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化利用步伐加快 页岩气投资“新版图”已具雏形

商业化利用步伐加快 页岩气投资“新版图”已具雏形

在新的能源格局中,以页岩油气为代表的非常规能源近年来异军突起,成为新增化石能源供给的主力。截至2018年4月,我国累计页岩气探明地质储量已经超过万亿立方米。另据英国石油(BP)公司最新发布的《2018世界能源展望》,到2040年中国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页岩气生产国。

页岩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页岩气是指赋存于富有机质泥页岩及其夹层中,以吸附和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的非常规天然气。据自然资源部介绍,经国务院批准,2017年天然气水合物被列为新矿种,使得到2017年底我国已发现矿产种类达到了173种。而在众多业界人士看来,加快页岩气资源开发的动力,主要来自中国能源消费的内外双重需求。

从国内情况来看,2017年的冬季,我国多地天然气供给纷纷告急,“气荒”从北方迅速蔓延到了南方,随后是气价的大幅上涨。就国际环境方面而言,中美贸易摩擦下,中国从美国进口LNG是否会受到影响短期内仍难判断,但中国未雨绸然已经开始自身发力。值此发展背景,我国能源结构不断优化调整,天然气等清洁能源需求持续加大,为页岩气大规模开发提供了宝贵的战略机遇。

业内分析普遍指出,页岩气勘探开发将在未来三年内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储量、产量也随之实现新的跨越。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在四川盆地探明涪陵、威远、长宁、威荣4个整装页岩气田,产能超过130亿立方米。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我国勘查新增探明地质储量超过千亿立方米的页岩气田2个,分别是四川盆地涪陵页岩气田和威远页岩气田。自此,我国逐步成为与美国、加拿大鼎足而立的页岩气勘探开发大国,迈入世界前三甲。

另一方面,中国的页岩气资源储量丰富,未来将成为常规天然气的重要补充。另据资源评价结果,我国页岩气有利区的技术可采资源量接近20万亿立方米,目前探明率仅4%左右,资源潜力前景可期。“十三五”规划将页岩气开采目标进一步提升,在政策支持到位和市场开拓顺利情况下,2020年力争实现页岩气产量300亿立方米。据分析,到2030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需求为5800亿立方米,国内常规天然气产量只有2800亿立方米。

而在经历了整个冬季对清洁能源的渴求,以及“煤改气”的争议之后,天然气市场需求以及商业化应用的推进,使页岩气行业迎来更多政策“大红包”。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对页岩气减征资源税的通知》,从2018年4月1日起至2021年3月31日,两部委对页岩气资源税(按6%的规定税率)减征30%。此前页岩气资源税税率按天然气6%的标准征收。就像《通知》所强调的,减税是为促进页岩气开发利用,有效增加天然气供给。消息一出,业界为之振奋。

而在经历过2017年末大规模的“气荒”之后,现在税收优惠政策的助推,能否为中国页岩气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值得期待。所幸,2017年以来长宁—威远、昭通、涪陵和川南等页岩气示范区(试验区)建设也正在探索开展页岩气勘查区块竞争出让新模式,以促进越来越多企业加入商业化开发的队伍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