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民主为何危机不断?原因是其本身就充满缺陷

西方民主为何危机不断?原因是其本身就充满缺陷

(多数采取西方民主制度的国家都以经济严重衰退、内乱不止而告终。图为2017年3月21日,伊拉克联邦警察部队人员在摩苏尔西城的街上警戒。图片来源 新华网)

民主在过去四分之一世纪一览众山小,以致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声称自己是民主国家。然而,辉煌转瞬即逝,也正是在这四分之一世纪中,西式民主在实践上陷入难以摆脱的泥沼,在理论上遭遇前所未有的质疑。民主的偶像似乎正在步入黄昏,对于民主危机的性质的判断越来越悲观。

在弗朗西斯·福山的“历史终结论”里,意识形态的冲突已经结束,西方自由民主制成为最好且唯一的选择。仅仅十年之后,在民主推手托马斯·卡罗瑟斯的《转型范式的终结》一文中,反思民主就已经变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而且至今仍然支配着政治理论家的思想。卡罗瑟斯尖锐地指出,在全球,只有不到20个政治体建立了较好的民主制,包括欧洲的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爱沙尼亚、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亚非拉的巴西、墨西哥、智利、乌拉圭、加纳、韩国等。其余七八十个国家和地区都被迫接受了西方国家的苛刻条件,皆以失败告终,走向了不负责任又没有效率的多元政治和政党国家化,其政府形式变成了介于民主与威权之间的混合物,又因治理失灵而变成了“失败国家”。这些国家的政治转型如此失败,以至于很快又爆发了“颜色革命”,形成了内外联动的政治拉锯战。

除了政治体制的悲剧性倒退,最近五十年以来,西方世界的内部治理也先后遭遇多重困境。其一,是工业、产业等经济政策的失灵,自由放任主义和凯恩斯主义都面临动力不足而难以落地的巨大困境;其二,是以“福利国家”为核心的社会政策的可持续性危机;其三,是在墨西哥裔等非白人族群和穆斯林等异教族群的冲击下,欧美的多元文化政策正在终结;最后,在全球化、国际化、私有化、自由化、民主化、公民社会、现代化等各种理论和力量竞相发挥主导和支配作用的时代,很多国家处在运转失灵的边缘,“民族国家”概念失效了。这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进程,都在加剧而非缓解西式民主的危机,西式民主已步入泥沼。

那么,当代民主所面临的危机究竟是什么意义上的危机?究竟是民主没有用好,还是民主本身有缺陷?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后者。

以选举为核心的西方民主本身就存在缺陷,因而在实践中遭遇了种种困境。诸如投票率下降,政党身份减少,政治家不被信任,平民主义政党风起云涌,代议制民主的核心机制因此受到重重质疑,选举不再被视为解决之道,而越来越被视为问题所在,有人甚至高呼“选举已死”。越来越多的人认为,选举变成了富人或者权贵支配政治的游戏,而普通公民没有政治影响力。民主变得固步自封,疲惫不堪,软弱无力,西方政府对于经济不平等并未做出有效的回应。代议制研究权威汉娜·皮特金认为,现代代议制政府成了新的寡头制,普通人被排除在公共生活之外。现代民主的多数原则也有天生的社会选择困境。乔赛亚·奥伯认为,民主制并不是指人民对现存宪法权威的独占,它不仅仅是人民的权力,不仅仅是人民在国家内部相对于其他潜在的权利掌控者的优势权力或独占权力。为了让人民以常规化、可持续的方式拥有政治能力,现代社会必须处理一些麻烦的集体行动和合作困境,投票从来都不是唯一的处理方式。

当前,民主的正当性来自哪里,也正受到更多质疑。究竟是经济增长,还是某种政治价值的实现在支撑民主?这提醒我们,民主绝不仅仅是政治思想、观念、理想的民主化,也是工业化的民主、现实的民主,尤其是有政治主体的民主。民主不仅仅是说说而已,更应该是有效的民主、广泛的民主。

(参见:《是民主没有用好 还是民主本身有缺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