽大烟睡婊子。一个意思一个意思!说廉颇换上能赢的,动动脑子,廉颇是因为只守不攻被撤换的,被撤回来,大骂黄口小儿必败。然后一门心思等着看赵括的笑话。也许那会他也觉得打败了,最多上党不要,再割点地就好了,赵王又会重新重用我,看我说对了吧,不能打。只是战争走到了最后,残酷到让赵国所有人都呆了,赵国青壮年一夜之间飞灰湮灭了。赵国从此一蹶不振了。


炒米视角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秦国赵国为争夺韩国的上党郡而爆发的一场战役,最后秦国惨胜,赵国惨败。因其规模之宏大,战况之惨烈,被称为中国古代史上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长平之战布防图

长平之战打响于公元前262年春夏之交,先期以秦将王龁与赵将廉颇对阵,二人隔丹河相持三年,以公元前260年秦换白起与赵换赵括为转折点,战役于当年以白起围歼赵军而结束。

如果说赵国有机会的话,那最应该在王龁与廉颇的相持初期。秦国的强大自然毋庸讳言,但赵国实力也不十分弱,在当时的七雄中可以算得上是第二的。而且在公元前269年,赵国曾经于阏与之战中由名将赵奢击败秦军,因此赵军在心理上至少是不怵秦军的。

清人绘赵奢像

但仅在军事上,赵国的最好局面估计也就是相持了。赵国最大的机会在于外交战线。秦国独大,除燕国与秦交好之外,其余五国均怨秦久矣。如果赵国操作得当,本来是可以争取几国的支援,或围魏救赵,或直接支援前线,总不至于最后落得个“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

而在历史上,赵国也确实在外交战线做了努力。在廉颇放弃丹河西岸防线退守东岸之后,赵国朝廷朝廷了外交战略的辩论,但主题却是如何与秦媾和。当时有上卿虞信指出,如果确信长平必败且欲与秦媾和,那么有必要争取楚魏的支持,以合纵压力迫和秦国。“发使以重宝以附楚、魏。楚、魏欲得王之重宝,必入吾使。赵使入楚、魏,秦必疑天下合纵也,且必恐。如此,则媾乃可为也。”这在战略上讲是正确的,毕竟,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谈判桌上也是不可能得到的。这是赵国的第一次机会。

然而赵孝成王选择了两线出击,一面发使臣与秦求和,另一面向楚魏求援。这就是首鼠两端了,楚魏很难决断的,如果你求和成功了,那来援的楚魏将无地自处。虞信也做了预测:“楚魏以赵为媾,必不救王。秦知天下不救王,则媾不可得成也”。果然,秦国欣然接受了赵国的求和请求,并昭告六国。楚魏也果然拒绝发兵。赵国完全被孤立了。

外交的失败与后勤压力迫使赵国决定速战速决。方法便是换将,换掉主张坚守相持的廉颇。这本来是赵国的第二次机会,但这个机会比之先前就要渺茫一些了。赵国其实是有其他名将的,乐毅当时在赵国,赵孝成王仿佛不太相信他,不敢重用,但还有一位后来挽救赵国的名将——李牧。李牧是当之无愧的名将,在长平之战后,曾经屡次大败秦军。以李牧后来的战线看,未必没有机会解了长平之围,但也仅仅是有机会而已,毕竟,当力量差距到了一定程度,智谋就没用了。然而赵国也没有选李牧,而是派了个废物点心赵括。赵括的水平他父亲赵奢早有定论:“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而当时卧病在床的蔺相如也极力劝阻,但赵王一意孤行,坚持派赵括上阵。

清人绘李牧像

于是,赵括便把数十万赵军带入了鬼门关。

自赵括出任统率,赵国就彻底没有机会了。当长平赵军被白起合围之后,赵国还在外交战线上做过一次努力,仍然是企图一面与秦求和,一面向楚魏求援。当时局面已经很清晰了,赵军的覆灭基本已成定局,无论如何秦国也不可能议和,楚魏也不可能援救。

长平之战遗址之骸骨坑

于是长平之战赵括败亡,损失45万精锐劲卒,后又遭遇邯郸围困战,几被破城。这些其实都是赵国的战略失误造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