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爲孝乎」這句話?其中「色難」是什麼?

楊國縫


先說答案

“色難”的意思是:難以做到和顏悅色

真正的孝道

《論語·為政》: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這段話的意思是:

子夏問孝。孔子說:“侍奉雙親的時候,(如果)做不到和顏悅色。(那麼假使)家裡有事,子女幫父母操勞;酒食做好了,讓長輩先用,你以為這樣就是孝了嗎?”

真正的儒家思想,並不是要求人們愚忠愚孝。

而是通過人倫教化,讓君主有德,大臣才能受教而後有德;父母有德,子女才能受教而後有德。

君主有德,方能以道治天下,

臣子有德,方能循道輔助君主治理天下;

父母偶有德,方能以道齊家,

子女有德,方能循道而成才使得家族綿長。

而有德之人,所言所行皆符合道德,出於自然,並不是因為禮儀要求他這麼做他才這麼做的。

儒家的禮儀,最初是效法天倫而來,也並不是像後來被扭曲的那種亦步亦趨的為了守禮而守禮的腐儒、賤儒之禮。

在《論語·為政》篇中,用四章論“孝”,闡述了孝的內涵,因為孝是人倫之本,是禮義之本,是德教之本,故此也是為政之本。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孟懿子問孝,只是具體的問,如何事親,才算是孝。但他沒有深刻的思考,為什麼人應該孝敬父母。從以無違父母為孝,到以無違禮為孝,這是從事親的生活層面,上升到了孝道的人倫之道層面。孔子擔心孟懿子沒領會透,自己也需要更深入的闡述孝道。所以才故意對樊遲說了後面的話。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孟武伯是孟懿子的兒子。此人好武而莽撞,孔子深知其平時的舉動不慎,會讓父母擔憂他有什麼閃失。如何才能舉動皆妥當呢,在於不逾節。

孔子的弦外之音是,連自己都照顧不好,成天讓父母擔憂得牽腸掛肚的,這種人怎麼還敢奢談孝呢?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很多人認為,父母給了自己生命,等父母去世的時候,自己再風光體面地給父母送終;自己小的時候,父母養活了自己,等自己長大了,父母老了,自己再養活父母,這就算報了父母的生身養育之恩。孔子認為,這並不是孝。因為父母養孩子,並不是跟養貓養狗養馬那樣,是因為養著有用或者養著好玩,才去養育孩子的。而是發乎天,順乎理。

仁義,皆發乎天理,而極於人倫。有道者,必先敬天而愛人,而後有仁義。無道者,則先傷天害理,而後濫愛施於不仁不義。

加上“色難”這一章,四者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孝道:

違禮,不逾節,不失義,親於仁。

最後再明確一次:

人倫之道,是先律己,後律人,孝道,同樣是先正己,後正人。


平凡2850


這條語錄並不難理解,而且很有現實意義。

先把語錄全文貼上,出自《論語 為政》: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這句話最難理解的就是”色難“,其他的意思很簡單,翻譯一下:

子夏問怎麼理解孝,孔子說:色難!有事的話,晚輩子弟可以幫著做;有好酒好菜,給長輩老人們享用,你以為這就是孝啦?

下面簡單談三個點。

一、是長輩父母的臉色嗎?

通過上面的翻譯,孔子認為,”色難“是一種比照顧長輩老人起居飲食,幫老人乾點活更重要,更貼近孝的本質的事情。從字面的意思看,色,就是臉色;難,就是不容易。那麼,問題來了,這個臉色,是誰的臉色?

漢朝的大儒包鹹說:“色難者,謂承順父母顏色乃為難。”

色,是父母的臉色。

那麼這句話 的意思就成了:照顧長輩父母老人的生活並不是孝的全部,真正難以做到的,是能夠察覺到父母的臉色,並按照父母的臉色來說話辦事。

是不是有道理呢?

二、是晚輩子女的臉色嗎?


宋代的大儒朱熹說:色難,謂事親之際,惟色為難也。蓋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故事親之際,惟色為難耳,服勞奉養未足為孝也。

色,成了晚輩子女的臉色。

那麼這句話的意思就成了:照顧父母老人長輩的生活還不足以是孝,難以做到的是,要對父母有好臉色,所謂的好臉色,也不是裝出來的,而是發自內心的 深愛、真愛、摯愛,有這種愛,子女的表情也就自然而然的好了。

是不是也有道理呢?

三、如何看待這種分歧?

首先,包咸和朱熹,都是有名的大儒,他們都有自己 說得通的道理。

其次,對中國的古代文化,特別是經典的詮釋,千萬不能像課本一樣,抱著有一個”標準答案“”正確答案“的想法,文化本來就是很靈活的。朱熹本人,對包鹹的 看法 雖然不贊同,但是他認為”也通“,就是說,他並不認為包鹹錯了。

所以,我們不要區分到底是父母的臉色,還是子女的臉色,這得怪子夏沒有問清楚,因為我們也沒法去問孔子呀。

事實上,我們完全可以用另一種方式來看待這種分歧:

朱熹認為這是兒女的臉色,很可能是因為在他生活的時代,有很多子女在服侍父母時臉色不好,或者是不能發自內心。因為朱熹講理學,就是從”正心誠意“開始說起,非常重視內心的真誠。

而他生活的宋代,市民社會逐漸形成,人也不像漢朝的人那樣簡單,所以,朱熹可能見到了很多子女做的不到位,所以,他才會從子女的臉色這個角度闡釋。

久病床前無孝子,這個俗語,說明了在民間這種現象很常見。

其實,在今天難道不是更常見嗎?


danyboy


《論語 為政》: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

對於古人來說,父母給予了我們身體髮膚這個肉身之生命;

但是,老師是帶領我們開啟了我們終極智慧之慧命。

老師是我們的第二個父母!

所以,老師在我們古代被稱為“師父”!

而且,師父是高於父母的!

當師父的命令與父母的命令相違背的時候,應該優先聽從師父的命令。

***********************************************************

我們來看此句中,出現了“弟子”和“先生”這兩個詞。

所以,這句話所說的其實應該是“弟子孝敬師父”的孝,而不是子女對父母的孝。

那有一天,子夏這個弟子問他的老師孔子“

老師啊,我們應該咋做才算是真正孝敬您呢?

孔子給了下面這個回答:

弟子孝敬師父並不是做表面功夫就可以的哦!

你以為幫師父掃掃地、砍個柴、乾點活就是孝敬啦?

你以為弄點好吃的好喝的讓師父吃喝就是孝敬啦?

你覺得這些就能讓師父滿意啦?就算是孝啦?

***********************************************************

到底怎麼做才是弟子對師父的孝呢?

這裡孔子故意沒有回答子夏。

他最後反而給了一個反問,讓子夏自己回去思考。

這也正是孔子的教育方法:啟發教育。

當弟子提出問題的時候,

孔子並不是直接給出答案的。

孔子是鼓勵、提倡弟子自己去思考,自己去摸索,最後尋求出答案。

孔子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這個例子就是對這句話的最好證明。

***********************************************************

那麼,究竟要怎麼做才是弟子對師父的孝呢?

我也不直接給出答案了。

這個問題就讓大家自己來思考吧!


大道之光


這個問題很有意義。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我們現在下一代,不瞭解色難的含義,往往在孝敬父母方面,只注重物質生活,不注意孝悌禮儀等方面。

色難,從現在解釋的含義是:在孝敬長輩時,要注意不要給臉色看。換句話說,孝敬長輩要真心實意,說話要和氣、尊重,要有必要的禮節。而我們現在下一代認為,有房子給父母長輩住,給錢化,逢年過節看望老人,就是孝敬,足夠了。

其實,現在父母退休的,並不缺錢化(購房例外),並不是一定要你的物質享受。而祈盼的是能經常回家看看,拉拉家常,說說知心話。精神上的需求大於物質上的需求。

而小輩們往忽視長輩們的精神需求,怨老人煩,忍不住交談,臉色不雅(色難),使老人心寒。

我曾看到一則報道,一個母親為了走進兒子房子幫助整理床鋪,無意翻動了兒子的東西,遭到兒子責怪後,半夜跳樓自殺。我們不去爭議誰對誰錯?反思的是,如果不是兒子的“色難”,也許母親不會一死了之。


江南劍風


“色難”就是“和顏悅色難”“保持和藹的臉色難做到”,語出自《論語·為政篇》,是孔子回答子夏問孝時說的。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通釋這段話:

子夏問“怎樣算孝”。孔子說:“和顏悅色難。有事情晚輩的承擔那些勞作,有酒菜食物長輩的吃,難道這就算做孝嗎!”

這裡的“色”是“臉色”,是“面容和悅”,即“和顏悅色”。 饌,音zhuàn,吃喝。曾,音céng,副詞,難道。

本章談孝道談到了“先生”與“弟子”,包含了師生關係,實際是孝道的擴大。“敬師長”已經等同於“敬父母”。要用這個標準來要求,恐怕今天我們很少有人做到。結句按每個字義聯繫,應該是反問:“難道這算作孝嗎!”

孔子沒有肯定“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這一系列行為就算是孝。意思就是說,這些行為還不夠,要緊的是“色”——“和顏悅色”,與孔子對孝的闡釋“無違”“敬”“事父母,能竭其力”“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才算做“孝”是一致的。 

孝心和態度其實是一個問題的內在和外在的兩個方面。《禮記》說:“孝乎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無論是否為老人師長做事,無論是否拿好吃的給老人師長吃,只要內心不恭敬,態度不好,臉色難看,就是失去了孝道的根本。

其實“色難”不僅適宜於對父母、對長輩,對同事、對工作、對下屬都涉及這個問題。這一點,尤其值得我們注意。

《禮記》曾有這樣一段記載:“子路說:‘悲傷啊,貧窮!活著沒有養活的財物,死了沒有殯葬的棺槨。’孔子說:‘吃豆子喝涼水讓父母歡心,這就叫做到了孝。裝殮時收拾得乾乾淨淨,歸葬並沒有外棺,按自己的財力而為,這就叫做到了禮。’”按孔子的觀點,量力而為,量財而用,對父母盡心盡力做了,就算做到了孝,做到了禮。 孔子所提倡的孝,體現在各個方面和各個層次,反映了宗法制度的需要,適應了當時社會的要求。它有一個共同的思想,就是不僅要從形式上按周禮的原則侍奉父母師長,而且要從內心深處真正地孝敬父母,敬重師長。


陳廣逵


2.8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師:子夏姓卜名商,也是文學類高材生,孔門十哲之一。

“子夏問孝”,因為這句話裡面包含有弟子、先生等教育類的詞語,所以子夏問孝其實是代表學生們問孔子如何孝敬師長。師父相當於弟子的再生父母,開啟弟子的慧命,所以也用“孝”這個字(佛教把孝敬父母和孝敬師長區別開,管孝敬師長叫做“奉事師長”)。

“子曰:‘色難。’”這句話很多學者解釋為孝敬父母的時候和顏悅色難。這是不對的!因為其一、這裡不是孝敬父母,是孝敬師父;其二、孝敬師父,弟子們是甘心情願的,不存在貌合神離,表面恭敬的情況。因為師父不同於我們現在學校的老師,我們現在的老師叫做職業教師,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工作,並不是學生們人生的導師,所以學生對於學校的老師不大會發自內心的尊敬。師父是指導弟子們修行的,拜師是弟子們心甘情願的,並不是勉強的,所以不存在弟子們不和顏悅色對待師父的情況。所以這裡的“色難”的含義是取悅師父難!

“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作為弟子的替師父做一些瑣事,安排好師父的吃喝等,你以為這就是孝敬師父嗎?

那怎樣才算是孝敬師父,怎樣才能讓師父高興呢?下一段給出了答案。

2.9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師:顏回,曹姓,顏氏,名回,字子淵,又稱顏淵。孔門十哲之一,以德行著稱。這句話啥意思呢?

無餘:顏回雖然不愛講話,也不反對我,但是回去能舉一反三。

師:顏回可不是舉一反三,顏回能舉一反十。有個成語叫大智若愚,就是形容像顏回這樣的人。

“吾與回言終日”,我與顏回談一天話。

“不違如愚”,“不違”是聽話,“如愚”是就像傻子那樣只會答應。“不違如愚”就是簡單、聽話、照做。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去之後對於師父所教的有很好的理解和發揮,能夠完全複製,也就是可以照做。

“回也不愚”,顏回其實不簡單。

能夠做到像顏回這樣簡單聽話照做的,其實非常不簡單!孔子在這裡為我們揭示了修行的秘笈:簡單、聽話、照做。能夠做到這三點的弟子,是最讓師父高興和期待的!因為唯有如此,才可以承接師父的衣缽並且有望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超越師父!

《論語學釋》


用戶62564438606


這句話是出自《論語·為政》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譯文:子夏問什麼是孝,孔子說:“子女侍奉父母能經常和顏悅色,是件難事。遇到有事,子女操勞;有好吃好喝的,讓父母享受,僅這樣做就可以認為是孝嗎?”

子夏(前507-?)姓卜,名商,字子夏。子夏少孔子四十四歲,是孔子後期學生中之佼佼者,才思敏捷,以文學著稱,被孔子許為其“文學”科的高才生。

在論語中有很多人問過孝,這是子夏問孝,孔子針對於子夏的特點及子夏所要對孝這個問題,進一步所需要提高的地方,給出的答案。人不讓父母操勞,吃飯穿衣總是先滿足父母,這只是“孝”很重要的一部分,不是全部。

子夏讓父母不用操心,讓父母吃飽穿暖已經做得很好了。但是下一步還怎樣盡孝呢?就是讓自己在父母面前能夠總是和顏悅色。並且也讓父母臉色和順,不生氣。這是在吃飽穿暖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的盡“孝”,對盡“孝”的提高。

更高的盡孝是什麼呢?請看孟子講述曾子的故事。《孟子 ·離婁上十九》孟子曰:“曾子養曾皙,必有酒肉。將徹,必請所與。問有餘,必曰‘有’。曾皙死,曾元養曾子,必有酒肉。將徹,不請所與。問有餘,曰:‘亡矣’。將以復進也。此所謂養口體者也。若曾子,則可謂養志也。事親若曾子者,可也。”

譯文:孟子說:“曾子奉養他的父親曾皙,每餐必定有酒和肉,飯後把飯菜撤走時,一定請示‘把剩下的飯菜送給誰?’如果問‘還有沒有剩餘?’必然回答說‘有。曾皙去世以後,曾元奉養曾子,每餐也必定有酒和肉,但飯後把飯菜撤走時,不請示‘把剩下的飯菜送給誰?’如果問‘還有沒有剩餘?’必然回答說‘沒有了。’準備拿吃剩的下頓再進奉給父親。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僅僅是供養父母的身體,提供食物。象曾子那樣,才可稱為奉養父母的意願親情。侍奉雙親象曾子那樣的人,才算可以。”

在現實中,能夠滿足父母的意願,太難了。不和父母吵架就是好事了。

《校外講堂》歡迎關注留言寫評論...


校外講堂



一般的解讀:色難,既心中有怨言又不能發,表情就生硬。使被接受者感受到不快。這個色難既是講孝的尊敬又是講心中的情緒。然而孔子認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應該是互相之間的信任為基本。就是侍待也應如此。缺乏心中的敬意只有行為還是不夠。所以說起來容易作起來就難。作為一種孝的行為怎樣使它在行為上和心理上體現的更完美,這是孔子認為值得追求的行為。當我們生活中遇到不順時,一能不能也保持同樣的心情?所以孔子講″色難"很有代表性。另外,作為一種實際的行為其中還是在講一個人的修養。沒有為學修養的積累,恐怕很難在實際行為上體現出孔子認為的本意。(書法為自己所寫)歡迎評論探討。


乾德堂1


色難一詞,出自《論語·為政》講的是我們應該真心實意的對待父母,而不應該只作表面工作。還有一種說法就是不要給父母臉色看。

其實從古至今,說的最多的,我們中國人最重視的,還是孝悌之道,不論是從綱常倫理,還是道德約束,一個人,如果說是對父母做了喪良心的事情,是最最讓人鄙夷的。

在現代社會中,每一個年輕人都承受著不同地方的壓力,在日常和父母的相處中,就會有不愉快發生,那麼這個算不算色難?

其實我認為,不是說吵過架,就能說這個人不孝順,這未免太過苛刻了,其實只要心裡裝著家人,心中惦記著父母的衣食住行,這樣就算是孝順了。


螞蟻說春秋


孔子是儒家學說的創始人,而儒家學說在中國幾千年的文化發展中,成為中國文化的核心和主流思想,他最大的原因就在於,儒家學說最為貼近現實,儒家思想提倡的是人倫的關係,也就是作為人,我們如何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的學說。

儒家學說認為,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關係,就是與父母和親人之間的關係。與父母之間的關係叫做孝,與兄弟之間的關係叫做悌。而孝悌之道就是中國文化的核心中的核心。可以說,讀懂了中國儒家的孝悌之道,就懂得了中國人,懂得了中國文化。

中國長期以來是宗法制的社會,宗法制以家庭為單位,串聯起了個人與家庭、社會、國家和天下之間的關係,所以,國以家為主,家以血緣關係為主,血緣關係以孝為主。

孔子在論語中,在不同場合,談到過孝,而且對孝有不同的標準。我們這裡結合子夏的問題,講一下如何真心實意地孝順的問題:

子夏是孔子之後著名的大儒,是河西學派的宗師,他提的問題就是如何才是真正的孝: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子夏問什麼是孝,孔子說:“色難”,父母有事的時候,子女替他們去做,有好吃好喝的,先給父母,這就認為是孝嗎?

子夏在這裡提出了一個尖銳的問題:到底什麼是孝。難道給父母吃好的、穿好的,就是孝嗎?

孔子的回答很好,孔子說“色難”,是說子女在父母面前經常有愉悅的容色,是件難事。孔子認為,孝不僅僅是替父母做事,把父母供養好,更重要的是“色難”和敬,就是即使是自己很累或心情很不好,在父母面前也要保持愉悅的神情。

我們往往把微笑給了陌生人,而把冷漠給了我們最應該愛的人。因為我們知道,對別人好一點,別人也許能對我們好一點,而無論我們對父母多麼冷漠,父母都會無條件的為我們而付出。在這裡,對別人我們的微笑是對等的,而對父母,父母是無條件給予我們的。

所以,真正的孝順,除了讓父母吃好穿暖之外,還要考慮到父母的精神需求。我們知道,精神的空虛是最大的悲哀。為什麼現在我們的老年人,會幹一些莫名其妙的傻事?為什麼他們會相信傳銷?會相信那些昂貴的保健品?就是精神空虛惹的禍。所以,給父母以很好的精神安慰,不要再色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