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两百年中最特殊太后,上位九天就一命呜呼,死后却被葬入妃陵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各位朋友晚上好!子渊前段时间曾为大家介绍过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女穆库什格格的坎坷人生,在令人唏嘘之余也引发了读者的强烈兴趣。今天,咱们不谈公主,来聊聊清代最特殊的一位皇太后——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清朝两百年中最特殊太后,上位九天就一命呜呼,死后却被葬入妃陵

▲慈禧太后剧照

需要指出的是,在清朝的11位皇太后之中,有5位是乃是先帝所册立的皇后,因而顺理成章地荣升太后,另外5位则是因为亲生儿子继承皇位,母凭子贵才被尊为圣母皇太后。当然,这也是历代太后的主要来源——要么是继任皇帝的嫡母(即先帝皇后),要不就是继任皇帝的生母。除此之外,普通妃嫔要想当上太后,可谓难于登天。不过在清朝,却有这样一位皇太后,既非先帝皇后,也不是皇帝生母,结果还是当上了圣母皇太后。她就是道光皇帝的孝静成皇后。

清朝两百年中最特殊太后,上位九天就一命呜呼,死后却被葬入妃陵

▲道光皇帝塑像

孝静成皇后出身于博尔济吉特氏,乃刑部员外郎花良阿之女,经选秀成为道光皇帝妃嫔(静贵人),死后被抬旗为满洲正黄旗。在道光帝第三位皇后钮钴禄氏(孝全皇后)猝然离世后,伤心欲绝的道光帝从此再也没有立后,次年也只是将得宠的静妃升为静皇贵妃。其实,道光生前对孝静成皇后的情分远不及其他妃嫔,在孝全皇后逝世后,她一直没有得到扶正,始终是以皇帝妾室的身份打理后宫,即使道光皇帝很喜爱其诞下的皇六子奕䜣,但也始终没有册封她为皇后。

清朝两百年中最特殊太后,上位九天就一命呜呼,死后却被葬入妃陵

▲道光年间圣旨局部

由于孝全皇后死时,皇四子奕詝还很年幼,道光皇帝只得下诏将其托付给静妃抚养。由于皇四子奕詝与皇六子奕䜣两人年纪相仿,又同在上书房读书,一起成长下,兄弟二人很是友爱,亲如同胞。在道光皇帝临终前,他将皇位传与奕詝(即咸丰皇帝),并留遗诏册封皇六子奕䜣为亲王。咸丰皇帝即位之后,对养母静妃很是尊敬,为报答其多年养育之恩,下诏尊其为皇考康慈皇贵太妃,命宫人按皇太后规格服侍她。

清朝两百年中最特殊太后,上位九天就一命呜呼,死后却被葬入妃陵

▲恭亲王奕䜣旧照

可咸丰帝与养母感情如此之好,登基称帝后,为何不直接尊博尔济吉特氏为皇太后,而是只尊其为太妃呢?原来,道光帝在晚年时,并未立下太子,众多皇子中,年长的只有皇四子和皇六子,二人争夺皇位时,博尔济吉特氏只是奕詝养母,作为奕䜣生母,她当然是希望亲儿子继位,所以她不仅时不时给道光皇帝吹枕边风,还时常在各方利益集团中周旋,以保儿子上位。她的这些做法当然引起了咸丰皇帝不满,所以只尊其为太妃,而不是太后。

清朝两百年中最特殊太后,上位九天就一命呜呼,死后却被葬入妃陵

▲静妃博尔济吉特氏画像

那么她的太后之位是从何而来呢?原来,康慈皇贵太妃在43岁时突然身患重病,弥留之际唯一的心愿就是当上名副其实的皇太后。不想被人诟病的咸丰皇帝无奈只得下诏尊其为皇太后。可惜的是,后者只享受了九天的太后生活便撒手人寰。

由于咸丰皇帝一直对其不满,而是又是在不情愿之下才尊其为皇太后,所以康慈皇太后逝世后遭到了诸多冷遇。首先,咸丰皇帝没有按《大清会典》所规定的皇太后规格操办其葬礼。其次,咸丰皇帝也没有在道光皇帝的慕陵中单独为其修建皇后陵寝,只是将其葬入妃陵了事。而在下葬之时,咸丰皇帝也不亲自送葬,其谥号并无添加,只是系先帝庙谥,神牌也不升袝太庙。

清朝两百年中最特殊太后,上位九天就一命呜呼,死后却被葬入妃陵

▲道光皇帝慕陵石牌坊

虽然孝静成皇后一生只是在死前短暂当过皇太后,但其对咸丰仍有多年养育之恩,心中有愧的咸丰皇帝还是追封其为皇后,这是继清世祖孝献皇后(董鄂妃)后,大清又一位既非先帝皇后又非天子生母而被追封的皇后。

参考文献:

《清史稿》《大清会典》

微信公众号:趣观历史,每日为您甄选好玩有趣的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