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笠和陳誠的鬥爭,最終誰笑到了最後?

白色昏


所謂“勝者為王”,當然是誰活到最後誰就笑到了最後,畢竟死人是不會笑的!

陳誠和戴笠的鬥爭

其實,陳誠和戴笠之間並沒有太大的衝突,雖然戴笠代表了軍統,代表軍事委員會專門對付國軍的將領,但是陳誠並不是一般的國軍將領啊!是掌管國軍將領的統帥,屬於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概念,對於這樣的人,戴笠是輕易不敢動手的,對自己也沒有什麼好處。

在國民黨內抗戰時期形成的三大派系,一個是陳誠,一個是胡宗南,一個是湯恩伯,簡稱陳胡湯,戴笠當年為了討好胡宗南,還將女特務葉霞翟送給胡宗南,為了讓葉霞翟能配得上胡宗南,還讓葉霞翟到國外留學,可見戴笠對胡宗南有多上心。

但是說到底胡宗南只是老蔣的學生,而陳誠則是黃埔的老師,並且算是老蔣的校友,對老蔣更是忠心耿耿,對於這樣的人,戴笠作為曾經老蔣身邊的小弟,當然知道得罪不起,如果得罪陳誠,後果根本不是戴笠能夠承擔起的。

從陳誠和戴笠的關係來說,應該是戴笠需要巴結陳誠,而陳誠這個人,在國民黨中是典型的眼裡容不得沙子,比如在遼瀋戰役之初,老蔣讓陳誠去東北主持局面,結果,陳誠最恨偽軍,不讓國軍去收編偽軍,結果東北局勢後來逐漸陷入困境。

因此陳誠必然看不上特務出身,黃埔六期還沒有畢業的戴笠。

陳誠是老蔣的影子,戴笠是老蔣的狗

陳誠號稱小委員長,在國民黨中的資歷和威望都是極高的,一般人根本不敢動他。而且陳誠厲害之處在於自成土木一系,在國民黨中那也是呼風喚雨的人物。

縱橫在文章中一再強調,戴笠的軍統在抗戰中起到的作用,以及勢力有多大,但是在陳誠面前,軍統所有的武裝人員加一塊,也不夠陳誠手下部隊突突他一下子的,陳誠屬於老蔣的影子,小委員長並不單純的形容陳誠個子矮,另一方面陳誠在很多方面代表了蔣介石。

但是戴笠就不行了,老蔣對戴笠雖然多有倚重,很多見不得人的事都讓戴笠去幹,但是說到底,老蔣絕不會看上戴笠這個人,早年在上海交易所的時候,戴笠看出老蔣是人中龍鳳,為了巴結蔣介石、戴季陶、陳果夫這幾個人,給他們端茶倒水,後來因為戴笠和戴季陶是同姓同鄉,所以才逐漸重視,由於戴季陶的關係,老蔣才把戴笠放在眼裡。

而戴笠更知道自己的斤兩,知道老蔣的想法,因此並不會主動去招惹陳誠,萬一被陳誠反打一耙豈不是再也沒有翻身之地。

陳誠和戴笠二人誰笑到了最後

但是,戴笠作為黑暗中的魔鬼,對於不喜歡他的陳誠,也不是沒使過絆子,

1943年陳誠的第六戰區下層軍官企圖擁護陳誠,頂替老蔣,戴笠抓住時機,趁著陳誠在遠征期間,向老蔣參了一本,老蔣將陳誠的第六戰區司令和中國遠征軍司令的兵權也有收回來了,實際上老蔣也是借這個機會打壓一下陳誠,畢竟陳誠當時勢力太大,本身掌管著土木系,遠征軍裡面又有後來的五大主力中的新1軍,新6軍,老蔣自然要提防一下。

但是也僅此而已,二人也沒有深度交手,畢竟陳誠和戴笠都是聰明人,沒有根本的利益衝突,兩方相爭,必然兩敗俱傷,沒有必要。

1946年戴笠因飛機失事身亡,估計也笑不起來了,其實戴笠如果不死,也會遭到老蔣削兵權的懲戒。畢竟兔死狗烹在戴笠身上是極有可能發生的事情,在戴笠死之前,老蔣也和戴笠針對軍統去留問題多次針鋒相對。

戴笠死後,老蔣雖然惋惜,也是一把鼻涕一把淚的給戴笠弄了一箇中將,陳誠到臺灣之後那是名副其實的副總統,如果不是1965年就死了,在臺灣也會繼續有巨大的影響力,雖然,老蔣鐵定會把位置傳給小蔣,陳誠依然會是輔助之人。

這一點從毛人鳳的下場也可以看出,即使戴笠活著到臺灣,下場也未必有毛人鳳好哪去。

胳膊永遠擰不過大腿!


史論縱橫


在國民黨眾多將領中,只有三位將領成功建立起了自己的特務系統,一個是張學良,一個是胡宗南,還有一個就是陳誠。

張學良的東北軍本就屬於地方軍事集團,有著割據軍閥的性質,因此他設有獨立的特務系統實屬正常;西北王胡宗南苦心經營西北數年,獨霸一方,加之和戴笠又有同盟關係,所以他的特務系統實質上和戴笠是一種合作關係;唯獨陳誠,他在軍中建立特務系統其本意就是防範戴笠的軍統勢力染指他的地盤,由此可見對戴笠以及戴笠身後的軍統,陳誠一直是強硬排斥,充滿敵意的。

陳誠對戴笠之所以能擺出如此強硬的姿態,歸根結底依仗的是他在蔣介石心中的位置。比起戴笠黑手套的角色,陳誠作為老蔣的絕對嫡系,他才是老蔣身邊真正的第一紅人,而且是事關大局、不可或缺的第一紅人。

戴笠充其量只是個打手,而陳誠卻是幫老蔣握槍桿子的關鍵角色。雖然兩人都以對老蔣絕對忠誠著稱,但孰輕孰重仍是一目瞭然的。

說到戴笠和陳誠之間的矛盾以及由矛盾發展出的爭鬥,根源在陳誠不在戴笠。

戴笠雖然張狂,卻很注意和各派系大員維持良好關係,雖然軍統的名聲不怎麼樣,但戴笠本人的人緣還是不錯的。

簡單說,戴笠還是很會做人的。

但陳誠對戴笠卻始終沒有好感。在這位素以既不貪財又肯實幹的正派將領看來,戴笠不過是鷹犬,乾的盡是暗殺、竊聽之類的髒活,加之戴笠時常還以上不了檯面的手段拿人把柄威脅同僚,討好老蔣,因此陳誠很反感,甚至是憎惡。

正派且傲慢跋扈的人,看人看事往往不是對事不對人,而是既對事又對人。

客觀地講,陳誠對戴笠就是如此。

起初,戴笠其實是很想和陳誠搞好關係的,甚至誠懇地對陳誠表示過由衷的讚賞——陳誠是國民黨現任將領中為數不多的既不貪財又肯幹實事的人才。

遺憾地是陳誠非但不買賬,相反還屢次欲對戴笠和軍統動刀子——戴笠的忠義救國軍實屬浪費軍事資源的遊雜部隊,應該取消番號;軍統局也無存在的必要,建議由各戰區情報單位代替軍統之功能。

不客氣的講,陳誠的刀子已經嚴重威脅到了戴笠的生存,雖然他是出於正直的立場和價值判斷。

所以說,戴笠對陳誠的攻擊不是挑事,而是為了還以顏色。

你想很正直地弄死我!那我只能很卑鄙地扳倒你!

但戴笠深知,像陳誠這樣手握重兵的老蔣嫡系紅人,是不能公開叫板撕咬的,要想把他拉下馬,非得以靜制動,非得抓到致命的把柄才有可能。

1939年冬天,這樣的機會出現了。

1939年10月,本來兼任第九戰區司令長官的陳誠改任第六戰區司令長官。當時,抗戰正面臨異常嚴峻的形勢,尤其是悲觀失敗主義、抗戰無用論的蔓延,汪精衛、陳公博、周佛海等人的公開叛國投敵,引起了一批青年愛國軍官的強烈不滿。

他們認為,若要扭轉抗戰頹勢,必須“清君側”,必須將蔣介石身邊腐敗的以及親日的軍政大員清除乾淨,讓陳誠這樣的幹才上位輔佐。

軍統很快探知了“清君側”計劃,但戴笠卻並沒有立即上報蔣介石。

為什麼說戴笠的手段有些卑鄙呢?他想讓清君側的計劃進一步發酵,直到把陳誠捲進來。

果然,為了清君側的計劃能夠順利實施,青年軍官們開始四處活動,積聚力量,最終他們搭上了美國人,希望藉助美國人的支持來達成這一目的。

恰好當時美國朝野對蔣介石政府已產生嚴重不滿,由此一來,“清君側”在美國人支持下就有了“清君”的味道。

而以陳誠為首的國民黨青壯派將領就是清君後主政的理想人選。

1943年2月,尚不知情的蔣介石委任陳誠為中國遠征軍司令長官。

在組建遠征軍司令長官部時,陳誠帶入了大批原第六戰區人員,其中不乏參與“清君側”的青年軍官。

就這樣,清君側計劃在遠征軍中得以繼續組織實施。

最終,青年軍官們把行動時間定在了1943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七週年紀念日這一天,不用說,其中的用意是值得玩味的。

到這個時候,戴笠覺得收網的時間到了,於是他將清君側的詳細內容密報了蔣介石。

見所謂的清君側已威脅到了自身,老蔣勃然大怒,跟著一場針對遠征軍司令部的大搜捕就展開了。

手握尚方寶劍的戴笠一口氣抓了陳誠手下600名青年軍官,之後就是嚴刑審訊。

很顯然,戴笠想拿到陳誠參與其中的有力證據。

遺憾的是,戴笠最終沒能如願。

也許對老蔣忠心耿耿的陳誠確實沒有在背地裡支持青年軍官。

但作為第六戰區及中國遠征軍司令長官,陳誠依舊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在戴笠以及何應欽等人的聯合施壓下,老蔣最終解除了陳誠中國遠征軍司令長官的職務,以示懲戒。

就此,戴笠終於還了陳誠一些顏色。

但也僅僅就是還了一些顏色。因為老蔣對陳誠太信任了,不久之後,陳誠就復出了。

要問兩人的爭鬥誰笑到了最後,無疑是陳誠,黑手套戴笠除了不滿,只能無奈搖頭。

後來更是如此,戴笠最終沒能逃過橫死的黑手套命運,而陳誠卻是老蔣避逃臺灣後真正的左膀右臂。

有時候就是這樣,角色決定命運!


黑句本


戴笠和陳誠都是蔣介石最為推心置腹的得力干將,戴笠是黃埔六期的學生,憑藉著自己的努力成為了蔣介石最為信任的特務天才,為蔣介石構建了一個龐大的軍統帝國。


而陳誠並非是黃埔系出身,他畢業於保定軍校,早期在黃埔軍校裡擔任教官,跟隨著蔣介石東征、北伐一步步走向了人生的巔峰,成為了蔣介石最為信任的將領之一。

陳誠帶領的11軍和18軍中出現了許許多多閃耀的將星,因為字形的原因,這兩個軍被合成起來喚作了土木系,是國民黨內部非常重要的一個大派系,陳誠就是土木系的掌門人,陳誠也因為巨大的影響力而被時人稱之為了小委員長,可見實力以及影響力之大。


這個時候問題就來了,同樣身為蔣介石座下最受用的兩個人,他們為何最終走向了對立面,並因此讓戴笠對陳誠痛下辣手呢?

這一切都起源於陳誠對戴笠及軍統的鄙視與針對,陳誠的所作所為彷彿一根釘一般插入戴笠的心裡,讓他非常的不爽,最終升級為了仇恨,這才演變為了戴笠對陳誠的報復。

陳誠的正直以及他因此而對戴笠以及軍統的針對

陳誠是蔣介石手下比較正直的將領,他與其他腐敗不堪的國民黨高官不一樣,他無論是私生活還是在軍隊、官場上都表現出了自己一貫的操守,他的正直是國民黨內眾所周知、無人可以對其指摘的。

正因為陳誠的正直,導致了他非常看不起為了任務無所不用其極的軍統部門和戴笠,所以陳誠在自己任內的時候,凡是有和軍統部門接觸的地方,他都會動用自己的權力針對、阻礙軍統,在國民黨內的公開場合他凡是碰到戴笠的手下,都會毫不顧及其面子的斥責他,使其下不來臺。


陳誠還在自己的部隊內組建了專門的特務情報機構,自行運營而不借助戴笠的軍統,為的就是防止戴笠的軍統人員滲透自己的軍隊。

陳誠對戴笠針對的升級以及戴笠對陳誠的仇恨

不僅如此,陳誠還非常極力的運用自己的影響力反對軍統內部的軍銜制度,戴笠的軍銜雖然只是一件少將,但是僅在軍統內部就整整有幾十號少將幹員聽從他的調遣,這些軍銜是戴笠為他的手下們在國民黨內部爭取而來的,是非常重要的榮耀。

現在看到陳誠對軍統內部非常重要的軍銜制度下手,戴笠可謂是憤怒到了極點,但是他不敢對陳誠下手,因為在蔣介石的心目中陳誠的地位比他戴某人只高不低,在國民黨內部的地位陳誠更是凌駕於戴笠之上。

所以他只能無奈的吩咐手下人儘量不要和陳誠以及他的手下發生衝突,能忍讓就儘量忍讓,不能忍讓也要忍讓,就在戴笠的吩咐下,這些平常威風不可一世的軍統人員只能乖乖的做人,給了陳誠很大的面子。

在此之後,戴笠一直派人秘密的盯著陳誠以及他的部隊,以準備抓住陳誠的把柄,尋找機會置其於死地,這個機會也終於被戴笠等來了,1939年陳誠從第九戰區總司令調任為了第六戰區總司令,在他第六戰區的部下出現了非常眾多的激進派青壯軍官

陳誠手下激進派軍官們策劃的清君側行動成為了被戴笠抓住的把柄

這些青壯軍官非常的理想化,他們認為中國之所以在日本人的攻擊下節節敗退、頹勢明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國民黨內部高層中出現了一大部分的庸碌無能之輩,正是因為這些人迷惑了蔣介石才導致了國民政府效率如此低下,其中他們覺得這些人以親日派首領何應欽為首。

他們為此秘密策劃了一個活動,那就是當時非常著名的清君側活動,他們想集結力量將蔣介石身旁的無能之輩掃蕩一空,這樣蔣介石就能在他們的協助下走向正確的道路,徹底的跟日本人展開殊死決戰,只有這樣才是他們認為的真正救國之路。

他們因為力量的不足,所以在暗中潛伏、運作了起來,他們的行動以及想法早已經被戴笠截獲。

戴笠原本有十足的把握趁著苗頭還沒起來之前就將其撲滅,但是他沒有這樣做,因為他想到了一個對付陳誠非常好的辦法,那就是暗中等待這些青壯派的發展壯大,然後趁機將其當作對付陳誠的殺手鐧,徹底的扳倒陳誠這尊大佛

陳誠手下青壯派聯合美國軍官想發動兵變,卻被早已伺機而動的戴笠告發給了蔣介石

在四年過後,陳誠仍舊擔任著第六戰區總司令的職位,與此同時,他還成為了遠征軍的總司令,他手下的青壯派們勢力也越發龐大了起來。

他們暗中與美國軍官勾結了起來,得到了當時正在中國幫助國民黨訓練軍隊的美國軍官們的幫助,青壯派們想除掉蔣介石身旁的無能之輩,而美國人真正的想法是除掉蔣介石,然後扶持陳誠和胡宗南等人。


經過美國人和蔣介石的接觸,還有他們看到的國民黨部隊和日本人交戰的過程,使他們徹底的對蔣介石失望了,他們覺得蔣介石就是一個玩弄權謀之輩,與其讓他領導國民黨還不如除掉他以提拔國民黨內部有才幹的將領,這樣對他們才是真正有利的,所以行動就準備開始了。

但是在他們準備發動兵變囚禁正準備來參觀戰區的蔣介石的時候,戴笠提前動手了。

他將這幾年來不停從陳誠手下軍隊蒐集而來的情報通通交給了蔣介石,這裡面涉及到了很多美國人和青壯派之間的聯繫,蔣介石在看到這份情報的時候瞬間引發了雷霆暴怒。


軍統對陳誠部下的抓捕,以及暫時性地扳倒陳誠

西安事變還猶如釘子一般狠狠的紮在他的心裡沒有拔出來,此刻竟然有人想效仿西安事變,怎能令他不憤怒?所以他當即派代利展開了清洗活動,陳誠部下的眾多青壯派軍官被抓獲了起來,與此同時蔣介石憤怒的跟美國人問責了起來。

陳誠的手下有將近600人被戴笠抓了起來,戴笠對他們嚴刑拷問,大肆施予刑罰,想讓他們供出對陳誠不利的供詞好徹底的將陳誠送入絕路。


但是讓戴笠失望的是任他如何拷問都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而蔣介石又不相信陳誠會參與在這次活動中,所以陳誠僅僅被免去了遠征軍總司令的職位,而沒有傷及到筋骨。

但是讓戴笠想象不到的是,陳誠竟然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將自己第六戰區總司令的職位辭去了,回到老家過上了隱居的生活,戴笠也因此獲得了他所想要的結果,他暫時地扳倒了他的頭號大敵陳誠。

這就是為什麼戴笠會想置陳誠於死地的原因,因為陳誠太過於驕傲,不屑與戴笠為伍,所以深深地得罪了戴笠,這才出現了後面的一系列報復行動。

雖然戴笠獲得了短暫的勝利,但是在蔣介石的心中,陳誠仍然佔據了很重要的地位,所以在數個月的沉寂之後,陳誠又重新回到了國民黨的權力中心,甚至在抗日戰爭結束後陳誠還被蔣介石專門派到了大後方臺灣經營了起來,在臺灣陳誠成為了真正的二號人物。


所以說,真正笑到最後的人是陳誠,他憑藉著自己的正直以及忠誠成為了蔣介石多年如一日的心腹干將,而戴笠雖然同樣對著蔣介石忠誠以及非常的有能力,但他終究因為實力的強大,而觸及到了蔣介石的內心底線,失去了蔣介石的信任,最終失去了他安身立命之本,在他死後,他用盡了終生努力打造而成的軍統被蔣介石徹底的改制了,受到了蔣介石的制衡,從這方面來看陳誠才是獲得真正的勝利的人,因為對他們二人來說,蔣介石的信任代表了一切,而陳誠獲得的信任比戴笠更多。


孤客生


借給戴笠幾個膽子,他也不敢弄陳誠!

首先,陳誠是蔣介石手下第一寵將,陳誠比戴笠更受蔣介石信任。

蔣介石用人,喜歡重用三種人:第一種,黃埔系畢業生,蔣介石一直喜歡別人稱呼他為“校長”;第二,老鄉,蔣介石重用同鄉;第三,對蔣介石忠誠的人。這三點,陳誠都佔了。

蔣介石曾經在保定全國陸軍速成學堂(後來的" 保定軍校 "),學習炮兵。而陳誠,就是從保定軍校炮科出身,他在黃埔軍校出任過炮兵科教官,兼炮兵隊區隊長。

陳誠還是蔣介石“校友”,有這層關係在,蔣介石更加信任陳誠。

第一次東征,討伐陳炯明時。淡水城的戰鬥中,陳誠率領炮兵支援攻城,蔣介石親自在炮兵陣地督戰。這是,兩位炮兵校友第一次合作。此戰之後,陳誠的炮連接連不斷的受到蔣介石的讚許。

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時,陳誠跟隨蔣介石,被任命為代第二十一師師長。蔣介石第一次下野復位後,就任命陳誠為總司令部的中將警衛司令,兼炮兵指揮官。

陳誠僅僅用了四年的時間,就從上尉聲到了中將!可以看出,他有多麼受蔣介石寵信。

抗日戰爭時期,南京失落以後,陳誠曾出任武漢衛戍總司令部總司令,併兼任軍事委員會總政治部部長、湖北省主席、航空委員會委員。一時,陳誠成了“蔣介石的替身”、“第二號人物”。

就連蔣介石自己也說“中正不可一日無辭修”。中正說的是他自己,辭修指的就是陳誠。

其次,戴笠是聰明人,陳誠如被蔣介石此信任,他對這樣的“軍人”只會親近。

不過,戴笠確實給在蔣介石面前告過陳誠的狀。

1943年,陳誠出任中國遠征軍司令長官。但是,5月就返回國內了。相傳,中緬印戰區美軍司令的史迪威要支持陳誠“清君側”,頂替蔣介石。戴笠將此事告訴蔣介石,向蔣介石施壓,逼蔣介石調回陳誠。蔣介石讓長期賦閒的衛立煌接替陳誠任遠征軍司令長官一職。

這件事是個謎團,我覺得美國人不會在中國抗戰的關鍵時刻,支持陳誠搞內鬥。關鍵是,我覺得陳誠也不會推翻蔣介石。蔣介石下臺,國內必然動亂。而且,之後陳誠照樣被蔣介石重用。就算是內戰時,陳誠在東北戰場潰敗。國民黨內部要“殺陳誠以謝天下”的時候,蔣介石依然信任陳誠,並讓他到臺灣主持政務,安排退路。

最後,兩人結局肯定是陳誠好。戴笠坐飛機摔死了。國民黨敗退臺灣以後,陳誠還出任過"中華民國副總統"。

陳誠去世後,蔣介石為他舉行隆重的葬禮。陳誠葬禮級別屬於國民黨最高級的。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置於死地?

不存在的,也是不可能的

陳誠和戴笠都是蔣介石面前的紅人,蔣介石分別在軍事和情報上予以兩人重任。戴笠認為,力量的擴張必須來源於武力的支撐,所以,戴笠對執掌兵權的(胡宗南,湯恩伯等等)都主動示好,表示親近,對陳誠也不例外。


陳誠性格孤傲,對於戴笠在敵後發展中醫救國軍這種雜牌部隊很是不滿意,於是在公開場合表示要取消這種部隊編制,由此引發二人的不和,但最後戴利主動示好。後來,陳誠更是聯合了陳果夫,陳立夫和唐縱來對抗戴笠,形成了所謂的"三陳一唐戰軍統",但這些鬥爭都是小打小鬧,只是類似於派系之間的爭鬥罷了。

不容否認的是,陳誠也曾被戴笠狠狠地坑過一把,銳氣大減,並且經歷了自己政治生涯中的一個空白期。但即便這樣,到了最後,戴笠還是想極力改善兩人的關係,通過陳誠的親戚譚伯羽,兩人的關係得以緩和。



兩人究竟誰笑到最後?

戴笠在1946年就因為飛機失事而死掉了,而陳誠在臺灣一直生活到1965年,很明顯,陳誠活的更久。但是,也不存在"誰笑到最後"這一極端惡意的說法的,戴笠死後,陳誠也給予戴笠較高的評價。


我是和你一樣愛好歷史的"歷史驚文",喜歡就關注我喲~

歷史驚文


戴笠是沒有資本跟陳誠鬥爭的,黃埔系軍隊是蔣介石維繫統治的命根子,而陳誠的“土木系”是黃埔系中央軍的支柱之一,除四大金剛“羅卓英、林蔚、郭懺、周至柔”之外,還有十三太保和大批高級將領,是傳說中“陳胡湯”三大軍事集團勢力最大的一坨。

在何應欽失寵後,陳誠已經成為黃埔系實際上的“二號人物”,對蔣介石忠誠度也是最高的,“聖眷”遠在戴笠之上。


那麼,明知不是對手,戴笠為何一定要與“小委員長”爭鬥一番呢?第一是為求自保,抵抗來自陳誠不斷的壓力;第二是為了鐵桿兄弟胡宗南謀取“西北王”的寶座。

陳誠為人還算正直,正統軍人也是看不起特務統治的,經常擠兌戴老闆,比如聲言裁撤“忠救軍”等,戴笠自知不敵,一直在示好,結果陳誠並不太買賬。1943年11月陳誠的第六戰區發生了所謂“清君測”事件,戴笠藉機上奏老蔣槍決了13名青年軍官,蔣介石略懲陳誠,交出了第六戰區司令和中國遠征軍司令的兵權,但是蔣介石對戴笠與胡宗南、湯恩伯結成政治同盟與陳誠集團爭權奪利的態勢心知肚明,絕不會讓戴笠完全得逞,不久就再次起用陳誠。


戴笠與胡宗南關係非同一般,都是“復興社十三太保”的重要成員,戴笠就是以“復興社特務處”起家的,連胡宗南的老婆都是戴雨農“忍痛割愛”的,可以說是同氣連聲的哥們。抗日戰爭時期各戰區的司令長官是輪不到黃埔畢業生的,因為資歷還不足,基本是黃埔教官、保定生或軍界元老,但胡宗南是個例外,“天子第一門生”進步神速,到1942年已經是第八戰區副司令長官(司令官朱紹良),雖有實權,卻是名不正言不順。

1944年4月,由於蔣鼎文河南大敗,胡宗南被任命為第一戰區副司令長官率部猛烈反攻,豫西戰役大獲全勝,就在胡宗南滿心以為可以扶正時,蔣介石6月手令黃埔教官陳誠出任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胡宗南大失所望,數次與陳誠發生衝突,後來乾脆躲上華山“養病”,跟老蔣鬧起情緒了,另外一個副司令長官湯恩伯也屢遭陳誠訓斥。

戴笠深知陳誠有意報復,兄弟委屈,自然也急在心上,於是獻計胡宗南,密囑第一戰區的李延年、李鐵軍、範漢傑等黃埔系集團軍司令對陳誠陽奉陰違,使這位陳長官無法調動部隊,終於迫使蔣介石上調陳誠為軍政部長,年底,胡宗南如願以償,升任第一戰區代理司令長官。



兩次爭鬥,戴笠貌似都佔了上風,卻徹底激怒了陳誠,回到重慶後的陳誠立即與戴笠的死敵陳立夫、陳果夫和委員長侍從室第六組少將組長唐縱結盟,開始反擊戴笠,爆發了“三陳一唐戰軍統”事件,一度讓戴笠非常狼狽,也是最終機毀人亡的重要因素。

戴笠是個人物,但是選錯了對手,自然是陳誠笑到了最後。


度度狼gg


說到底,作為蔣介石手下的得力干將,陳誠和戴笠之間並沒有表現出很明顯的敵對關係。當然了要說鬥爭其實還是有一些的,但要論鬥爭最後的勝利,結果其實並不取決於陳誠和戴笠本身,而是在於蔣介石。換句話來說,蔣介石支持誰,誰就會勝利,誰也就能笑到最後。

因此來說,要回答這個問題,其實就是要看誰在蔣介石的心中地位更高。

▲ 陳誠


一、

蔣委員長用人有著三條原則,這恐怕是人盡皆知了。

一曰黃埔系,一曰同鄉關係,一曰忠誠。

很顯然,陳誠是保定軍校畢業的,和蔣介石是校友關係。陳誠畢業以後更是擔任了黃埔軍校炮兵科教官,而蔣介石則是黃埔軍校的校長。因此兩人之間,其實是校友兼同事關係。

戴笠是黃埔六期的畢業生,和蔣介石之間其實是師生的關係。從這一點來說,陳誠和蔣介石的關係要比戴笠更親密。

除去這一點,陳誠和戴笠都是以忠誠而為蔣介石所器重,可以說平分秋色。

陳誠是浙江人,蔣介石也是浙江人,陳誠的妻子譚祥是國民黨軍政元老譚延闓的女兒,同時也是宋美齡的乾女兒?關係夠硬吧!

要說戴笠是蔣介石的心腹,那陳誠則是蔣介石心腹中的心腹。


二、

陳誠在國民黨內部絕對算得上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統帥。

作為中央軍的中流砥柱,陳誠靠著自己帶出的十一軍和十八軍中,在國民黨內部自成一派,名曰“土木系”。十一何在一起為土,十八合在一起為木,土木系中陳誠則是名副其實的當家人。

憑藉著軍隊巨大的影響力,陳誠也被稱為“小委員長”,雖然人長得小,可勢力卻一點也不小。

反觀戴笠,雖然同樣受到蔣介石的重用,甚至一些見不得人的事情也讓戴笠負責去做,可筆者認為,在蔣介石的心裡對於戴笠其實並沒有多大的重視的,兩人之間只不過是簡單的利用關係,各取所需罷了。

戴笠早年落魄的時候,曾經為了巴結蔣介石、陳果夫等人,親自給他們端茶倒水,極其卑微。有句話說得好,人啊得自己不把自己看低,別人才不會看低你自己。倘若自己先把自己看扁了,那就休怪別人看不起。

兩人之家,一個負責帶兵打仗,一個負責暗地裡刺殺,彼此都是為了蔣介石盡忠,自然犯不著起衝突。


三、

可這衝突,最後還是起來了。筆者認為,這和兩人的性格其實是有著很大的關係的。

陳誠就是一個老幹部,既不貪財有講究實幹,這在國民黨的集團裡是很少見的。

這樣一個正派的將領,自然對於軍統的暗殺,竊聽一類的活計不太認同,甚至非常不屑。因此陳誠對於軍統的戴笠,其實是很看不起的。

而戴笠,一開始是有想法好好結識陳誠的,只可惜碰了一鼻子灰,最後啥也沒撈到。

陳誠甚至向蔣介石建議,將戴笠的軍統局取締,由各站區的情報單位代替。

這讓戴笠驚慌失措,同時也怨恨叢生。可戴笠是出了名的“能忍”,無非是等待一個機會,將陳誠徹底拉下水。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戴笠等待的機會最後還是來了。

1939年,陳誠被任命為第六戰區司令長官。當時正值抗日戰爭的形勢最為緊要的關頭,蔣介石身邊卻又很多的人賣國求榮,投敵叛國,如蔓延,汪精衛、陳公博、周佛海等。

這些人的所作所為,在當時的國民黨內部掀起了一股不小的風暴。為了打擊這種勢力的蔓延,黨內颳起了一股“清君側”的風。主要的宗旨就是清除蔣介石身邊的一些親日、腐敗的將領。

1943年,蔣介石任命陳誠為中國遠征軍司令長官,而在中國遠征軍中,陳誠帶來了大量的“清君側”官員。

戴笠得知這個消息以後,將其上報給了蔣介石。蔣介石一怒之下,下令戴笠對遠征軍展開大搜捕,一舉逮捕了陳誠手下的六百多名軍官和將領。

老蔣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要查清陳誠有沒有參與到打擊自己的陰謀中來,儘管最後證明陳誠實在是不知情,但為了以示懲戒,還是免除了陳誠遠征軍總司令的職務。

不久以後,陳誠又被蔣介石啟用。歸根結底,還是蔣介石信任陳誠啊。


1946年,戴笠乘坐飛機遇難。蔣介石悲痛之餘,封為中將。

蔣介石退回臺灣以後,陳誠在臺灣同樣受到了重用,擔任中華民國副總統,由此可見陳誠在蔣介石心中的地位有多高了。


奇點歷史


戴笠,蔣介石的心腹,為蔣介石創建了民國時期最牛逼的特務組織“軍統”,蔣介石也把他看做自己的干將,當年老蔣退到臺灣的時候,曾流淚說到“若雨農在,必不至此”。而陳誠呢?他是蔣介石心腹中的心腹,黃埔系的頭面人物,“土木系”的頭子,在國民黨內部有“小委員長”之稱,民國時期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這兩個人同為蔣介石做事,同樣是心腹,再加上戴笠的軍統職責所在,免不了和陳誠會有一些摩擦,所以在國民黨中兩人的鬥爭從未停止,那麼誰最後笑傲江湖呢?

我們都知道大特務戴笠在1946年的雨中飛機失事死在了南京郊區的岱山,死後才被追認陸軍中將,而陳誠活到了1965年,期間還擔任過“臺灣省主席”“國民黨副總統”等要職。所以無論是從生命長度還是生命寬度來說,陳誠是遠勝於戴笠的,他應該算得上是笑到了最後。這也從側面告訴我們這些人,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只有活得久,才是硬道理。

當然在戴笠生前這兩人之間還是有爭鬥的,而這爭鬥大概才是大家真正想看的,也是題主想問的。陳誠這個人是個軍人,他有軍人的操守,所以他一直瞧不起戴笠。不難理解!軍人講究的是戰場上的捨死忘生,一往無前,而戴笠的特務卻是背後下套的典範,所以這兩人是湊不到一起的。既然不能共事,那就打倒你,這大概就是戴笠所想

戴笠一直等一個機會,一個可以讓陳誠被打倒的機會,他有全中國最多的特務,所以他願意等,總是有機會的。1939年是中國抗戰史上無比艱難的一年,日軍的猛烈攻勢讓大片國土淪喪,國民黨二號人物汪精衛更是直接投敵了,很多人都在思考蔣介石的命令是不是有問題,或者是他身邊的人有問題,陳誠手下第六戰區的就有一批年輕軍官這麼認為的。

戴笠出手很快,他馬上逮捕了這些“傳播不當言論”的軍官,但他沒有立刻向蔣介石告狀,因為他知道這時候的蔣介石離不開陳誠,作為一個貼心的下屬,他不會讓蔣介石為難。時間來到1943年,這時候陳誠雖有第六戰區司令職務,卻不擔主要事務,戴笠覺得時機已到,於是他聯合了有野心的何應欽,以及早對陳誠不滿的胡宗南向蔣介石告狀。雖說蔣介石信任陳誠,但事情是你第六戰區出的,加上何應欽等人的施壓,老蔣也沒得辦法,只好免了陳誠的遠征軍司令長官職務,由衛立煌接任,並且將幾名軍官秘密處決。


戴笠的這一次出手“穩準狠”,有章有法,一招制敵,給我們表現了一個成熟政治家應該有的實力。但可惜的是這是戴笠對陳誠的唯一一次勝利,不久因為豫中會戰的失敗,蔣介石很快重新啟用陳誠,繼續“為黨國服務”,至於戴笠,兩年之後等到了屬於他的死亡。


一樹梅花一放翁


戴笠想置陳誠於死地?這個大概是不存在的。可以這麼說,陳誠的土木系和戴笠的軍統,是蔣介石一明一暗最為倚重的兩股力量,但陳誠的身份和地位卻遠在戴笠之上。


以戴笠的精明,他會給陳誠使點小絆子,但不會至戴笠於死地。戴笠可以為蔣介石刺殺政敵,但真正能夠為蔣穩定局面,征戰沙場的人是陳誠。蔣介石沒有戴笠,問題不大;蔣介石沒了陳誠,只怕李宗仁會分分鐘要了他的命!


陳誠和蔣介石

蔣介石是委員長,陳誠號稱小委員長,陳誠的分量有多麼的重,由此可見一斑。陳誠的老婆譚祥,國民黨軍政元老譚延闓三女,宋慶齡的乾女兒。也就是說,陳誠是蔣介石的乾女婿,而且是蔣介石親自選的。

蔣介石在敗退之際,也是先後派陳誠去經營臺灣,打頭陣,可見蔣介石對陳誠的信任。就連蔣自己也說:中正不可一日無辭修(蔣介石,字中正;陳誠,字辭修)。



陳誠和戴笠

陳誠是不喜歡戴笠的。換做是誰也不會喜歡戴笠把軍統的特務安插到自己的隊伍上來,所以陳誠多次懟過戴笠。

陳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說:要裁掉那些不正規的部隊,比如說忠義救國軍(忠義救國軍隸屬於軍統)。


陳還說過:在他的戰區不需要軍統的特務來幫忙,他自己的情報機關就可以搞定。陳誠的軍隊是少數擁有自己特務組織的部隊。


戴笠和陳誠

戴笠是想和陳誠搞好關係的。實際上,戴笠和那些手握重兵的將領關係都還不錯。戴笠心裡也清楚,他手中的權力,來自於蔣介石,一旦蔣不用他了,他什麼都不是。


但是陳誠三番五次的懟他,戴笠心裡也不舒服,決心給陳誠一點顏色看看,向他秀一秀自己的肌肉。所以戴笠一直盯著陳誠的一舉一動,試圖抓住他的破綻。

機會來了,1939年陳誠任第六戰區長官,手下有一批少壯派軍官,他們認為在抗日戰爭中屢戰屢敗,是因為蔣的身邊有小人,準備發動政變,清君側,再扶持陳誠上位。陳誠對於這個計劃是毫不知情的。

戴敏銳的感覺到機會來了,但是他沒有立刻動手,他在等待時機。這批少壯派軍官醞釀了好幾年的清君側計劃,還和美國人勾結(美國人想扶持陳誠取代蔣介石)。1944年的時候,陳誠調任遠征軍司令官,前往雲南地區,那批少壯派軍官准備起事。

當然,結果很明顯,戴笠提前將此事告知了蔣介石,並且逮捕了這批軍官。但是不論審判,就是沒有牽涉到陳誠。最終的結果是陳誠丟掉了遠征軍的司令,短暫的跌入了人生的低谷。前面也說了,中正不可一日無辭修,陳誠沒多久再次復出了。


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內部不少人要求裁剪特務機構,讓戴笠很是不安,到處東奔西走拉攏盟友,最終飛機墜機,機毀人亡。至於陳誠有沒有在這個過程中推波助瀾,那就不好說了!

從最終的結果來看,陳誠還是贏了戴笠半招。


小鎮月明


戴笠和陳誠之間的關係不是鬥爭,兩人之間最為恰當的說法是一種私人恩怨。陳誠是蔣介石的愛將,而戴笠則是蔣介石的左右手,這兩人都深受蔣介石的器重。這兩個人沒有什麼特別大的矛盾,因為都是蔣介石的心腹,兩人因為工作中的一些摩擦,導致了產生了私人的恩怨。


陳誠畢業於保定軍事學校,這也是蔣介石接受軍事教育的地方,算得上兩個人是校友。而陳誠雖然不是黃埔系,但是陳誠做過黃埔軍校的教官,絕對算的上是老資格。在蔣介石的黨內爭鬥中,陳誠一直採取的是不參與,但是實際上卻是支持蔣介石的策略,使得陳誠很少得罪人。

而戴笠是黃埔六期的畢業生,戴笠一生只忠誠於蔣介石,是蔣介石的左右手。戴笠在情報工作中的天賦,使得蔣介石有了當時最厲害的情報網,這使得蔣介石在後來同其他軍閥的暗中爭鬥中可以取得巨大優勢。戴笠的軍統也是獨立於軍界和政界的組織,專門為蔣介石服務。正是因為如此,戴笠有許多的仇家,許多人對戴笠恨之入骨。



在1946年戴笠因為飛機失事死後,軍統瞬間就陷入了混亂,接管軍統的毛人鳳能力遠不如戴笠,加上軍統內部的派系鬥爭,使得蔣介石心經營十幾年的軍統毀於一旦。軍統的失敗直接導致了蔣介石在大陸的潰敗,失去情報支持的蔣介石,根本就不是情報工作出色的解放軍的對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