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華辰:物聯網技術落地,需要「雲」,更需要「霧」!

高華辰:物聯網技術落地,需要“雲”,更需要“霧”!

高華辰在“2018深圳智造粵港澳大灣區論壇”上接受記者採訪。習風 攝

高華辰 習風

“大家都知道雲計算,我要告訴您我們是做霧計算的,您可能會如墮五里霧中。”在23日“2018深圳智造粵港澳大灣區論壇”現場,深圳乙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高華辰接受採訪時,先來了一個下馬威。

習風:採訪您之前,我臨時抱佛腳學習了一點霧計算方面的知識。當然,就是不學,我也知道,霧計算比雲計算離我們更近一些(笑)。

高華辰:您說得太對了。霧計算由路由器、開關、機頂盒、代理服務器、基站等傳統的網絡組件構成,這些離我們很近的組件,有著不同的計算、存儲、網絡功能,支持服務應用的執行,我們須臾離開不得。

習風:我問一個不太專業的問題,是不是霧計算離我們更近,處理點上信息的能力就越強。

高華辰:雲計算雖好,但它有個問題,就是當大量數據湧入時容易產生安全漏洞,併產生網絡延遲。打個比方,一輛無人駕駛的汽車,它身上安裝的眾多傳感器都在傳遞數據,而巨大的無意義數據無疑在降低傳輸效率和佔用儲存空間。而霧計算就能篩選併發送有意義的數據,化解雲計算的風險。

高華辰:物聯網技術落地,需要“雲”,更需要“霧”!

雲計算與霧計算關係圖

習風:在我前些年的採訪中,我發現思科也是做這個的啊!您不是與巨頭競爭嗎?

高華辰:在最早制定技術條件上,思科走得很早,甚至霧計算(Fog Computing)這個概念就是由思科首創的。但是思科主要是在通訊局端應用上,在用戶端,反而是我們傳統廠商在做建設。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這些年又有一些新的互聯網廠商加入,如小米、360等。當然,這也反過來也這證明,路由器本身就是一個強需求的入口,在WIFI或者無線應用領域裡,作為一種新的補償,是非常需要它的。

習風:我們知道,中國有幾大雲,騰訊雲、阿里雲、華為雲,這些大企業穩著雲端,我們就可以推想,做雲計算需要巨大投入。您選擇做霧計算,是不是想避其銳氣,擊其隋歸?

高華辰:避其銳氣不假,但我們不會擊其隋歸。在霧計算這個領域裡,多數時候,我們強調的是共同建設、共同發展、共同應用、共同享受。比如華為,算是我們的競爭夥伴,我們對標的是美商、網建以及華碩。

習風:和大艦相比,乙辰相對偏小,您一定有自己的殺手鐧吧?

高華辰:有那麼一點。比如,全世界各個國家都有高速鐵路,在這些基礎設施的建設過程中,我們應用自己的研發能力,試圖讓所有的傳輸效率達到更高,這就積累了一些自主研發的科技成果。我們還打通了雲計算與物計算之間的聯動關係。

習風:和雲計算相比,霧計算大家都夠得著,應該說這也給了我們企業生長的良性環境。

高華辰:和雲計算相比,霧計算特有的靈活配置、低成本、無需一次性大額投資等優勢,吸引更多中小企業的採用,我們的用戶也就越來越多。而用戶群的追捧,也吸引到國內幾大運營商對我們的青睞。一季度我們就拿到了四五百萬臺的定單。

習風:在物聯網中,缺不了感應器,也缺不了路由器。對嗎?

高華辰:對。在物聯網應用的佈局上,路由器本身就是衝在前面的一個不可或缺的設備。它作為對智能設備的一種數據流以及其他應用控制上的節點,在任何時候都是缺少不了的,不管你的通訊協議是用Zigbee還是藍牙以及運營商推崇的NB-IOT都會用到這個設備。

習風:物聯網技術的落地,都有一個場景應用,而乙辰科技的端本來就在場景中,永遠是一個主要演員。

高華辰:我們完成一個自帶流量或者自帶很多管理功能的應用場景,對物聯網本身就是一個相互的促進。物聯網的應用大部分是物與物之間的數據交互和人與物之間的數據交互,離開了網絡通訊這些基礎的技術,物聯網是非常非常難以實現的。而這些技術應用的數量越大,對於網絡傳輸的效率要求就越高,乙辰科技就是致力於在基礎網絡建設裡發揮更好的作用。

習風:有人把今年稱為物聯網元年,所謂元年,就是開始,而開始就是打基礎,乙辰也在做這些基礎投資嗎?

高華辰:如果元年要再佈局這些事情,已經遲了。在一個成熟的技術條件下,基本上要五到八年才能實現真正的價值應用。我們七、八年前就開始打基礎。目前乙辰科技在通訊上的積累已經很豐富,同時在雲端也建立起了自己的平臺。在霧端,所謂霧計算,在應用領域裡,我們試圖將過去簡單單一的智能路由器應用得更好。我們可以讓路由器貢獻它的存儲空間、算力,讓應用者參與到建設過程中,成為一個貢獻者,同時也成為一個分享者。

高華辰:物聯網技術落地,需要“雲”,更需要“霧”!

2018深圳智造粵港澳大灣區論壇”對話現場。 習風 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